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免疫学教案讲课讲稿

医学免疫学教案讲课讲稿

若在胚胎期间某种抗原选择了相应细胞系接触后,这些细胞系即被排除或失去活性,处于抑制状态,称此细胞系为禁忌克隆,致使机体失去针对这种抗原的反应性,形成免疫耐受性,从而解释机体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但还有一些免疫现象尚未得到满意的解释。
(一)免疫系统的研究
1.外周淋巴细胞不是终末细胞,可以再循环;可以母细胞化,可以成为记忆细胞。
医学免疫学教案
新乡医学院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一、题目
免疫学发展简史
二、对象
2006级本科
三、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掌握: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系统的功能、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熟悉:免疫的类型、免疫系统基本组成、重要免疫学家的贡献。
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80分钟
四、授课重点
抗毒素血清(白喉杆菌外毒素、破伤风杆菌外毒素)
2.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细胞学说: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Metchnikoff
体液学说:体液中产生了针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相应抗体,并发线在试管中这些抗体能与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凝集、沉淀等现象。
图片和动画
图片动画
简介作出巨大贡献的有关科学家,其他以自学为主
见图
见图
见图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3.免疫病理概念的形成
海葵触角的甘油提取液狗死亡
存活(少数)
(3~4周后注射1/20量)
立即死亡(反常现象)
这种反常现象被称为“过敏反应”。后来又得到新的证明。即免疫应答的效应是双重的,有生理性的保护作用,还有免疫病理现象。
三、近代免疫学时期
克隆选择学说:免疫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能随机地形成多样性的细胞克隆(clone,即细胞系)。每一克隆只表达同一特异性的抗原受体,体内有很多针对各种抗原的相应细胞系。抗原进入机体后选择相应的细胞系与之结合、活化使之增殖并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
(3)有多样性、记忆性、耐受性和自限性
2.组成(1)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
(2)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
四、医学免疫学分类
1.基础免疫学
主要研究抗原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应答过程及免疫耐受、免疫调节、免疫效应、免疫遗传等生理现象。
2.临床免疫学
主要研究人体健康和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的各种免疫现象,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等。
3.免疫监视
正常:清除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
异常:肿瘤或持续的病毒感染举病例
三、免疫的类型
(一)先天性免疫(固有性免疫)
通过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和免疫学有关的问题,引入免疫学这门课程。
列表示免疫的正常和异常功能
用大量的图片来讲解一些免疫疾病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1.特征(1)出生时即具有,遗传获得
(2)高晓明主编《医学免疫学基础》(第一版,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3)龚非力主编《医学免疫学》(200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4)Roitt,et al.Immunology. Sixth edition.2001 Published by Mosby.London WC1H9 .
(5)周光炎主编《免疫学原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
根据所用的技术和方法,免疫学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免疫学的经验时期(17世纪~19世纪)
1.用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16~17世纪)。
2.接种牛痘苗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天花。Jenner
二、免疫学的兴盛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1.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研究
减毒疫苗(鸡霍乱杆菌、炭疽杆菌、狂犬病)Pasteur
现代免疫的概念: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护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二、免疫的功能
1.免疫防御
正常:防御外来病原生物极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
异常:超敏反应(过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过低)
举病例
2.免疫稳定
正常: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反应,处于自身耐受
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举病例
九、思考题
(1)免疫功能及异常的表现?
十、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2007年10月12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免疫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古老——在公元16世纪前就已观察到某些传染病在康复后不再患同种病(终身免疫)。如天花的预防等
年轻——现已超出抗感染的范畴,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与众多领域密切相关的主要学科。
2.T细胞可以分化为淋巴母细胞,完成细胞免疫应答。
3.胸腺是中枢免疫器官,T细胞的成熟与其有关。
4.T-B细胞协作才能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
5.胚胎期T细胞迅速增殖后又迅速凋亡,这也许与自身免疫耐受有关。
(二)抗体的研究
产生抗体的细胞、抗体的活性、基本化学结构、克隆出编码产生抗体的基因及T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等。
(三)免疫遗传学的研究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座、表达产物、功能。
(四)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检测(CD抗原)等。
参见克隆选择学说模式图
通过图片和动画来讲解和演示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第三节免疫学发展近况及展望
近年医学免疫学发展的内容很多,结合临床较为感兴趣的主要有
(2)反应迅速,针对范围广,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2.组成(1)屏障结构
完整的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
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
(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多种杀菌物质
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1.特征(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
(2)针对性强(特异性强),也称特异性免疫。
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应答的特点、免疫系统的功能、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免疫系统及其组成,
五、授课难点
理解免疫功能的双重性、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特点
六、授课形式
大班理论课
七、授课方法
与课前准备
认真查阅相关的书籍、文献资料,
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八、教材与
参考文献
(1)陈蔚峰主编《医学免疫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免疫学(Immunology):
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
一、免疫的含义
免疫的原意:免税,引伸为免除疾病
免疫的传统概念:针对外来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抗感染防御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