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不同层次学习方法

数学不同层次学习方法

【【【【【< 90 基础薄弱篇】】】】】基础薄弱的同学不要太担心,无非就是两点理解和记忆。

这个时候不需要买大量的习题去做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定要回归到课本和作业上来。

高三的时候基础知识一般简单串讲一下就开始做题,一天一小节有同学会感觉到吃力昨天的作业还没搞懂,今天的又发下来了。

所以一定要好好利用暑假和空闲时间好好的看课本。

知识也分境界,境界大概分为三层,第一层就是看书它不是单纯的看书,而应该是了解之后的深入思考,甚至你可以撇开课本,仅仅靠思考和必要的演算来完成这一过程。

这就需要学习中对每个问题都能亲自思考、透彻理解。

我通常习惯于在遇到新概念时,自己先分析、推导一下它的性质;碰到定理、公式时自己先试着证明一下,这样再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时,与自己所思考的有种比较,对知识的体会就更多些,理解也能更深一点。

比如说,这样做后就会比较清楚某个定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限制条件,在那些情况下适用等。

清楚了逻辑上的推理之后,还应回过头来从总体上考虑一下这些结论,考虑一下它们所描述的事实与其它数学知识间的依赖关系。

这样做也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对其主要观念有更深刻的领悟,最好是在一个部分的知识学完后,能花点时间整理一下这部分理论,理顺其主要知识点间的联系。

这不是简单的"复习",而是确定这些东西成为你"自己"的知识。

这一层次要求你做到对一些基本的公式推理做到熟记于心就可以了。

第二层就是能独立运用书中知识去解决大部分题目当理解记忆的差不多,就可以做本小节对应的练习题了。

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注重平时的作业,一般这些作业老师第二天都会认真评讲的,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对于作业不屑一顾。

时间紧迫的话老师可能会挑一些大家普遍不会的题来讲,这个时候可能你其他题目也有问题但老师并没有讲,那你下课一定要找老师问,没什么不好意思,一轮就是注重基础的,基础夯实不了,后面的复习会有很大的隐患,而且一般老师也会比较乐意为同学解答。

如果作业掌握的可以的话,觉得提来那个不是很够,可以做一做《小题狂练》,然后自己对答案,不懂得画上标记记得问老师。

第三层也就是最高的一层是用经典题目去反演书中的内容,这个时候,题就是课本,课本就是题,这也就是为什么课本这么重要的原因。

【【【≈ 100 技巧方法篇】】】成绩在100左右,说明你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可以,但是高考并非单纯的考基础知识,而是在基础知识上加深加大了难度。

高一高二的同学可能没太大感觉,因为高一高二一直在讲课本的基础知识,做的高考题比较少,到高三铺天盖地的试卷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除此之外,题目也是五花八门,所以要想在高三冲刺一百三那么你最好准高三的暑假就开始着手准备,关于准高三暑假如何度过,这个也非常关键,篇幅有限又不赘言了就来说说数学,(默认你是准高三)暑假开始,你需要把之前的数学课本全部都找出来然后买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有高一高二的同学不知道五三是神马照顾下,下文就简称“五三”了)五三有A版的和B版有厚薄之分,怎么选呢高一高二建议用分册(薄的),因为分册题目可以及时更新,你根据课时进度做最新一年的高考题,如果不是超级大学霸不建议高一高二用b版因为前面的还没复习忘的差不多了,后面的还没学不会,买那么一大厚本尴尬癌要犯了,情急之下说不定可以防身哈哈a版和b版还是有一点区别的,两者出书时间不同b版相对于要难一些真题训练较多是高考后出的题目a版很基础如果自己薄弱的板块可以用a版,掌握的比较牢靠的就用b版吧(不过如果你已经考到九十了,B版的就够了,不然负担重收益低)好现在你手里已经有两份资料了:课本以及五三那么如何使用呢?现在已经默认你基础还可以(刚刚你自己评估的)就是说我提到课本上哪个公式定理你都立马可以反映出来,基础题看一眼知道要考你什么达到这个程度可以直接开始做题么?不可以!虽然你现在自认为基础还可以,但是记住,课本才是根本!现在相当于一轮复习,不过你提前开始了,所以心态一定要归零不要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做题时频繁去翻课本眼高手低,脱离基础知识去谈技巧全都是扯淡其他科目也是这样,所以一定要重视课本,不然你废了半天力气把它找出来当摆设啊,就算睡拿它觉当枕头也枕的不舒服啊所以【第一步】:花上个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把课本(你要做题的这小节的内容)从头到尾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看上一遍看的时候一定要拿上笔,不会的及时标注出来,遇见需要计算推理的自己就拿这笔在旁边写写画画千万千万千万不要觉得看书是浪费时间啊,事实上你做题的时候反复翻书找知识点会更浪费时间。

所以两者结合起来,这样会更有效,并且会对书本重难点有些了解,知道会在哪出题,一般会怎样出题。

卷子千变万化,基础知识书本上据那些,再次强调要耐心看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轮复习,每一轮都离不开教材,基础扎实了才能谈做题技巧,题做得多了从而达到量的积累,积累够了自然会有质的飞跃。

宏观你来看,三轮复习其实就是按这样的逻辑,一轮扎实基础,二轮做题技巧,三轮主要回顾调整心态。

所以不要把希望寄托于三轮,前两轮才是重中之重。

不管怎么说,都要记得,扎实基础,高考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文综复习也是这样,这里就不多说了【第二步】:刷对应小节的五三题,提到刷题这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并说了,以后刷套题什么的也是酱紫,不要嫌我罗嗦,细节决定成败,平常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1.草稿纸。

草稿纸一定要干净整洁,标上题号,如果觉得白花花的纸写着浪费的话就写以前用过的本子的反面。

演算的时候字体也要整洁,按照顺序一点点写,千万不要三五个字写满一张纸还觉得地儿太小这是在刷题不是在比谁潇洒好么,再说考试的时候人家一般也就给你一张,就算你用得多也就两三张,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一会儿回过头来检查的时候可以从草稿纸上你写的步骤去分析你为什么做错了,思路在哪一步出现了问题特别考试隔了好几天,试卷发下来自己究竟怎么做出来的也忘了,这时候草稿纸就能能帮你个大忙了。

除此之外,一般草稿纸就能反应一个人的成绩和心态,你可以观察下班里同学的草稿纸,虽然并不绝对。

2.做题过程不能翻书。

有些同学懒得看书或者看书不认真,刷题的时候一会儿这个公式忘了翻翻书一会儿那个定理想不起来了再翻翻书,做了不到三十分钟的题一半时间就在翻书,中间上个厕所喝口水什么的,效率低到极限了。

所以刷题之前看书是为了确保你的做题速度和质量除此之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没人让你翻书的,这时候你怎么办所以基础一定要夯实。

不会的打个勾做个标记,暂且跳过,往下做,等这小节彻底做完了回过头再来解决它。

3.学会思考有些人学数学只是记下所有的定理公式,各类题型和相应的解法,这样做在学的知识比较少的时候也许还能对付,但一旦内容多了,就很难理清头绪。

而掌握基本的解题思想方法却相对容易的多。

一道题目的解答或许很长,但最主要的解题思想可能就只有一两条,大部分篇幅都是推理或运算。

(体会一下吧,对于你答题解题步骤的全局观有益。

)而且思想方法对数学的不同部分来说都是相通的,掌握它才是根本,才是应万变之策。

解题方法绝不是毫无根据的灵感,必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深思熟虑后应运而生的途径。

因而,对解题方法,重要的是理解这种思维过程,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思想方法源于解题的过程中,也只有通过解题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分析摸索才能掌握。

如果有朝一日,你发现自己对数学中的知识理论和思想方法都了然于胸,那么你已经能很好地驾驭所学的知识了,再加上一些过硬的基本功,已足以应付一般的考试,但对于一个要真正学好数学的人来说,这些却远远不够。

众所周知,数学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但逻辑上的推理却不足以代表数学的全部。

如本世纪的大数学家柯朗所说:"过分着重演绎一公式的数学特性可能失之偏颇,创造性发明以及起指导和推动作用的直觉的要素才是数学理论的核心。

"4.良好心态。

要知道上面的都是高考真题还都有难度,所以你不会是正常的,千万不要心情沮丧,觉得自己那么笨,看了半天书白看了还是啥都不会做。

毕竟高一学过的东西隔了一段时间,做题开始手生很正常,这才是第一遍,高考题值得你刷上个三四遍,说明你刷的题不够,跟智商没关系再说了,你现在暑假就开始刷五三,开学再花上一两个月把五三刷完,如果你不是省重点高中的话,已经超越你们年级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了。

就算是省重点,也能超越百分之五十了,当然在做题质量有保证的前提,开学的时候一轮复习就是so easy 了,别人一轮,你都二轮了,心里暗爽吧,想想这,就别烦了,拿着笔杆子埋头继续刷。

5.做标记。

那种就算你感冒发烧的时候看一眼就会的题可以pass掉,做标记做两种,一种是你完全不会的,还有一种就是似会非会的,答案不确定的,不然到最后甭对了的题还以为自己会做把它给忽略了。

另外做标记前一定要仔细思考,不要一看就说我不会,啪一个标记就给这道题判了死刑,跳的题最后比写的还要多。

6.对答案。

有些同学对答案怎么对呢,cbdda 一念,错了把答案一改不到一分钟完事,那我想说,你刚才何必那么苦逼的做题呢,还不如不做呢,出去吃个大餐打场篮球心情不比这美妙多了。

既然做了就把这张卷子变为“有效卷”,对答案的过程一定要看解析,包括对的题,知道你为什么对,而不是刚刚不小心蒙对的,反正对了就不管了的心态,错的题知道为什么错,这才可以。

所以你自己再挑一些其他参考书的时候,要看看有没有答案解析,没有的封皮再美也不要,老板再帅也不买。

除此之外,还要看看答案解析是否详细,对于那种大部分答案均用一个”略”字概括的也扔一边。

开学了也是这样,有些老师不负责,随便发卷子,一发发一沓,没答案不说还不给你评讲,这种卷子可以直接扔掉,省的看着心烦。

7.那些不会的题最后怎么办。

刚这小节做完也对完答案了,会的题对过答案看过解析确保没问题的话就可以pass 了,不会的题可能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就是看解析的时候完全看得懂,解析合上,这道题依旧没思路,那说明你还是不会做。

这个时候看了解析之后,把解析放一边,然后自己再重新做这一道题,卡壳的地方反过来看解析并打个标记,分析自己为什么卡壳,理顺之后合上解析再往下做,遇见卡壳的再重复以上步骤,几个回合下来,这道题已经解出来了这个时候不要继续急着进行下一道,要重新整理下思路,在不翻阅解析的情况下再自己把答案重头到尾写上一两遍,顺利的写出来并且知道为什么那么这道题可以放过了。

解析看了好几遍自己也认真思考了可还是看不懂怎么办,刚才你不是标记了么,到时候抽时间问问老师就ok了。

这么下来一道题可能花了半个多小时,但是记住慢就是快,做题在“质”的基础上保证“量”,不要把顺序给搞反了。

总结归纳下顺序大体如下:准备工作:课本+ 五三做题顺序:看书(回顾基础)----刷题(不准翻书,自己思考,草稿纸)----对答案(分析思考)---刷不会的题时间花费:三~四个月(暑假两个月+ 开学一两个月)开学再给自己两个月的时间把五三做完,很多同学担心开学就一轮复习,好几门课作业那么多肯定没时间,完成不了怎么办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