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第三章
第三章 胶体溶液与乳状液
胶体溶液 乳状液及其相关物质
第一节
胶体溶液
• 溶胶 • 高分子溶液
一、溶 胶 (一)溶胶的概念
溶胶是指直径为1~100 nm的固体粒子分散在介质中所形成的 分散体系。按分散介质的存在状态不同,可以将溶胶分为液溶胶、气 溶胶和固溶胶三种类型。
溶胶是多相体系,它在光学、动力学和电学等方面表现出了一些 特殊的性质。
氢氧化铁胶团的中心由许多(假设为m 个)氢氧化铁分子聚集而成,称为胶核 。
被胶核吸附的FeO 能吸附部分带相反 电荷的Cl-(设为n x个)形成吸附层 。
另一部分Cl-受到FeO 的吸引较弱, 松散地分布在胶粒周围,从而形成了扩 散层。
吸附离子 反离子 {[Fe(OH)3]m·nFeO+·(nx)Cl-}x+·xCl
一、溶 胶 (二)溶胶的性质
3.溶胶的电学性质 • 胶粒带电的原因 胶粒之所以带电,是因为胶粒具有吸附性,它能选择 性地吸附带电离子。胶粒在溶液中能选择性地吸附与 其组成结构相似的离子,同时带上相同的电荷。
一、溶 胶 (三)溶胶胶团的结构
溶胶胶团通常包括胶核、吸附层 和扩散层等几部分。
一、溶 胶 (三)溶胶胶团的结构
一、表面活性剂
(一)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物质表层分子比内层分子多出的能量称为表 面能,用符号Es表示。一定质量的物质分散得越 细小,则其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高,体系也越 不稳定。
在一定条件下,表面能与表面积的关系为
Es A
一、表面活性剂 (二)吸附
1.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固体表面可以通过吸 附气体或液体分子来降低 其表面张力。
念
以及人工合成的尼龙、有机玻璃和合成橡胶等。
高分子溶液是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适当的分散
介质中所形成的均相体系。
二、高分子溶液 (二)高分子溶液的性质
1.稳定性 高分子溶液属于均相分散 系,可长期放置而不沉淀。 在稳定性方面它与真溶液
相似。
2.黏度 高分子化合物常形成线形、 枝状或网状结构,这种伸 展着的大分子使部分溶剂 失去流动性,从而导致溶
2.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 沉降
胶粒的沉降是指溶胶粒子在重力作用下逐渐 下沉的现象。当沉降速度与扩散速度相等时 ,体系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称 为沉降平衡。
一、溶 胶 (二)溶胶的性质
3.溶胶的电学性质 • 电泳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在分散介质中向阴极或阳 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电泳技术可以用于小分子 物质的分离分析。
一、溶 胶 (二)溶胶的性质
1.溶胶的光学性质
溶胶受到光照射时会对光产生吸收、反射和散射等作用。
一、溶 胶 (二)溶胶的性质
2.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 布朗运动
分散相粒子越小,体系温度越高,分散介质 黏度越低,布朗运动越剧烈。
一、溶 胶 (二)溶胶的性质
2.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 扩散
胶粒的扩散是指溶胶粒子从高浓度区间向低 浓度区间迁移的现象。利用胶粒扩散不能通 过选择性半透膜的性质,可以除去溶胶中的 小分子杂质。
液的黏度变高。
二、高分子溶液 (二)高分子溶液的性质
3.高分子溶液的盐析 在高分子溶液中,加入 足够量的中性盐时,可 以使高分子化合物从溶 液中析出,这就是盐析
作用。
4.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 保护作用
在溶胶中加入适量的高 分子溶液,可以显著增 加溶胶的稳定性。当受 外界因素作用时,不易 发生聚沉,这种现象称 为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
二、乳状液
要想得到稳定的乳状液,必须加入乳化剂,其所起的稳定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水包油型乳状液 (O/W)
油包水型乳状液 (W/O)
三、微乳液
微乳液是一种由水相、油相、乳化剂和助 乳化剂组成的外观为半透明至透明、热力学稳 定且各向同性的油水混合系统。微乳液的分散 相颗粒非常小,直径通常在10~100 nm之间。 微乳液与乳状液类似,也可以分为O/W和 W/O两种类型。
2.溶液表面上的吸附 如果加入的溶质能降 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其表 面层的浓度大于溶液内部 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正 吸附(简称吸附);反之, 则称为负吸附。
吸附是指固体或液体吸引其他物质分子、原 子或离子聚集到表面的过程。
一、表面活性剂 (三)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
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能在溶 液的表面定向排列,并能使溶液表面张 力显著下降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或 表面活性物质。
胶核
吸附层
胶粒
胶团
扩散层
一、溶 胶 (四)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1.溶胶
的稳定性
胶粒带电 存在水化膜
布朗运动
一、溶 胶 (四)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1
加入少量电解质
2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溶胶
3
加热
2.溶胶的聚沉
二、高分子溶液 (一)高分子溶液的概念
高分子化合物是物,如淀粉、蛋白质、核酸、糖原、橡胶,
三、微乳液
类型
透光性
稳定性
溶解性
分散性
乳化剂的使用量
微乳液
半透明或 不透明
热离力心学难稳分定层,一可水定以混范与溶围油内、
液滴直径10~100 nm, 用量多,需要一
分布均匀,普通显微镜 定量的助表面活
下不可见
性剂
普通乳 状液
不透明
热力学不稳 定,离心易 分层
O/W型与油 不混溶, W/O型与水 不混溶
保护作用。
二、高分子溶液 (二)高分子溶液的性质
5.高分子溶液 的胶凝
01 弹性 02 膨润(溶胀)
03 离浆(脱水收缩) 04 触变现象
第二节
乳状液及其相关物质
• 表面活性剂 • 乳状液 • 微乳液
一、表面活性剂 (一)表面张力和表面能
在恒温恒压下,沿着液体 表面作用于单位长度表面上的 作用力称为表面张力,用符号 σ表示,单位是N/m。
一、表面活性剂 (三)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
在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受水 分子的吸引进入溶液内部,而其憎水基受水 分子的排斥而向溶. 液表层聚集,伸向空气。 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在溶液界面上,呈定向 排列,形成单分子层膜,从而有效降低了水 的表面张力和体系的表面能。
二、乳状液
乳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液体 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与 其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形成的多相 分散体系。
液滴直径100~500 nm,用量相对少,不
分布不均匀,普通显微 需要助表面活性
镜下可见
剂
THANK YOU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