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理论
23
❖ 2.3.4 期望理论
提出者:美国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 Vroom)。
代表作:《工作与激励》。
理论要点:
❖ 期望理论是一种通过考查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 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选择合适的行为,以达到最 终奖酬目标的理论。
❖ 用公式表示为:M=E×V(式中的M是“激励力量”:被激发起 的工作动机和强度,激发人的内在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强度; E是“期望值”:人们根据个人的经验,对自己的行为能否导致 所想得到的工作绩效和奖酬的主观概率;V是“效价”:人们对 某一目标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或者是实现某一目标对满足个 体需要的价值)。
主要观点:
(1)“社会人”的观点: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集体, 并受这一集体影响制约的社会人。他们不仅单纯追求金钱收入,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期望得到满足。
(2)“非正式组织”的观点:企业职工在共同劳动过程中,由于 某种原因共同爱好者、情感、价值观念以及其他原因而自发形成 的群体,它不仅存在于工人之中,而且存在于管理人员、技术人 员之中。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 大影响。
❖ 2.2.3 科层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科层制通常也称作官僚制, 影响广泛而深远。官僚制成为现代大型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组织管 理方式。
主要观点: (1)权威的类型。组织赖以建立的权威有三种类型:
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
22
➢激励因素包括:成就、上级赏识、工作本身、责 任、进步等。
➢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 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
➢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 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产生使职 工满意的积极效果。
➢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 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环境 或工作关系的。
3
2.1 前管理学时期的组织管理思想
❖ 2.1.1 中国古代的组织管理思想
(1)国家管理方面
盘庚:施实德于民;孔子:为政以德;
孟子:仁政王道;韩非:法治思想。
(2)组织管理方面
《周礼》:周朝制定的一套官僚制度;
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尚书》:处其位不履其事,则乱也。
4
(3)人事管理方面 选贤任能、任人唯贤、禅让制度
(4)军队管理方面 姜尚:《六韬》、《三略》
《孙子兵法》:最著名的军事著作
5
2.1 前管理学时期的组织管理思想
❖ 2.1.2 外国古代的组织管理思想
《圣经》曾记载了西方最早的组织管理思想: 制定法令与昭告民众、建立等级与授权委任管理、
专人专责管理。 古代埃及在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是设立
和控制活动,即管理的五项职能。
12
(2)组织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法约尔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归纳 出简明的14条组织管理原则:
1 劳动分工:专业分工要适度。
2 权力与责任:责任是权利的当然结果和必要补充。
3 纪律:成功的绝对必要条件;领导人创造的,取决于领导者的道 德状况。
4 统一指挥:一个下属都应接受而且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
分析与计划;决策要以科学而不是预感为根据,管 理要以分析而不是直觉为根据。
❖ 发明蒸汽机的工程师瓦特(Watt)提出:培训工人
与管理人员;按成果支付工人工资;工人福利由工
人自己管理等等。
8
2.2 古典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以泰罗为代表的 科学管理理论、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 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科层组织理论。这是 管理理论发展的最初阶段,对于这一时期的 管理理论,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
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
本章重点问题
前管理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当代组织理论; 行政组织理论。
2
❖ 公共领域的形成是公共组织产生的时代背景。 ❖ 在工业化的进程开始启动的时候,开始出现
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公共部门与私人部 门、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分化和分立的情况。 ❖ 系统的组织理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 理学产生后出现的。
14
第二种是传统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 是世袭的,它来自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和对个 人明确而特殊的尊重。 与这种权威相对应的组织形式是传统型组织, 这种组织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制度 和习俗基础之上,统治者是依照传统遗传下 来的规则确定的。
15
第三种是法定权威(legal authority):是选举产生 的,它来自法律和社会契约。 与这种权威相对应的组织形式是法理型组织。它是符 合现代社会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的组织结构形式。 法理型组织的典型形态即官僚组织。官僚组织被认为 是唯一既符合理性精神又具有合法权力的现代组织形 式。合理的官僚组织具有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 明确等特征,因而从技术的观点来说,这种形式是不 可避免的选择。
❖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围绕提升组织的内部效 率而展开的,因而,这些管理理论的核心实 质上就是组织理论。
9
2.2 古典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
❖ 2.2.1 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弗里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主要观点:
(1)制定标准定额:一名熟练的工人使用最快最好的操作方法, 加上必需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 间;在这一时间基础上制定出一名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2)挑选一流的工人:具有与工作性质相匹配,并从内心愿意从 事这项工作的工人;培训。
(3)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需要有专职的管理人员进行精心 地计划,分配工作任务并组织和指导工作过程;把计划和执行分 开,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制定计划,由不同的部门带领工作负责执 行。
10
(4)实行新的奖励制度:使用计件工资制取代 计时工资制并提出利润分享制,克服工人“磨 洋工”的现象,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5 统一领导:同一个目标、一个领导人和一套计划。
6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领导者以身作则并经常监督。
7 人员的报酬:服务的价格,合理,雇主和雇员都满意。
8 集中:作为一项管理制度,把握集中的程度。
9 等级系列:最高领导到最基层的上下级系列;权力执行的路线和 信息传递的渠道;信息传递和命令执行的快慢决定事情的成败。
(3)管理职能的观点: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职工的满 足度,使职工在生理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
20
2.3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 2.3.2 需要层次理论
提出者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代表作:《人类动机理论》。
理论要点:
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和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时的军事理论家、数学家、思想家以及厂长、经
理对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作了探讨,也取得了一 定的收获。比如:
❖ 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斯威茨(Carl Von Chausewitz)提出:管理大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 规定组织的目标;管理者应该承认不确定性,从而
按照旨在使不确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要求来全面
16
(2)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①实现劳动分工,明确规定每一成员的权力与责任,
并作为正式职责使之合法化;
②各种公职或者职位按权力等级严密组织起来,形成 指挥体系;
③通过正式考试的成绩或在培训中取得的技术资格来 挑选组织的所有成员;
④实行任命制,只有个别职位才实行选举制; ⑤公职人员都必须是专职的,并有固定薪金保证;
③官员的选任以专业技术资格为标准,官员可在不同的专业化 分工和层级进行职位升迁。
官僚制组织体系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最高领导层、行政官 员层和一般工作人员层。在官僚制组织下,最高领导层相当 于目前许多组织的高级管理层,其主要职能是决策;行政官 员相当于中间管理层,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最高领导层的决策; 一般工作人员层相当于直接操作层,其主要职能是从事各项 具体的实际工作。
主要观点:
(1)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能。 六种基本的活动:
①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等;
②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等;
③ 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及运用;
④ 安全活动:设备和人员的保护;
⑤ 会计活动:所从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第一种是卡里斯玛型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是个人奋斗得来 的,它来自领导者的意志和强制性的权威。 与这种权威相对应的组织形式是神秘型组织或者魅力型组织或者卡里斯 玛型组织。它与卡里斯玛型的领袖人物联系在一起的。神秘型组织大多 由领袖及其追随者组成,维系组织的基础是领袖的个人魅力权威与组织 成员的个人感情。典型的神秘型组织是以宗教的或政治的形式出现的。
塞缪尔·纽曼(Samuel P. Newman)的《政治经济学原 理》(1835年);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的《政治经济 学原理》(1848年);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工业经济学 原理》(1892年)。
7
2.1 前管理学时期的组织管理思想
❖ 2.3.3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于1959年提出的一种理论。
理论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