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球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排球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手感:是运动员对球的专门性知觉,这种知觉除与球和手接触时产生的压觉、触觉和肌肉、肌腱的本体感觉有关外、,还与运动员当时的视觉有关。

自练方法:是指学生以自身体的独立活动为主,有目的地反复进行排球某一技术动作练习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模仿练习法、适应练习法、反馈练习法、强化练习法等
“边二三”进攻形式:前排2号位队员站在二号位作二传,把球传给前排3、4号位或后排的三名队员进攻,这种进攻的组织形式就叫“边二三”进攻战术形式。

正面上手传球:是用全身协调力量并通过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传至一定目标的击球动作。

强攻:凭借队员的身材高度和弹跳高度优势,利用扣球的力量和技巧,以个人攻击实力来突破对方防御称为强攻。

排球技术:排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的各种合理击球动作和为完成击球动作必不可少的其他配合动作的总称。

鞭打动作:通俗地讲,鞭打动作是队员手臂挥动击球时,以上臂带前臂,前臂带手腕的抽打动作。

连击: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连续触击其身体的不同部位(拦网和第一次击球除外)则判为连击犯“中二三”进攻形式:前排中间的3号位队员作二传,把球传给两边的2、4号位队员或后排三名队员进攻,这种进攻的组织形式就叫“中二三”进攻战术形式。

自评方法:是指学生个体在练习过程中,对自己学练的标准、质量与效果进行判断、进而采取控制与调节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目标评价法、动作评价法、负荷评价法、效果评价法等。

1、排球运动有那些技术特点?其相应要求是怎样的?
特点:1触球时间短2球不准落地3身体触球部位不受限制4攻防技术必须全面
要求:1必须清晰、准确、快速地完成动作,平时注意培养手感,提高击球能力
2、具有良好的空间、时间和位感能力
3、应以手和手臂击球为主,身体其他部位击为辅
4、能攻善守,攻防兼备
2、简述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

答:1、准备姿势。

面对来球,成半蹲,或稍蹲姿势站立。

2、垫球手型。

两手掌根相靠,两手手指重叠,手掌互握,两拇指平行向前,手腕下压,两前臂外翻成一个平面。

3、垫球动作。

当球飞到腹前约一臂距离时,两臂夹紧前伸,插入球下,同时配合蹬地、跟腰、顶肘、压腕、抬臂等全身协调动作迎击来球,身体重心随着击球动作向前上方移动。

4、击球点。

保持在腹前高度。

5、球触手臂部位和击球部位;用前臂的手腕关节以上10cm左右的两小臂桡骨内侧所构成的平面击球的后下部。

6、击球后动作:在击球瞬间,两臂要保持稳定,身体重心继续协调地向抬臂方向伴送球。

垫击动作结束后,立即松开双臂做好下一动作的准备
3、准备姿势对完成各项击球技术有何意义?
答:在起动、移动和击球前所采用的合理的身体动作或姿势,称为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的目的既是为了快速移动,同时,也是为能及时衔接助跑、起跳和倒地等动作,从而为有效完成各种击球动作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还是各项技术动作的规范化及提高技术动作质量之必需。

4、判断“持球”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把握好判罚“持球”的尺度?
答:1、持球犯规是指没有将球击出,造成接住或抛出的动作结果
2、判罚方法如下:①第一裁判负责判罚②主要判罚依据是球是否停滞在身上
③第一裁判要根据不同对象和比赛性质来对待持球问题,处理好严与松的关系,如基层比赛就适当宽松,而专业水平的比赛就要严。

⑤要体现出规则所鼓励与限制的思想。

5、何谓“中二三”进攻形式?采用该进攻阵型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前排中间的3号位队员作二传,把球传给两边的2、4号位队员或后排三名队员进攻,这种进攻的组织形式就叫“中二三”进攻战术形式。

应注意的问题:1、边换中保证二传适当居中;2、二传进行顺网二传时其站位可居中,若背传站位应适当靠近2号位。

6、移动对完成各项击球技术有何意义?
答:移动的完整过程包括起动、移动、制动三个环节。

起动是移动的开始,它是在准备姿势基础上交换身体重心的位置,破坏准备姿势重心的稳定,使身体便于向某一方向移动步法;移动则是在起动的基础上,利用脚步动作来改变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完成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的行动;制动是移动的结束,要及时克服身体的惯性冲力,保持好击球前合理的身体姿势。

移动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接近球,保持好人与球的位置关系以便击球,以及及时占据场上有利位置。

7、分析正面传球技术中击球动作的要领。

答:(1)准备姿势:采用稍蹲姿势,上体稍挺起,仰头看球,两手自然抬起,屈肘,放松置于脸前。

(2)迎击球动作:当来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手指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迎击出。

全身各部分动作应协调一致。

(3)击球点:在脸额前上方约一球距离处。

(4)手型:手触球时,十指应自然张开使两手成半球状,手腕稍后仰,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无名指和小指在球两侧辅助控制球的方向。

两拇指相对近“一”字形。

(5)用力方法:在迎球动作的基础上,当手和球即将接触前,手腕和手指要有前屈击球的动作,当手与球接触时,各大关节应继续伸展,最后用手指手腕的弹力将球击出。

8、简述双人拦网下“心跟进”防守并示图说明。

答:固定由6号位队员跟进防吊及前区球,称为”心跟进”防守阵型,主要是在对方采用以扣吊结合为主的进攻战术,为了解决“心”空问题时所采用。

其优点是加强了网前的防守能力,缺点是后排防守队员之间的空当较大,防守力量减弱。

9、怎样才能构成后排队员进攻性犯规?
答:1、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点高于球网的行动称为后排队员进攻性犯规。

2、后排队员进攻性犯规应具备三个条件,即该队员站在前场区、击球点高过网和所击的球直接进入对方场区。

10、试述题:比赛进行中,第二裁判可以对哪几种情况作判决、鸣笛及打手势?并论述第一裁判与第二裁判之间如何配合?
1接发球队的位置错误
2球员触及球网及球场上靠近第二裁判一测的标志竿
3侵入对方场区及球网以下的空间
4后排球员或自由防守球员的非法攻击或拦网犯规
5球由有效空间以外越过球网至对方场地或触及其所在一侧的标志竿
6球触及场外的物体或地板,而当时第一裁判所在的位置无法看到接触的发生.
在比赛中,第一裁判员重点判断发球方、进攻方和球网上沿及本侧的犯规,第二裁判员则重点判断接发球方、拦网方和球网下沿及本侧的犯规。

暂停和换人工作主要由第二裁判员掌握。

第一裁判员应给予时间使其完成换人程序。

11、正面传球常见错误与纠正
(1)手型不正确方法:1、用传球动作接球,体会手型2、近距离的对墙轻传,体会手指触球(2)击球点过高或过低方法:1、传固定球,体会正确的击球点
(3)上体后仰(4)两肘外张过大或紧张内夹(5)身体用力不协调
12、拦网常见错误与纠正.
(1)手型不正确方法:两臂上举伸直,两手间距约20厘米,十指自然张开.
(2)起跳过早或过晚方法:1、注意起跳信号,反复练习起跳时机.
2、深蹲慢跳或浅蹲快跳
(3)拦网时两臂向前扑打动作方法:1、在网边反复做原地提肩、压腕动作.
2、低网一扣一拦练习,强调收腹动作
(4)两肘之间距离过大方法:1、拦网时眼盯球,养成观察球的良好习惯
2、网前徒手移动起跳伸臂后不急于收臂,等落地时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