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课题名称:香皂盒底壳注塑模具设计指导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摘要本次模具设计的内容是“香皂盒底壳注射模的设计”。
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一副注塑模,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机构、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
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香皂盒底壳注塑模具的设计。
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香皂盒底壳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对肥皂盒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点浇口的单分型面注射模具。
通过模具设计表明该模具能达到香皂盒底壳的质量和加工工艺要求。
关键词:香皂盒底壳,注塑模,分型面目录摘要II1 塑件工艺分析11.1塑件设计要求11.2塑件的材料特征22 塑件的尺寸精度与结构43 注射机及模架的选用63.1注射机的选用63.2模架的选用63.3模架周界尺寸选择74 模具结构设计14.1制品成型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14.2模具型腔数的确定、排列和流道布局1 4.3主流道、主流道衬套及定位环的设计2 4.4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44.5浇口的形状及其位置选择64.6导向机构的设计74.7推出机构的设计84.8拉料杆的形式选择94.9模具排气槽设计95 模具型腔、型芯的有关计算105.1型腔工作尺寸计算105.2型芯的工作尺寸计算106 注塑机参数校核136.1最大注射量校核136.2锁模力校核136.3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13 6.4模具闭合高度校核146.5开模行程校核147 模具冷却系统计算157.1冷却回路所需的总面积计算157.2冷却回路的总长度的计算167.3冷却水体积流量的计算168 注射模零件及总装技术要求188.1零件的技术要求188.2总装技术要求189 模具装配图及工作原理20参考文献211 塑件工艺分析1.1 塑件设计要求肥皂盒在我们生活中非常的普遍,几乎每家都要用到。
此次设计的肥皂盒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在肥皂盒的底部打长条形的间隙,这样可以让积累在里面的水自然流出省去人工进行操作,也可以提高肥皂盒的使用寿命。
为满足制品表面光滑的要求与提高成型效率采用潜伏式浇口。
浇口的分流道位于分型面上,而浇口却斜向开设在模具的隐蔽处。
塑料熔体通过型腔的侧面或推杆的顶端部注入型腔,因而塑件表面不受损伤,不致因浇口痕迹而影响塑件的表面质量与美观效果。
图1香皂盒底壳塑件表面质量:Ra0.32塑件颜色:白色塑件要求:塑件外侧表面光滑,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塑件允许最大脱模斜度。
1.2 塑件的材料特征1.2.1PS塑料PS(聚苯乙烯系塑料)是指大分子链中包括苯乙烯基的一类塑料,包括苯乙烯及其共聚物,具体品种包括普通聚苯乙烯(GP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和茂金属聚苯乙烯(SPS)等。
通用级聚苯乙烯是一种热塑性树脂,为无色、无臭、无味而有光泽的、透明的珠状或粒状的固体。
密度1.04~1.09,透明度88%~92%,折射率1.59~1.60。
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双折射,即所谓应力-光学效应。
产品的熔融温度150~180℃,热分解温度300℃,热变形温度70~100℃,长期使用温度为60~80℃。
在较热变形温度低5~6℃下,经退火处理后,可消除应力,使热变形温度有所提高。
若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少许α-甲基苯乙烯,可提高通用聚苯乙烯的耐热等级。
它可溶于芳香烃、氯代烃、脂肪族酮和酯等,但在丙酮中只能溶胀。
可耐某些矿物油、有机酸、碱、盐、低级醇及其水溶液的作用。
吸水率低,在潮湿环境中仍能保持其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光学性能仅次于丙烯酸类树脂。
电性能优异,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都很高,且不受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也不受电晕放电的影响。
耐辐照性能也很好。
其主要缺点是质脆易裂、冲击强度较低,耐热性较差,不能耐沸水,只能在较低温度和较低负荷下使用。
耐日光性较差,易燃。
燃烧时发黑烟,且有特殊臭味。
1.2.2 塑件材料的确定聚苯乙烯流动性好,加工性能好,易着色,尺寸稳定性好。
可用注塑、挤塑、吹塑、发泡、热成型、粘接、涂覆、焊接、机加工、印刷等方法加工成各种制件,特别适用于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时物料一般可不经干燥而直接使用。
但为了提高制品质量,可以55~70℃鼓风烘箱内预干燥1~2h。
具体加工条件大致为:料筒温度200℃左右,模具温度60~80℃,注塑温度170~220℃,60~150MPa,压缩比为1.6~4.0。
成型后的制品为了消除内应力,可在红外线灯或鼓风烘箱内于70℃恒温处理2~4h。
挤塑成型时,一般采用的螺杆长径比L/D为17~24,以空气冷却,挤塑温度150~200℃。
吹塑成型时,可采用注塑和挤塑制得的型坯进行吹塑制得所需制品。
吹塑压力一般为0.1~0.3MPa[1] 。
1.2.3主要性能a、机械性能:强度高、耐疲劳性、尺寸稳定、蠕变也小(高温条件下也极少有变化);b、耐热老化性:增强后的UL温度指数达120~140℃(户外长期老化性也很好);c、耐溶剂性:无应力开裂;d、对水稳定性:遇水易分解(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需谨慎);e、电气性能:1、绝缘性能:优良(潮湿、高温也能保持电性能稳定,是制造电子、电气零件的理想材料);2、介电系数:3.0-3.2;3、耐电弧性:120sf、成型加工性:普通设备注塑或挤塑。
由于结晶速度快,流动性好,模具温度也比其他工程塑料要求低。
在加工薄壁制件时,仅需几秒钟,对大部件也只要40-60s 即可。
塑料成型工艺参数:模具温度:50℃--70℃喷嘴温度:180℃--190℃料筒温度:前段温度:200℃--210℃中段温度:210℃--230℃后段温度:180℃--200℃注射压力:70—90MPa注射机类型:螺杆式保压压力:50--70 MPa喷嘴形式:直通式注射时间:3—5S保压时间:15—30S冷却时间:15—30S成形周期:40—70S后处理:红外线烘箱2 塑件的尺寸精度与结构为了降低模具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在满足塑件使用的前提下,用较低的尺寸公差精度等级。
表3 塑件有关尺寸精度等级参数分为高精度、一般精度、低精度三种。
表4 塑件精度等级参数3、表4可查得模具加工时的各尺寸工差。
3 注射机及模架的选用3.1 注射机的选用由工件可得其质量为18g ,因为采用一模二腔的生产方式,所以二个塑件的总质量为36g ,可计算浇注系统的体积为8.5cm 3由公式所以:333634.781.035mgV cm g cmρ===塑件 浇塑件总V V V +=34.788.543.28=+=选用XS-ZY-125型卧式注射机,其性能参数如下: 额定注射量: 3125cm 注射压力: Mpa 120 锁模力: 900KN 最大注射面积: 2320cm 最大开模行程: mm 300 模具最大厚度: 300mm 模具最小厚度: 200mm 拉杆间距: 260290mm ⨯ 喷嘴半径: mm 2 喷嘴圆弧半径: 18mm3.2 模架的选用我国目前标准化注射模零件的国家标准有12个;另外还制订了塑料注射模具的标准模架,分《中小型模架》(GB/T12556.1—90)和《大型模架》(GB/T12555.1—90)两种。
《中小型模架》标准中规定,模架的周界尺寸范围为:≤560mm mm900,并规定模架的形式为品种型号,即基本型,A1、A2、A3和A4四个品种。
表5 四种模架的组成、功能及用途设计,故选用A4模架。
3.3 模架周界尺寸选择根据模具型腔布置可以选用的模架规格为:900mm×600mm,再根据所选取的模架规格可通过标准模架。
表查得上、下模板的厚度为30mm,垫板厚度为30mm。
4 模具结构设计4.1 制品成型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选择分型面时的考虑方向:〈1〉塑件开模后留在动模上〈2〉分型面的痕迹不影响塑件的外观〈3〉浇注系统和浇口的合理安排〈4〉推杆的痕迹不露在塑件的外观上〈5〉使塑件易于脱模根据以上的分型面选择的原则:本塑件的分型面选择在塑件的最下面,这样有利于塑件型腔的加工,更有利于塑件的成形。
而塑件的整体将在脱模后留在动模侧,而对于推杆的设计,将采用塑件的底面形状(圆弧度)的面积,这样既增大了推出力,又减小了推杆的痕迹的存在-图3 分型面的选择图4.2 模具型腔数的确定、排列和流道布局与单型腔模具相比较,单型腔模具具有塑料制件的形状和尺寸一致性好、成型的工艺条件容易控制、模具结构简单紧凑、模具制造成本低、制造周期短等特点。
但是,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多型腔应收更为合适的形式,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塑件的整体成本。
型腔数目的确定,应根据塑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质量、批量大小、交货长短、注射能力、模具成本等要求来考虑。
根据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F 的要求来确定型腔数目n ,即21F pA n pA -≤ 式中 F ――注射机额定锁模力(N )p ――型腔内塑料熔体的平均压力(MPa )1A 、2A ――分别为浇注系统和单个塑件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 2)大多数小型件常用多型腔注射模,而高精度塑件的型腔数原则上部超过4个,生产中如果交货允许,根据上述公式估算,采用一模两腔。
图4 型腔排列图因为一模二腔,所以塑件的尺寸为竖直方向,取得标准模架的周界尺寸为mm 400400⨯浇注系统设计及流道的布局:浇注系统的作用就是将熔融状态的塑料均匀,迅速地输入型腔,使型腔内气体及时排出,并且将注射压力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分,从而得到组织紧密的制品。
4.3 主流道、主流道衬套及定位环的设计主流道设在定模板上,并且位于模具的中心,与注射机喷喷嘴在同一轴线上,其为一圆锥孔,其小头正对注射机的喷嘴。
因喷嘴外形为球面,所以主流道小头孔端的外形应为一凹球面。
为了配合紧密,防止溢料,凹球面的半径应比喷嘴的球面半径略大mm 32- 。
主流道衬套的材料常用T8A 、T10A 制造,热处理后硬度为50—55HRC 。
主流道衬套与定模板采用H7/m6的过渡配合,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采用H9/m9的过渡配合。
由于受型腔或分流道的反压力作用,主流道衬套会产生轴向定位移动,所以主流道衬套的轴向定位要可靠。
主流道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便于流道凝料从主流道衬套中拔出,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
锥角 4~2= 粗糙度63.0≤Ra 与喷嘴对接处设计成半球形凹坑,球半径略大于喷嘴头半径。
(2)主流道要求耐高温和摩擦,要求设计成可拆卸的衬套,以便选用优质材料单独加工和热处理。
(3)衬套大端高出定模端面mm 10~5,并与注射机定模板的定位孔成间隙配合,起定位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