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生理阶段人群

不同生理阶段人群





第三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



一、儿童和青少年生理特点 二、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需要与合理膳食 (一)儿童营养需要
1.热量:推荐摄入量3~6岁5.4~7.1MJ/d, 7~12岁7.1~9.6MJ/d 2.蛋白质:推荐摄入量1.68g/(kg· d) 3.维生素: 4.无机盐



第二节 婴幼儿的营养

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

幼儿期:指1周岁至3周岁之前。
第二节 婴幼儿的营养




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 体重 身长 脑容量 胃容量 缺点:消化功能尚未成熟,各种消化 酶 活性低,肾脏发育不完善
二、婴幼儿喂养
母乳喂 养
人工喂养
混合喂养
二、婴幼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天然食品,能供给婴 儿6个月内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而且独具 免疫成份,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

(一)、母乳喂养


初乳:产后4-5天,量少、质稠、微黄、 蛋白多、脂肪 少,微量元素、各种免疫物质

1、母乳
过渡乳:5—14天
成熟乳:14天-9个月 晚乳:10个月后
2、母乳喂养的优点:
1. 能量 2. 蛋白质 3.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 青少年在参加体育运动训练时


第三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



(四)青少年的合理膳食 1.提供充足的能量,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2.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重视早餐 5.加强营养健康教育
第三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
1.热量 2.蛋白质 3.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4.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四节


中、老年人的营养
(二)中年人的合理膳食
1.每日应增加膳食蛋白质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蛋白及豆 类蛋白。 2.主食应粗细搭配,少食精制糖及脂肪类食品,以限制 多余能量的摄入。 3.多食蔬菜水果以增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食不 过饱,控制体重。 每天喝一杯牛奶或豆奶,以补充钙质。 4.少食食盐,不超过6g/d。膳食安排以三餐制为好
第四节

中、老年人的营养
(二)老年人的合理膳食 老年人的膳食特点应是少食多餐; 饮食有规律;食物多样; 优质蛋白质应占1/3以上,(豆制品)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粗细搭配;控制食盐摄年人的常见营养问题 1.营养不足和贫血 2.特殊营养的缺乏 3.骨质疏松症 4.便秘



第四节

中、老年人的营养


三、老年期主要生理变化特点 (一)基础代谢的改变 (二)器官功能的衰退 1.运动系统 2.心血管系统 3.神经系统 4.泌尿系统 5. 消化系统 6.免疫系统
第四节

中、老年人的营养

四、老年期的营养需要与合理膳食 (一)老年期的营养需要 1.能量 2.蛋白质 3.脂肪 4.碳水化合物 5.矿物质 6.维生素
第三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


(二)儿童合理营养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合理搭配,均衡膳食 2. 合理加工、烹调,易于儿童消化 3. 以一日“三餐两点”制为宜 4. 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5. 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第三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


(三)青少年营养需要
孕妇的营养需要

1、能量

碳水化合物占60%~65%, 脂肪占20%~30%, 蛋白质占10%~15%
孕妇的营养需要

2、碳水化合物 50%~65%,孕妇每日需供给热量 9.2MJ,而由糖类供热5.4~6.3MJ即可,也 就是说,孕妇每日需要糖类330~400g
孕妇的营养需要


(三)、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由于各种原因母乳完全不能喂 养时,采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养。 代乳品:牛奶、羊奶、豆制代乳粉、配方 奶粉、米面糊等。


(三)、人工喂养
1.牛奶


2、婴儿配方奶粉:
三、辅食添加


1.时间 :从4~6月龄开始,8~12月龄完 全取代母乳 2.辅食的种类:淀粉类辅食 蛋白质类辅食 维生素、矿物质类辅食 能量类辅食 3.辅食添加的次序: 4. 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
不同生理阶段人群的营养指导
不同生理阶段人群的营养指导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 付 华
不同生理阶段人群的营养指导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 婴幼儿的营养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 中、老年人的营养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及营养 二、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
孕妇的生理特点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一般12周以后会 逐渐消失)。 胃肠道蠕动迟缓,张力下降,而导致胃肠 胀气和便秘。 喜吃酸食。
孕妇的合理营养



首先,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 30%为宜。 其次,种类多样化,包括粮谷类、动物性 食物、蔬菜水果、奶类及奶制品,并做到 数量充足,质量优良。 尤其注意摄入含钙、铁、叶酸及B族维生素 的食物,因为孕妇容易缺乏这几种营养素。
孕妇常见营养问题
1. 妊娠呕吐
孕妇常见 营养问题
三、辅食添加
辅 食 添 加 顺 序
三、辅食添加
由少到多,由细到 粗,由稀到稠, 健康、消 化功能正 常 避免调味过重的食 物
小匙
四、常见营养问题


1. 佝偻病 2. 缺铁性贫血 3. 锌缺乏症 4.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第三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
儿童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学龄前儿童:4~6岁 学龄儿童:7~12岁 青少年:13~17岁

3、蛋白质 妇女轻、中、重不同体力活动分别每日 膳食摄入蛋白质65g、70g、80g的基础上, 孕早期增加供给5g,孕中期增加供给15g, 孕后期增加供给20g, 优质蛋白占总蛋白的1/3以上

4、脂类 5、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钙:构成胎儿的骨骼和牙齿,孕早期800mg, 孕中期1000mg,孕后期1200mg
母乳喂养的优点
母乳的成分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和需要 母乳内的多种免疫因子,能增强婴儿抗病能力 母乳温度适宜、清洁、方便 吸吮运动有助于婴幼儿面部肌肉正常发育 有利于母体产后健康的恢复 增进母婴交流
(二)、混合喂养
用部分母乳加牛奶或奶粉补充 原则:先喂母乳,再喂牛乳或代乳品。每 天必须喂乳3次以上。让婴儿按时吸吮乳头, 刺激乳汁分泌。。


1.神经性厌食 2.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
第四节

中、老年人的营养


年龄阶段划分: 青年人:44岁以下; 中年人:45岁到59岁; 年轻的老年人:60至74岁; 老年人:75岁到89岁; 长寿老人:90岁以上
第四节



中、老年人的营养
一、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二、中年人的营养需要与合理膳食 (一)中年人的营养需要
孕妇的生理特点

孕妇需排出自身及胎儿的代谢产物,因此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相应增强,尿中排出的 葡萄糖、碘、氨基酸和水溶性维生素增加
孕妇的生理特点


过少(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出生体重低 及新生儿死亡率增加)

平均约增加
(10~12kg)
过多(难产)
孕妇的营养需要



1、能量 2、碳水化合物 3、蛋白质 4、脂类 5、无机盐及矿物质
【知识链接】产褥期膳食
所谓产褥期就是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 状态,包括形态和功能,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习称“坐月子”,一般为6 周左右。 随着产程中大量出血和体力的过度消耗,产妇在产后第1~2天常感疲乏无力 、口渴。产后第1天应给流质食物,多喝汤水;第2天可给较稀软、清淡、半流 质食物,如小米粥、挂面汤、鸡蛋羹等,之后再吃正常膳食。产褥期活动较少 ,有些人大部分时间卧床,很少下床活动,易致便秘,可多食用含蛋白质、维 生素B族较多的膳食及粗纤维食物,这样既可以缓解便秘,又可增加乳汁分泌, 同时还可多喝些鱼汤、肉汤等。为补充身体消耗、准备哺乳,产褥期应增加各 种营养,但也要因人而异,适当选择合理的膳食,切不可进食过多。对在产褥 期,不让产妇吃荤食、蔬菜、水果,只喝小米汤,或过多食用鸡蛋(每天4~6 个即可,过多增加肝脏、肾脏负担)等不符合营养卫生要求的饮食习惯应加以 纠正,让产妇能够均衡营养,既不会引起肥胖,又不至于营养缺乏。在保证产 褥期营养的同时,也要保持乳母随后几个月的膳食营养,将产后1~2个月多余 的食物均匀分配到其他月份中,这样才利于母婴健康。
2、妊娠期贫血
3、妊娠合并高 血压
二、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
1、乳母的生理特点 2、乳母的营养需要
3、乳母的合理营养
乳母的生理特点


乳汁分泌 产奶反射 下奶反射 催产素:乳汁分泌、子宫收缩、子宫复原
乳母的营养需要
能量
维生素 蛋白质
矿物质
脂肪
乳母的合理营养

食品多样化,粗细搭配混食;
禁食辛辣和刺激性强的食物; 多用炖、煮、蒸、熬的烹调方法; 多喝汤汁,以利泌乳
【知识链接】 老年斑与营养 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内棕色色素 ( 老年色素即脂褐素 ) 沉着增多,老年人皮肤 上出现褐色斑,俗称老年斑。这种脂褐素是 脂质过氧化物与蛋白质的复合物,是一种细 胞不能排泄的废物.积蓄起来之后,便使细 胞机能发生障碍,分布在皮下、脑、肾上腺 及肌肉组织内。有研究者推测,脑中脂质过 氧化物是脂褐素的前驱体。动物实验表明, 大鼠脑脂质过氧化物的增多,几乎与细胞老 化进程同步,过氧化脂质在动脉蓄积后将影 响血管上胆固醇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动脉 硬化。维生素E可防止体内脂质过氧化,预防 动脉硬化和防止肌肉萎缩。另外,维生素A、 维生素C、硒等均在延缓衰老方面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中老年人多食用芝麻、大豆及制 品、姜、蘑菇、牛奶、海产品、蜂蜜、木耳、 新鲜蔬菜、水果等,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 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