浅谈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的创新建设
摘要: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的创新建设是一场教育教学革命,它变革的不单是教学方式,也有更广阔的网络学习环境,对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探讨了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的创新建设策略。
关键词:空间课程自主多样多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87
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不但是教师的教学窗口,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天地。
教师空间课程的创新建设必须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充分体现“教学自主性、任务多样性、资源丰富性、过程工作性、评价多元性”的特点。
1 教学自主性
课程空间的主要特性就是教学自主性。
如何达到教学自主性,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设计思路要体现自主性。
空间课程的创新建设要充分体现师生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因此,建立内容丰富、形象直观、操作方便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该平台中能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交流,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
二是教学的组织要体现自主性。
基于空间课程的教学的特点,自主性的教学要体现“了解课程→团队建设→选择任务→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总结评价”的过程,教学组织要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理论,以引导文为切入点,该任务书首先要对相关的工作任务进行描述,然后提出完成该任务的相关材料,继而按照教学六步法的要求详细规划学生学习的过程,引导学习团队或个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课程,实现教学组织自主性。
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制能力有限,应该要建立“学习进度查阅平台”,以便教师随时跟进学习进度,查阅学生学习进度完成情况。
三是教学的评价体现自主性。
大学生具有较好的认知能力,能对事物做出比较客观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
因此,空间课程的交流群组为教学评价提供良好的交流评价平台,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力。
要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
学生中的优秀典型是学生最熟悉的榜样,是全体学生观察分析良好行为的活榜样。
2 任务多样性
空间课程要体现教学自主性,教学任务多样性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现行的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生源较为复杂,学生进校的专业基础也各不一样,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多样的教学任务可以缓解此类问题的严峻性。
因此,空间课程的创新建设,从课
程情境设计的入手,将课程情境划分为多个子情境,每个子情境再由若干教学任务组成,每一个教学任务再按照基础难度、中等难度和扩展难度提供多个任务供学生选择,学生在各自团队统一调度下可以按照自身专业能力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由于每一个任务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度,学生团队能否有选择余地,势必要积极主动抢夺任务的所有权,这样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多样性的任务选择也体现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3 资源丰富性
空间课程资源的建设应该要包含课程教学资源和课程学习资源。
空间课程教学资源主要从任务书、引导文、资训ppt、多媒体、实训指导书等方面进行建设;空间学习资源应该从企业技师操作教学视频、书库、论文集、职业标准、评价标准、在线理论测试系统、作品展评等方面进行建设。
由于空间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对象的多样性,空间课程的创新建设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资源的丰富性不仅仅以“多”来衡量,而应该以“精”和“实用”来衡量。
同时,空间课程面临的对象是多样性的,而且每一个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范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也各不一样。
空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对象和网络教学的特点,设计并重构教学资源,从学习者的角度来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不仅仅是单一的专业知识,而是与本课程有关的相关知识,比如在服装工艺单的制作中,要求学生在word中制作工艺单
的表格,如果有学生不会用怎么办;再如,我们要求学生在ps或cd中绘制工艺流程图,可能有部分学生对这两个软件不熟悉了怎么办……如此种种,如果空间没有建设这方面的资源,学习者还得在浩瀚的网络空间寻求,空间课程的吸引力将会大打折扣。
当然,此类资源的建设,要充分体现云计算的优势,如果网络中有相关的资源,可以采用链接的方式,大可不必在自己的空间重复建设和发布。
4 过程工作性
空间课程建设的过程工作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课程教学任务工作性。
空间课程的教学任务建设要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对接,但如果直接把企业的工作项目照搬拿来,直接用于教学,也难免与学校教学相冲突。
因此,对于企业的真实项目,教育者有必要对企业工作任务遵照教育教学的需要进行任务分解
和重构。
第二,教学过程工作性。
空间课程的教学组织要体现企业的“接受任务→分解任务→解决任务→考核任务”工作过程。
第三,教学要求工作性。
以企业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工作任务作品,并在学生接受任务的时候,让学生熟读该项目任务的考核标准和质量标准,工作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自己或团队参照考核标准对作品逐一打分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作品存在的缺陷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5 评价多元性
空间课程评价多元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考核内容多元化。
课程考核应该由“专业技能考核专业理论知识考核”组成,专业课程的考核如果只停留在作品的考核而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与高职教育的“理论必须、够用为度”是不相符的,因此,理论知识的考核平台的建设是必须的。
但是一考定乾坤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以考促学”开放式的考试是理论知识考试的最佳方式,开放式的考试要求教学者建立试题库,并通过考核平台随机生成试卷,供学生考试,学生考试后考核平台可以显示通知考生成绩,考生如果觉得成绩不满意可以进行重新考试,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第二,考核形式多元化。
考核由自我评价、团队评价、团队互评、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多元组成。
学生通过空间群组的“作品展示、评价、考核专区”对自己或其他同学的作品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鉴赏能力;教师或专家通过空间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及时了解自身作品存在的优点和缺陷。
第三,考核层次多元化。
基于空间的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方式等优点使得专家评价和教师评价成为可能,通过空间群组把相关的专家、教师邀请到群组,通过群组评价学生作品。
同时,考核队伍既有学生、教师也有行业专家,形成梯队式的评价队伍,对学生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展开评价,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公平、公正。
第四,考核对象多元化。
空间课程的考核对象要多元化,不能只
对学生进行考核,更要对教师和课程的设计进行考核。
同学们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切身体验到课程设计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群组或者私信的方式提出问题和改进的方法;专家或者教师可以通过空间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课程设计的缺陷和改进的方法。
教师对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总结接纳,并逐步改进完善空间课程,使空间课程健康、持续的发展。
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的创新建设是一场教育教学革命。
随着更多的教育群体的积极探索,空间课程的创新建设必将魅力四射、色彩纷呈。
作者简介:马万林(1975-),男,汉族,湖南邵阳人,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为服装结构与工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湖南益阳 413000
邓春容,新邵职业中专学校,湖南邵阳 4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