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教学文案

新闻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教学文案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新闻传播的起源、过程(一)新闻传播的起源1、了解新闻传播活动(1)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3)新闻传播活动的渠道2、新闻传播的本源(1)掌握事实──新闻传播的惟一本源(2)了解用事实说话——新闻的原则(3)掌握坚持新闻传播起源和本源问题上的唯物史观3、了解新闻的定义(1)新闻的种种界定(报道说、事实说、信息说)(2)熟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二)熟悉新闻传播的过程1、新闻传播的动态观察2、新闻传播的静态分析3、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二、新闻传播的要求、选择(一)新闻传播的要求1、了解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1)真实性的科学含义(2)虚假新闻的成因及防治2、了解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1)客观性的科学含义(2)客观报道和客观主义3、了解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1)公正性的含义(2)公正性和倾向性的关系4、了解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1)全面性的科学含义(2)选择与全面、典型与综合的统5、了解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1)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2)抢新闻和报道时机(二)新闻传播的选择1、熟悉新闻传播选择的定义2、掌握新闻传播选择的标准(1)新闻定义(2)新闻价值(3)宣传价值(4)新闻法规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一)了解新闻事业的性质1、新闻事业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2、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二)熟悉新闻事业的功能1、传播新闻,沟通情况2、反映和引导舆论3、倡导科学,介绍知识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5、刊播广告,服务经济四、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一)新闻事业的真实性1、了解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2、掌握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新闻失实,就是新闻记者调查研究上的失职,新闻媒体就会失去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功能,一旦迁就这种“新闻公害”的蔓延就会彻底失去广大传媒受众。

因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要始终把“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句“老生常谈”铭刻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要始终在追求客观事物全面、本质和发展趋势的真实上狠下工夫,维护新闻工作的良好形象,维护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之笔千钧重,正如一位新闻界前辈所说: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

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在坚持新闻真实性问题上不可不慎!(二)新闻事业的指导性1、了解新闻指导性的含义和具体表现2、熟悉新闻指导性与新闻特点的关系(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1、了解“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我国新闻工作路线2、掌握正确坚持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都有此方面的经典论述。

资产阶级新闻事业不可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群众性内容、群众性形式和群众性方式。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领导新闻事业的一个创举,具有重要意义。

在历史新时期具有必要性。

正确坚持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需要把满足群众需要和引导提高群众统一起来、把依靠群众和依靠专业队伍统一起来、把监督社会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本章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实质和基本要求、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正确坚持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

同时,要学会用实例说明不能借口满足群众需要而去迎合低级趣味。

基本要求?1)加大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内容2)提倡新闻报道的群众性形式。

3)实行新闻工作的群众性方式。

如何理解新闻报道的群众性形式?新闻媒介怎样体现新闻报道的群众性形式?所谓群众性形式,是指新闻报道要充分考虑群众接受新闻的心理习惯和能力、水平,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力求做到通俗化、大众化、多样化和个性化。

1)形式生动活泼多样化2)语言通俗易懂大众化3)风格鲜明泼辣个性化。

要正确坚持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应注意运用哪些原则和方法?1)把满足群众需要和引导提高群众统一起来,不能崇拜群众的自发性,要用先进思想教育和武装群众。

2)把依靠群众和依靠专业队伍统一起来。

3)把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与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统一起来。

(四)新闻事业的监督性1、了解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2、熟悉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性质、特点3、掌握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一、坚持实事求是,开展舆论监督,对于新闻媒体来说,首先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要真实,就必须客观、公正、有立场,用事实说话,自觉考虑新闻社会影响,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来说服人、引导人。

同时,揭露问题要富于建设性,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而不是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要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维护稳定、服务大局出发,密切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向积极的方面引导,力求好的结果。

二、坚持实事求是,开展舆论监督,对于监督对象来说,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新闻舆论监督,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待监督。

三、对舆论监督效果的评价,也要坚持实事求原则。

(五)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1、了解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2、了解党性原则的具体表现(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3、掌握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性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政治观点。

因此,报社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首先,要把当好喉舌的积极性和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意识有机地统一起来。

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是政治家办报的优势所在。

但是,当好喉舌,仅仅向“上”看是不够的。

因为我们的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

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是衡量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治家办报的效果和作用当然也需要人民群众的检验和评判。

第二,要把坚持党性原则的坚定性和解读策略的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新闻报道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这是根本的原则问题,是不能动摇,也不能有丝毫偏差的。

第三,把政治家的大局意识和深入群众的本领集于一身,造就出新型的政治家型新闻人才。

五、中国新闻传播史(一)了解早期官报的性质和内容(二)了解邸报、京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三)了解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情况(四)了解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情况(五)了解建国以来的新闻事业发展概况(六)熟悉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状况六、外国新闻传播史(一)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发展轨迹1、了解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1)语言的产生对口头传播意义(2)文字的产生与文字传播(3)《每日纪闻》与新闻信(4)威尼斯手抄小报的兴起2、熟悉印刷传播与通讯社(1)印刷传播的产生(2)四大通讯社的创立、发展与变化(3)世界通讯事业的现状3、熟悉电子传播(1)广播的产生与发展(2)电视的产生与发展(3)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4、熟悉国际互联网传播(1)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2)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及其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3)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二)世界主要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况及主要新闻媒体1、了解英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况及主要新闻媒体2、熟悉美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况及主要新闻媒体3、了解俄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概况及主要新闻媒体第二部分专业理论与业务 (不是新闻专业基础知识,不知道用不用看)一、新闻采访的基本知识(一)新闻采访1、了解采访——写作的前提2、熟悉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二)新闻价值1、熟悉新闻价值——事实构成诸因素的客观存在,记者判断事实能否成为新闻的尺度2、掌握新闻价值五要素(1)时新性(2)重要性(3)显著性(4)接近性(5)趣味性(三)新闻政策 1、熟悉新闻政策的定义2、掌握新闻政策与新闻法规3、掌握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四)熟悉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 1、坚持真实性 2、坚持思想性 3、坚持时间性 4、坚持用事实说话二、采访技艺(一)关于采访的提问1、了解提问的基本要求(1)问得自然(2)问得明白(3)问得简洁(4)问得有特色2、熟悉开放式与闭合式(1)开放式的定义及其特点(2)闭合式的定义及其特点3、掌握提问的技巧(1、真实性 2、具体性 3、新鲜性4、及时性5、重要性6、短小性)(1)看对象(2)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3)抓住要害,提出对方不得不回答的问题(4)提问具体(5)两面问(6)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一、要准备充分二、要问具体三、要有针对性四、要尊重对方五、要营造和谐的气氛(二)熟悉采访的方式与方法1、熟悉采访的方式(1)直面采访(2)视觉采访(3)书面采访(4)体验式采访(5)电话采访(6)网上采访2、熟悉采访的方法(1)上下结合(2)点面结合(3)交叉采访与跨行业采访(4)易地采访(5)抽样调查三、新闻报道体裁(一)了解新闻报道体裁的概念(二)熟悉新闻报道体裁的主要类型1、消息2、通讯3、新闻特写4、深度报道5、新闻评论6、图片报道四、新闻主题与材料(一)新闻主题1、了解新闻主题的含义与特性(1)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灵魂(2)新闻主题的宽泛性(3)新闻主题是客观性与观念性的辩证统一(4)新闻主题基于事实、高于事实(5)新闻主题既有丰富性,又有集约性2、熟悉选择和确定新闻主题的原则(1)真实而有意义(2)正确并有针对性(3)集中、鲜明、深刻3、掌握深化和提炼新闻主题的方法(1)追根究源法——从认识事实入手(2)对比联系法——在比较中鉴别(3)上下结合法(4)主题角度的选择(二)新闻材料1、了解新闻材料的含义(1)新闻材料的定义(2)新闻事实与新闻材料(3)新闻素材与新闻题材2、熟悉如何鉴别新闻材料(1)查证材料来源(2)弄清材料性质(3)核实材料形成的时间(4)了解材料产生的原因与条件(5)比较、分析不同材料,鉴别材料真伪3、掌握选择新闻材料的原则与要求(1)要围绕主题,说明主题(2)要真实,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3)要选择典型材料,区分主次,反映实质(4)要处理好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关系(5)要选择新颖、生动、有特色的材料五、新闻语言(一)新闻语言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了解什么是新闻语言2、掌握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二)熟悉语言规范与时代气息1、新闻工作者要遵守祖国语言规范2、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六、新闻结构(一)了解新闻结构及其构成成分1、什么是新闻结构2、新闻结构的内部构成成分(二)常见的新闻结构形式1、掌握倒金字塔式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