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行政管理2018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社会学【9092】 A 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成绩忒差,也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大学。
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在大学校园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 工挣点生活费,我实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钱,那每一分钱都是一滴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 瓣挣来的血汗钱啊!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
我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为了 弄明白营销管理课上讲的“仓储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麦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从一、 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题,共20分) 1、 最常见的社会化类型有哪些? 2、 科层制的特点有哪些?二、 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2题,共50分)1、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社会,你认为这一判断还适用于今天的 中国社会吗?2、 如何理解城乡二元结构及其问题,并谈一谈你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看法。
三、 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1题,共30分) 材料:“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 我坐在“星巴克” 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
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 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只能报农村户 口,而你是城市户口。
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我就无法在 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考上大学是我跳出农门的惟一机会。
我要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 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而你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 时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
如果你不 想那么辛苦去参加高考,只要成绩不是太差,你可以在高三时有机会获得保送名额,哪怕和角色要求而继续进行的社会化,例如个人工作以后,继续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进行职业角色的学习,等等。
因此,继续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学习知识和技能,学习扮演新的社会角色,掌握新的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等等。
再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全面放弃以前习得的角色、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等,重新来过。
例如罪犯信洗心革面、移民适应新环境,等等。
再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有:学习扮演新的角色,新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等等。
2、答:(1)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2)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3)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4)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5)照章办事。
二、论述题1、答:不适用现在这个社会。
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
”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
所以,这也是社会现状的反应,人们希望回到那个人人平等,不会有有钱就是大佬的情况因为,不可能,人们才喜欢这么说,满足一下,失落的情绪同时,这个和传统确实有关系。
帮扶弱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人们关心弱势群体的地位和生活状况,这算弱势补偿吧!所以弱势其实很有理差序格局是一种分类方法(你是。
亲人,五服之外,家乡人,本地人,外地人)和态度区别(对亲人总是好过外人),如果真的帮,和人们认知的还是一样的,先帮身边人,亲人,然后帮其他人。
有余力而助人的观念其实还是有的。
就像人们常谈论的,富了回馈家乡,为什么不是其他地方呢?调侃穷有理,是因为。
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先富带后富。
这一观念为出发点,你看我们社会好了,有人也富有了,我们做出了贡献,该让我们也富了吧!我穷是有道理的所以,这不是简单的说词,或者调侃,是有现实基础的。
2、答:城乡二元结构的三层含义:其一,城乡二元的存在,即城市和乡村两个具有不同的经济活动和聚居方式的存在;其二,城乡二元体制,即在城市和乡村实行不同的政策和制度,或对城市市民与乡村农民实行两种有差异的政策和制度;其三,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比如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高等,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低等。
从上述三层含义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还是居住地的不同都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表象,它的实质在于城乡所实行的两种不同政策和制度。
这种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在改革开放前可以说是刚性的,是历史的产物;改革开放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松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口流动频繁,所以刚性的东西逐渐被软性的东西替代,即收入和消费水平。
但无论哪种从根源来看还在于城乡实行的两种不同制度。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城乡二元结构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与我国的封建制度、地理环境、交通、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密切联系。
(-)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中国二元结构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但是,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二元结构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严重阻碍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表现为:第一,影响了农民的自我实现。
二元结构使农民的社会政治地位被人为弱化,不能享有正常的国民待遇。
首先带来的是农村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城市。
教育不公、城乡失衡,国家教育投入明显地重城市,轻农村。
最好的设施、师资和管理等公共教育资源流向城市。
而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校舍简陋,师资匮乏。
其次是延续50多年的现行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民居住和迁徙自由权,固化了城乡差别。
还有收容遣送制度剥夺了农民的人身自由权,就业制度使农民难以在党政机关求职等等。
这一系列城乡有别的制度安排,限制了农民作为共和国公民的宪法权利。
同时建国后我国为发展工业实行了“挖农补工”政策,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吸取农民千辛万苦创造的财富,来满足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从1953年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到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大约是6000-8000亿元。
此外,国家还通过税费从苦不堪言的农民身上收取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的巨额资金。
第二,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城市化率很低,甚至低于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
若没有城乡二元结构,中国的城市化率会远高于现在。
中国大部分农民进城了,中国的“三农”问题也就解决了。
第三,影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并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的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或障碍,不仅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而且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资产重组以及物流业的发展都会因城乡分割、工农分割现象的继续存在而受到制约。
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产品市场难以扩张,农业生产难以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二元结构还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消费品市场与城市消费品的等级也在不断拉大:城镇市场已趋于饱和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受农民收入下降的影响,无法向缺乏有效需求的农村市场转移,使农村的相当一部分潜在需求无法转为现实需求。
农村需求结构得不到提升,必然影响与需求有关的供给结构,从而影响与供给有关的产业结构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观念、机制和体制的诸多变革,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分析题答:这个题目看起来也许有些荒诞,可这却是实事。
我的上海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starbucks 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
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来自农村,而你是身在城市。
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甚至连选举权都不如你们多。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非要到城市来?农村不很好吗?空气新鲜,又不像城市这么拥挤。
”可是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物质供应也不丰富,因为农民挣的钱少,贵一点的东西就买不起,所以商贩也不会进太多货。
农民没有职业发展规划,因为农民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类似种族一样的天生的阶层。
农民没有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因为绝大多数人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奋斗,春节联欢晚会中买得起等离子彩电的农民毕竟是个别现象。
于是我要进城,而且要摆脱我的农民身份,我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你生下来就拥有的大城市户口,考学是我跳出农门唯一的机会。
我要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马,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我这个佼佼者心里不知是喜是忧。
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去顾及业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校长就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一一高考。
于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 30起床,晚上11: 00睡觉,就连中秋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单词。
而你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
如果你不想那么辛苦去参加高考,只要成绩不是最差的,你可以在高三时容易地获得保送名额,哪怕成绩最差,也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大学,而那所三流大学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去,因为按地区分配的名额中留给上海本地的名额太多了。
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在大学校园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工挣点生活费,我实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钱,那每一分钱都是一滴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瓣挣来的血汗钱啊!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