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艺术沟通,是一门生存的技巧,学会它,掌握它,运用它。
——拿破仑·希尔沟通,成功人生的通行证,即或是上帝,也有求于关系的时候。
——马克·吐温营造一种和谐舒畅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您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李嘉诚有位哲人说过“人生的美好,就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就是人际关系的丰富;人生的成功,便是人际沟通的成功。
”人生的美好,就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就是人际关系的丰富;人生的成功,便是人际沟通的成功。
沟通——成功人生的润滑剂!!!沟通——成功人生的润滑剂。
沟通真的是一种艺术,它运用的原则完全存乎一心。
而其巧妙的程度也会随着本身成熟度的不同,而有高低差异。
沟通也是一种技术,经过现代管理科学的研究,我们已经找倒许多可以遵循的原则,只要经常反复的熟悉运用,就可以技术纯熟,并近而成为优秀的沟通者。
而身为一个人,我们每天都在沟通。
在工作时我们与同事沟通、与客户沟通;在家时,我们与父母沟通、与配偶沟通、与子女沟通;在一般时候,我们会与朋友沟通、也可能与陌生人沟通。
沟通无时无刻在进行着,而沟通在工作是否顺利、家庭是否和乐、做人是否成功的过程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他对外沟通的品质。
沟通乃是“艺术”,而非“技术”;即为艺术,即无定型、定案、必须以“心”相应,以“心”体“心”,不同的人、事、时、地、物,除了基本原则外,必须有不同的因用之道。
让我们以无始无终的“圆,修习沟通艺术,追求圆融心境。
一、营造良性沟通情景经过研究显示,一般人认为“话说的够清楚了!”应给是绝对无误的沟通,事实上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沟通讯息传达的百分比中,说话内容只占了7%,而说话的方式则占了35%,最重要的讯息接受来源,则是我们最常忽略的肢体语言,占58%。
可见肢体语言在沟通力的训练上,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1、三分钟哲学。
一开始的前三分中,在任何情境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给人良好的感觉与印象,无论是电话中,或与人面对面接触,其成败关键即在最初的三分钟。
三分钟哲学的掌握,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分钟可以传递愉快,传递温情。
2、微笑。
保持微笑,不仅可以激发温馨,更可以化解暴戾,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原一平总结的38种笑:1、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2、感动之余,压底声音的笑;3、喜极而泣的笑;4、交谈时,取悦对方的妩媚之笑;5、逗对方转怒为喜的笑;6、感到哀伤时无可奈何的笑;7、安慰对方的笑;8、哭在心里笑在脸上,那种虚伪的笑;9、岔开对方话题的笑;10、消除对方压力的笑;11、充满自信的笑;12、表现优越感的笑;13、发愣之后的笑;14、重修旧好的笑;15、两人意见一致的笑;16、吃惊之余的笑;17、意外之后的笑;18、嗤之以鼻的笑;19、折磨对方的笑;20、挑战性的笑;21、大方的笑;22、含蓄的笑;23、夸张的笑;24、逼迫对方的笑;25、假装糊涂的笑;26、心照不宣的笑;27、含有下流味道的笑;28、微笑;29、满足时的笑;30、遭人拒绝时的笑;31、压抑辛酸的笑;32、无聊时的笑;33、话中带刺的笑;34、郁郁寡欢时的笑;35、热情的笑;36、冷淡的笑;37、自认倒霉的笑;38、使对方放心的笑。
3、眼神接触。
眼睛直视对方,表现为真诚、关注,可让对方心神平静,有安全感。
维持眼神接触和轮流接触。
4、倾听。
先做良好的听众,聆听对方发言而不只化解歧见,更可掌握部分资讯,有助沟通。
5、触动力。
适度的身体接触,例如:握手、搂肩、拍肩、拥抱、有助相互之间感觉或距离的拉近。
6、精神力。
保持高度精神力,将此旺盛精神感染沟通对象。
7、自信。
充满自信,有眼、声、气、肢体,充分表现,必有摄人之气。
8、充分准备。
准备好沟通的内容,才能建立完全的自信,才不会产生心虚,惧怕和没把握的事情。
9、空间情境。
沟通环境的合理搭配,使人在沟通时非常轻松。
10、衣着。
穿着整洁大方,以保守为宜,以免分散注意力,影响沟通效果。
11、距离。
沟通者相互站、坐的距离不可过远或过近,一定要保持适度的距离。
(二)沟通时注意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掌握切实的沟通原则,您的沟通已成功了一半,而若能将沟通原则在您心中“内化”,变成工作,生活的自然法则,您已掌握了圆满沟通的关键,将无往而不利。
学习良好的沟通能力,非但在生活上受用无穷,在工作上,更有莫大助益。
现代人对于能力表现之评估,趋于“金品质”,衡量的不只是专业领域上的精进,与他人与团队与上司与部属或会议中的表现能力等的“沟通力”,均被视为成功的必备条件。
一个好的沟通者,生活必定较为圆满,且冲突频率较低或是易于化解,因此,其工作情绪亦较为平和,有助于在工作中与他人达成良好的沟通,而工作上沟通互动的成就,亦对私人生活有莫大助益。
这是一个学习沟通者的一个先决条件。
1、维持心境平和,决不发怒。
2、声调平顺,不高亢。
3、长时间尽量维持坐姿,若发生争执对方站立,可尽量促其坐下。
4、不用负面反对词语。
5、视“敌方”为不同意见之伙伴,不可:“敌视”或“敌对”。
6、专心一意,不可一心数用,忽视接触之人。
7、尊重每个人及不同之意见。
8、无论沟通结果如何,最后必微笑、握手、致谢。
(三)有效沟通的原则:1、简单明了。
简单明了的说,可以用一个字表达的,不要用两个字;可以用一句话说明的,不要用两三句话,务必让自己和对方都非常清楚的了解,要谈的究竟是什么。
话不一定要长,话越简单越明了可能更加的铿锵有力。
2、不要用专业术语。
请不要用只有你自己跟同事听懂的专业术语,来与一般大众进行沟通。
3、必须非常直接的表达。
很多叙述事情时,喜欢从盘古开天开始讲;许多人则喜欢拐弯抹角,有的人则喜欢用间接的,模糊的表达方式。
我们应该避免用太多的叙述,太多的形容词,太多不必要的华丽词藻,而能够非常直接的正中要害,这样可能在沟通方面会更加迅速确实,而且也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4、要主意当地的、当时的风俗习惯或者语言禁忌。
每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禁忌,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个地方的语言禁忌的话,即使用同样的或同类语言来沟通,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而让你很难下台。
二、沟通的技巧(一)沟通时提问比讲话更重要1、强力沟通发问的七大理由:(1)要取得掌控。
在推销中,我们必须让客户掌控的方式取得掌控,也就是让他们说话。
如果你说话,你会觉得很好,因为你能表达自己。
如果我问你恰当的问题,让你讲出我想让你讲的,我就是让你掌控了。
但是,我问了恰当的问题,事实上是我在掌控你。
(2)找出对方感性趣的事。
如果你发问的够多,顾客会被问到重点。
这个重点就是某件事情,让顾客在心中或情绪上感觉非常好,使顾客对所问愿意畅所欲言,一旦你掌握到重点,加以扩展,客户会用自己的话清楚的描述他想买的东西。
(3)只承认一项事实(自己的公司是最好的)。
让顾客承认自己的公司是最好的,从而引发客户购买产品。
(4)得到客户小部分的同意(赞同你的产品)。
小部分的同意就是小部分的赞同,客户购买产品是自然的结果。
(5)要增加引起情绪上的欲望。
所问的问题,如果让客户兴奋,他们就能感觉到你们的情绪。
因为如果他们感觉很兴奋,就不会觉得这一天过的很平淡,所以这就是问恰当问题的原因。
(6)要找到反对的理由。
当我们和客户,买主等谈话的时候,会碰到很多的反对意见,我们要挖掘客户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7)回答疑虑的问题。
你问顾客一个问题,当顾客回答的时候,就从顾客给你的回答中,体现出你处理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
2、主导沟通的六大问题(1)问“ YES”或“NO”的问题。
用“预先框式法”事先设定一些问题,让客户回答“是”或“否”,以此来引发客户,起到沟通的效果。
(2)问“引发思考”的问题。
当你问“谁”、“为什么”、“何时”、“何地”、“如何”的问题的时候,就能让客户敞开心扉,谈论相关的问题,达到有效沟通。
(3)问“必然如此”的问题。
要发展出许多这样的问题“不是吗?”、“不能吗?”、“你不能吗?”、“你不会吗?”、“已经这样了吗?”等。
(4)问“选择性预设”的问题。
就是有两个答案的问题,任何一个答案都是小部分的同意,可以导致重大的决定。
(5)问“回答恰当”的问题。
在初次作业务时,业务员都很害怕,而且表现的很紧张,这时候要练习问一些恰当的问题。
(6)问“参与性”的问题。
参与性的问题在定义上而言,是一种他们也就是我们的买主在拥有了产品或服务后,必须问自己而且做决定的问题。
参与性的问题使用于所有的产品及服务。
一个参与性的问题将帮助你的客户拥有你的产品或服务。
(二)倾听技巧倾听是沟通的开始,一位没有耐心或无法有效的聆听者,决不是良好的沟通者。
听到声音并不表示听清楚了,听清楚了不表示听明白了,听明白了也不表示有效的聆听。
1、有效聆听的要决:(1)听话时,脸要正向着对方,持续地眼神接触。
(2)放下手上正在处理的事物,除了笔纸之外(若必须做笔录的话),专心一意。
(3)以话语、声音、点头、手势不断地回应。
(4)注意说话者用词、用句、用语、仔细推敲、有无益于表面的隐性涵义。
(5)注意说话者面部表情、头颈姿势、手势、坐姿、脚势,有无特殊表情,嗅出肢体表现出来之隐喻,或直接与谈话内容有关的强化姿势。
(6)记住对方的尊称、大名,在于对方呼应时,不断以其尊称称呼。
(7)心情稳定、呼吸平和,不为对方激烈言辞或情绪所误导,主控权在倾听,心念不动,情绪则不受影响。
(8)倾听的目标要明确。
(9)倾听之过程,贵在收集资料,有关人、事、时、地、物、数据,需清晰明白。
(10)在重要部分再确认。
(11)关心对方的需要,寻出特具意义者。
(关心)(12)关心、发觉对方的兴趣,并找出与您的共通点。
(表示兴趣)(13)了解对方与您的差异点,寻出其特质,放在心里备用。
(14)沉默是金,您重在倾听,别抢着表态,说时只是蜻蜓点水,三思而后言。
(15)倾听过程,不因外务而分心,除非不得已,切勿不经对方同意,中途抛弃说话者。
倾听是用心“听”的,您的耳朵只是工具、管道,必须要耐心、贴心,方可听出真正意境。
当您真正聆听到对方的心声时,后续的沟通工作,就容易多了。
2、倾听的五个层次:(1)完全没听。
当一个人心里急着要做其他事情,当那件事情对他有很大的急迫性,此时,你讲的再多,他一点都听不进去,不如约定下次再会为宜。
(2)假装在听。
假装在听,人在心不在,心神早就流利失所了。
(3)选择的听。
只选择爱听的、中意的、有利的、无害的听;其余当作耳边风,听而不进。
(4)专心的听集中心念,注意细节,听的清楚,听的明白,知道、了解对方表达出来的感受。
(5)同心的听。
以“同理心”,同其心同其情的细蜜感受,去体会对方的需求、了解感觉,有心灵之触动。
3、学习倾听(倾听的原则)倾听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在倾听时要保持心理高度的警觉性,随时注意对方倾谈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