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

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

一体化基站技术要求一、机房技术要求1.一体化基站机房应采取铁甲机房,室内净面积要求大于10平方米,室内净高大于2.1米。

2.一体化基站机房门尺寸为960mm(宽)×2050mm(高)。

锁芯必需采取跟移动企业匹配电子模块锁芯。

3.为了预防基站受到洪水威胁,要求机房室内外地面高差不低于300mm。

4.一体化基站机房地板采取防静电地板,须符合GB50174-20XX《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投标人应考虑机柜固定安装方法。

地板承载力不低于6.0KN/㎡,顶板大于1kN/m2。

5.机房屋顶和四面墙体外侧施涂建筑反射隔热涂料。

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建筑反射隔热涂料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年, 当表面涂料层隔热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立即维修。

表面涂料层正常维修周期应小于5年。

6.机房墙板和顶板芯材应选择隔热性、强度及稳定性很好PU(密度>30kg/m3)材料。

芯材要求防火,龙骨采取钢龙骨,燃烧性能达成国家B1级难燃材料要求。

墙板、顶板厚度大于100mm。

墙板内侧钢板厚度大于0.5mm,墙板外侧应采取厚度大于1.2mm 钢板。

7.直接固定到机房板材上设备及装置应考虑安装点板材局部强度。

要求能承载大于25kg壁挂设备。

8.机房厢体应有很好隔热性、密封性和防火性能。

1)密封门和馈线孔洞应能有效防雨、防尘。

通风口防护等级应达成GB4208中IP5X级。

2)机房在关闭机房门、遮蔽孔口情况下,不得有外部光线渗透机房内。

3)机房各接缝处应含有良好密闭性,能预防水渗透。

机房门开启时,水不应进入机房内。

机房应能承受水压为0.2MPa,淋水强度为10mm/min,淋水连续时间为30min,门、孔、墙板间及机房内不得有渗漏。

4)机房应使用难燃材料,应选择耐久、不起灰、环境保护材料。

燃烧性能应不低于GB 8624-20XX《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要求B1级,9.机房应按基站建设需求,应设置馈线窗,最少确保能够经过18根7/8馈线孔洞空间。

10.机房墙面开洞处应有加强方法,确保其强度及防护性能。

11.机房应和基座和配重有可靠连接。

12.机房厢体内部应装有系统应用所需要电源插座、照明灯等,照明装置应符合《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要求。

13.机房内应根据工艺要求配置走线架,走线架应能满足最少200kg/m承载力。

14.机房应预留足够位置并考虑消防设备安装固定。

15.空调室外机等外部隶属设施应放在机房顶部并有可靠固定组件及防盗方法。

16.机房应俱备仅有授权人锁闭和开启功效。

当门自然关闭时,可从内部打开。

机房应提供牢靠锁装置和铰链。

门锁装置应符合GA/T73-1994中B级要求。

机房门应符合GB17565-20XX《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中甲级防盗门要求,抵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7.机房应最少包含以下附件:两个日光灯,一个应急灯,两个开关,2个万能插座,2个空调专用插座。

电源线规格:空调线4mm2,其它2.5 mm2,采取阻燃材料。

二、基站塔体和底部框架2.1通常要求1.基站塔体高度为30米、35米,采取不可升降结构体系,确保其牢靠可靠。

应有预留可临时拉线拉点。

主材使用Q345B钢材,辅材使用Q235B钢材。

2.塔体设计基础风压为0.75 kN/m2。

在要求工作荷载下,塔体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XX、《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XX、《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 YD/T 5131-20XX、《钢结构单管塔通信技术规程》CECS 236:20XX等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3.塔体整体变形应满足相关规范和工艺对塔体挠度及扭转角要求。

4.塔体底部框架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XX要求。

5.一体化基站塔体上宜设置通向塔顶攀登设施(固定爬梯或爬钉),并应考虑必需安全防护;攀登设施步距小于300mm,爬钉长度应大于150mm。

6.一体化基站塔体要求设置安全防坠装置,包含镀锌防坠钢丝绳(直径φ8以上不旋转)、钢丝绳夹、花篮螺栓、桃型保护套、防坠自锁器。

7.馈线部署和安装必需方便,且塔体上必需预留可安装馈线卡固定点,固定点间距小于1米。

馈线采取塔体内走线形式。

8.若基站安装在航道线上,应在塔顶部设置航标灯。

9.基站塔体上必需挂“严禁攀爬”警示标志牌。

2.2一体化基站塔体和底部框架制作及安装1.铁塔安装时,必需确保结构达成设计强度、稳定要求,不出现永久性变形,并确保施工安全。

2.制作和安装应满足各项国家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

钢材必需使用国家正规钢厂出产合格钢材,提供产品出厂前所做全部质量检验合格证实及出厂合格证。

全部钢材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中国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20XX)、《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和《优质碳素结构钢》(GB699-1999)要求。

进口钢材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协议要求标准要求。

3.每个基站安装时要求制订安装方案,确保安装质量及安装过程中人员安全。

4.进行一体化基站安装必需满足下列要求:(1)安装施工单位要求含有相关施工资质。

(2)施工人员必需持证上岗,必需经过相关培训方可上岗。

(3)安装前必需熟练掌握安装技术要领,并携带安装资料,安装资料应包含施工方案、通信塔吊装作业安全制度及安装使用说明书。

(4)安装开始前,施工责任人要宣读《安全须知》,并宣贯安装方案,做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目标。

5.测定塔体垂直度应在小于2级风、阴天或阳光未照射到结构上时进行。

6.在6级风以上、雨、雪天和低温下(-10℃以下),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在雷雨季节应采取可靠防雷方法方可施工。

7.焊接时应确保良好焊接环境条件,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又无有效防护设施时,不得施焊:1)、风速大于10m/s(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

2)、下雨或下雪。

3)、相对湿度大于90%。

4)、环境温度低于0℃(Q235)或低于5℃(Q345)。

2.3防锈防腐涂装要求1.防锈防腐方法:钢塔结构全部构件材料均需进行防锈处理,通常宜采取热浸镀锌法。

2.防锈防腐层厚度要求构件镀锌层厚度应达成以下要求:(1)镀件厚度小于5mm时,锌附着量应不低于460g/m2,即锌层厚度应不低于65μm。

(2)镀锌厚度大于或等于5mm时,锌附着量应不低于610g/m2,即锌层厚度应不低于86μm。

3.钢结构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材料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要求和设计要求。

4.构件镀锌层表面应光滑,在连接处不许可有毛刺、漫瘤和多出结块,不得有酸洗和露铁等缺点。

镀锌锌层应均匀,且和基础金属结合牢靠,经锤击不剥离、不凸起。

5.可依据业主要求进行基站外表油漆。

结构外表面涂敷油漆种类必需是可复涂类油漆,油漆漆膜油膜要求均匀一致,并含有良好附着力。

在5年不能有显著退色,不起皮、不脱落。

对在5年内有显著退色,投标人应无偿提供一次以上重新上漆服务。

三、一体化基站基础:1.一体化基站机房应采取预制配重式基础型式,易于搬运,能够现场组装。

配重基础应满足铁塔抗倾覆和地基承载力要求。

2.一体化基站安装前,应依据地质勘探汇报上土质情况,根据设计要求对场地进行平整,必需时进行地基处理。

3.一体化基站机房配重式基础配重块能够采取混凝土配重块或铸铁配重块。

配重式基础应能够现场拼装。

基础外表面要求制作黄黑相间警示色油漆,或依据业关键求进行油漆制作。

配重式基础要求能够满足反复利用,不能反复利用配重基础,再次使用时所产生一切费用由厂家负担。

4.采取混凝土配重块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5,配重块内应依据设计要求配筋。

5.机房、塔体和基础(底座)和配重块应有可靠连接。

四、防雷接地系统4.1防雷接地系统通常要求1.一体化基站应满足《通信局(站)防雷和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XX要求,接地装置能够依据周围地形、地理情况决定其形状。

环形接地装置实际圈数能够依据现场土壤结构和环境空间确定。

环形接地装置由水平接地和垂直接地组成,水平接地体周围为封闭式,各圈环形接地装置之间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

2.塔体应考虑防雷方法,保护范围包含天线及机房。

塔顶必需设避雷针,避雷针安装于塔体顶端,其顶点和最上层天线顶点连线和避雷针夹角应小于45度;避雷针应和塔体牢靠连接,许可垂直偏差小于避雷针长度3/1000。

3.机房室内4个角分别预留1个接地引出端子,端子高于地面300mm,贴墙设置,上有直径10MM孔洞2个,需铜铁转换,接地端子地网可靠连接。

4.一体化基站塔体顶部应设有避雷针。

避雷针及天线要满足工艺要求并根据设计要求设置2根避雷引下线。

避雷带引接必需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

避雷引下线和地网可靠连接,接地电阻满足规范要求。

4.2接地材料要求垂直接地体宜采取热镀锌钢材、铜材、铜包钢或其它新型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多采取热镀锌扁钢或铜材。

4.3接地体要求垂直接地体长度宜大于2.5m(特殊情况下可依据埋设地网土质和地理情况决定垂直接地体长度),若碰到土壤电阻率不均匀地方,下层土壤电阻率低,能够合适加长。

垂直接地体间距为其本身长度1~2倍,具体数量可依据地网大小、地理环境情况来决定,但应确保地网四角连接处应埋设垂直接地体。

当垂直接地体埋设有困难或大地土壤电阻率较高地方,地网接地电阻值较难满足要求时,可设置辐射形接地体、使用液化降阻剂或专用接地棒。

接地体应避开污水排放口和土壤腐蚀性强区段。

难以避开时,其接地体截面积应合适增大,镀层不宜小于86μm。

也可选择混凝土包封电极或其它新型材料。

接地体之间必需使用焊接,全部焊点均需进行防腐处理。

接地装置焊接长度:对扁钢为宽边2倍,对圆钢为其直径10倍。

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宜小于0.7m。

在土壤较薄石山或碎石多岩地域可依据具体情况决定接地体埋深,在雨水冲刷下接地体不应暴露于地表。

五、一体化基站维护1.基站安装十二个月后,应重新检验铁塔垂直度,并进行校正。

2.一体化基站在保修期内每六个月检验一次。

另外每遇八级以上大风、地震或其它特殊情况后,也应作全方面检验。

每次检验必需有些人负责、有具体统计,建立维护档案,如有问题应立即处理。

3.检验关键内容:1)结构变形情况。

结构变形关键是塔垂直度和构件弯曲。

垂直度指塔实际轴线偏离设计位置(轴线)幅度,其值小于被测高度1/1500。

构件弯度要求包含构件整体弯曲小于长度1/1000,局部弯曲小于被测长度1/750。

在检验时尤应注意天线所在位置构件弯曲情况。

2)基础沉陷情况。

基础沉陷情况要用经纬仪测量。

3)结构螺栓连接松紧程度。

通常油漆涂装塔桅结构,螺栓拧紧不轻易松动,热镀锌或热喷锌塔桅结构,螺栓轻易松动。

检验螺栓松紧度时,应尤其注意天线所在位置和塔柱处螺栓检验,检验同时应进行螺栓拧紧,而且整座塔宜同时一次拧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