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分期
乳腺癌分期
2010.4.22
a
1
分期由来—TNM分期发展
1953 年国际抗癌联盟( 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UICC)应用TNM分期系统首先对乳腺癌进行 临床分期
1977 年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 依据TNM 提出了自己的乳腺癌分 期系统
曾接受新辅助治疗的TNM分期(yTNM)
a
17
分期变化
第五版
微小转移和ITC的 最大径≤2 mm为
量化区分
微小转移, 属pN1a
检测手段标识符 的应用
依据淋巴结转移 数目分期
无
只要腋窝淋巴结不 发生融合和固定均 归为pN1
第六版
≤0.2 mm都定义为pN0(i+), ≤2 mm ,但必须> 0.2 mm, 属于pN1mi
N3b ALN临床阳性,并IMN临床阳性 N3c 锁骨上淋巴结临床阳性
pN3b IMN临床阳性,并≥1个ALN阳性 或 IMN阳性(sn)并>3个ALN阳
性 pN3c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a
12
内乳(IM)淋巴结转移对分期的影响: 取决于检测方法以及是否同时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a
13
a
14
a
15
TNM分期变化
锁骨下(即腋窝第三水平)、锁骨上及内乳淋巴结在分期 中的重新界定
受累腋窝淋巴结数量加入分期系统
亚型细化、精确量化
cT=pT
N≠pN
a
3
cT=pT(肿瘤大小应精确到0.1 cm)
TX 不能评价的原发性肿瘤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is(DCIS) 导管原位癌 Tis(LCIS) 小叶原位癌 Tis(Paget’s) 不伴肿瘤的乳头Paget’s病
前哨淋巴结活检、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
根据腋窝淋巴结受累的数目并结合临床征象,分别 归属于pN1~pN3
锁骨下淋巴结转 没有单独区分锁骨
N3a
移
下淋巴结和腋窝淋
巴结转移
内乳淋巴结转移 pN3
锁骨上淋巴结转 M1 (临床Ⅳ期) 移
取决于检测方法以及是否同时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N3 ,并分出新的ⅢC 期(任何T ,N3M0)
临床TNM分期(cTNM) :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 都通过原发瘤首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 断所施行的病理活检获得。
病理TNM 分期(pTNM) :用来评估预后和决定是否需 要辅助治疗,综合了临床分期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复发瘤TNM分期(rTNM) :当患者无瘤生存一段时间后 复发时所收集到的信息,是为进一步治疗作依据
a
6
T4 任何大小的肿瘤,直接侵犯到胸壁(a)或 皮肤(b) T4a 肿瘤已侵犯到胸壁,但不包括胸肌
T4b 乳房皮肤水肿(包括皮肤橘皮样改变)或 溃疡或同侧乳房卫星状皮肤结节
T4c T4a 和T4b
T4d 炎性乳癌
a
7
区域淋巴结(N)分期
主要的淋巴引流路线:
1、腋窝淋巴结; 2、胸肌间淋巴结; 3、内乳淋巴结; 4、锁骨上淋巴结; 5、两侧交通路线 (连接两侧内乳淋巴结)
0期:TisN0M0 Ⅰ期:T1N0M0 ⅡA期: T0-1N1M0, T2N0M0 ⅡB期:T2N1M0,T3N0M0 ⅢA期: T0-2N2M0, T3N1-2M0 ⅢB期:T4N0-2M0 ⅢC期:任何T,N3M0 Ⅳ期:任何T,任何N,M1
a
16
不同的分期形式、标识
如果无疾病进展的证据,未接受过术前化疗,术后影 像学检查( 且诊断后4个月内进行)发现存在远处转 移,分期可以更改。
注:伴有肿瘤的Paget’s病根据肿瘤的大小进行分期
a
4
T1 肿瘤最大径≤2cm
T1mic 微小浸润的最大径≤0.1cm T1a 0.1cm<肿瘤最大径≤0.5cm T1b 0.5cm<肿瘤最大径≤1.0cm T1c 1.0cm<肿瘤最大径≤2.0cm
a
5
T2 2.0cm<肿瘤最大径≤5.0cm T3 肿瘤最大径>5.0 cm
描除外)、临床体检或肉眼可见的病理异常。
a
11
N≠pN
临床分期(N)
Nx 无法评估 N0 无转移 N1 ALN临床阳性,活动
N2a ALN临床阳性,融合或固定 N2b IMN临床阳性,但ALN阴性 N3a 锁骨下淋巴结阳性
病理分期(pN)
pNx无法评估 pN0 ITC≤0.2mm pN1mi 0.2mm<微小转移≤2.0mm pN1a 1-3个ALN阳性 pN1b IMN阳性(sn) pN1c IMN阳性(sn)伴1-3个ALN阳性 pN2a 4-9个ALN阳性 pN2b IMN临床阳性,但ALN阴性 pN3a ≥10个ALN转移,或锁骨下转移
临床分期 病理分期
4 5
小肌下缘以下; 第二组:胸小肌上、下缘之间; 第三组:胸小肌上缘上方(腋顶或锁骨下)
顺序转移,保乳手术只需解剖第一、二组
Ⅲ
Ⅱ Ⅰ
a
9
a
10
注:
ALN—腋下淋巴结 IMN—内乳淋巴结 Sn—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node” ITC—孤立肿瘤细胞 “临床阳性” :影像学检查(淋巴结闪烁扫
1987年UICC和AJCC达成一致,形成了第4 版乳腺癌 TNM分期标准
1997 年和2002 年进行了修订,形成第5 版和第6 版 TNM 分期系统
a
2
印象
乳腺癌2010 NCCN指南仍依据2003年第六版AJCC分期, 第七版分期较第六版变化不大
新型影像学(乳腺钼靶、超声、MRI)和病理学诊断技术 [如前哨淋巴结活检(Sn)和淋巴结免疫组化检查(IHC)] 应用于分期
a
18
分期对预后的价值
T、N界定的意义 组合TNM的意义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ancer Data Base (Commission on Cancer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and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diagnosed in years 2001–2002. Stage 0 includes 30,263; Stage I, 85,278; Stage IIA,43,047; Stage IIB, 17,665; Stage IIIA, 13,983; Stage IIIB, 4,533; Stage IIIC, 6,741; Stage IV, 1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