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务线路检修规程

工务线路检修规程

工务线路检修规程沈阳浑南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有限公司Shenyang Hunnan Modern Tramway Operation CO., Ltd.编制刘学部门设施维修部日期2015.9.22签字审核部门日期签字批准部门日期签字版本2015.A 文件编号Q/SYT-J.Ⅲ-GWS.003-2015A_ 受控状态受控文件修订次数 1发布日期实施日期修改记录修订次数版本日期修改人修订内容简述目录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引用 (1)4 内容 (1)4.1总则 (1)4.2 线路维修工作组织 (2)4.3 线路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 (5)4.4 线路维修主要作业 (20)4.5 线路维修标准 (27)4.6 线路设备维修保养周期 (30)4.7 线路设备大修 (37)4.8 线路质量评定 (47)4.9 线路设备检查 (48)4.10 巡道工作 (49)附录A (51)附录B (54)附录C (56)工务检修规程1 目的为规范沈阳浑南有轨电车线路维修工作,提高维修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沈阳浑南有轨电车线路维修管理要求、方法等。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维修部工务室轨道专业工作范围内的1435mm标准轨距和行车速度为70km/h以下的线路维修管理工作。

3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维修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运营事故/事件处理规则》4 内容4.1总则4.1.1线路维修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完好,保证列车按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运行,在经济上尽可能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最大限度地延长大中修周期,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

4.1.2 线路维修工作,应根据线路设备技术状态变化规律,以“状态修”原理为依据,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

4.1.3 在线路维修工作中,应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各种变化的不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4.1.4 线路维修工作,应实行科学管理,开展标准化作业,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检测手段,建立和健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

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改革作业方法和劳动组织,不断地提高线路维修工作水平。

4.1.5 线路维修工作,应遵守本规则的规定。

本规则未做规定者,工务室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分公司备案。

采用新型线路设备,在设计文件中应有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并经分公司批准。

4.2 线路维修工作组织4.2.1维修管理组织4.2.1.1线路维修管理组织采用“养”“修”合一形式。

4.2.1.2 工务室探伤工班主要负责线路的钢轨探伤检查工作,轨道巡检工班主要负责线路经常保养、临时维修工作,轨道维修工班主要负责线路设备综合维修及养路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4.2.2 维修工作内容4.2.2.1线路维修分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临时补修:综合维修指根据线路设备变化规律和特点,以全面改善轨道弹性,调整轨道几何尺寸和更换、整修失效零部件为重点,按周期、有计划地对线路设备进行综合性维修,以恢复线路设备完好技术状态。

经常保养指根据线路设备变化情况,对全线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经常性养护,以保持线路设备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临时补修指及时对线路设备几何尺寸超过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及其他不良处所进行的临时性补修,以保证行车安全和平稳。

4.2.2.2 线路综合维修周期的年数,应结合线路大中修周期,根据线路条件、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适当规定,现初定如下:正线线路、车辆段线路(试车线除外)、车辆段道岔(试车线除外)为两年,正线折返线道岔、试车线线路与道岔、车辆段出入段线、出入检修库的频繁使用的道岔为一年。

工务室应结合线路大中修计划和线路设备实际状态,因地制宜地安排综合维修。

线路质量较差地段适当缩短周期,薄弱地段可一年进行一次。

当年线路大中修地段可不安排综合维修,但应加强经常保养。

4.2.2.3线路、道岔综合维修基本内容:a. 按照线路大中修计划安排线路综合维修计划,有计划地制定线路设备维修周期,分阶段、分区段整修线路,线路状态适当起道;混凝土枕地段,撤除调高垫板,全面捣固或重点捣固;b. 改道、拨道、调整线路、道岔各部尺寸,全面拨正曲线;c. 清筛枕盒不洁道床和边坡土垄,处理道床翻浆冒泥,补充道碴和整理道床,更换、方正和修理轨枕;d.调整轨缝,整修、更换和补充加强设备,整治线路爬行,锁定线路、道岔;e. 矫直钢轨硬弯,焊补、打磨钢轨,综合整治接头病害;f. 整修、更换和补充联结零件,并有计划地涂油;g. 整修路肩,疏通排水设备,清除道床杂草和路肩大草;h. 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修理、补充和刷新标志,收集旧料;i. 其他预防和整治病害工作。

4.2.2.4 线路、道岔经常保养基本内容:a. 根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的状态,成段地整修线路;b. 处理道床翻浆冒泥,均匀道碴和整理道床;c. 更换和修理轨枕;d. 调整轨缝,锁定线路;e. 更换伤损钢轨,焊补、打磨钢轨和整治接头病害;f. 有计划地成段整修扣件,进行扣件和接头螺栓涂油;g. 进行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断缝原位焊复或插入短轨焊复;h. 整修道口,疏通排水设备;i. 季节性工作、周期短于综合维修的单项工作和其他工作。

4.2.2.5 线路、道岔临时补修的主要内容:a. 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b. 更换重伤钢轨和达到更换标准的伤损夹板,更换折断的接头螺栓和护轨螺栓;c. 调整严重不良轨缝;d. 进行无缝线路地段钢轨折断、重伤钢轨和重伤焊缝的处理;e. 疏通严重淤塞的排水设备,处理严重冲刷的路肩和道床;f. 整修严重不良的道口设备;g. 垫入或撤出损坏垫板;h. 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

4.2.3 维修工作计划4.2.3.1 工务室根据线路的状态,编制年度综合维修、大中修、年度月度维修工作计划,根据《线路检修规程》编制每日巡检计划,并根据巡检结果制定下阶段维修计划。

4.2.3.2 线路设备状态和线路保养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a. 线路设备状态评定合格率95%;b. 线路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90%;c. 道岔保养质量评定合格率90%。

d. 线路工班根据工务室下达的年度综合维修、大中修工作计划和各项技术指标,编制工班的年度分月维修计划、材料计划、设备使用计划。

4.2.4 线路设备维修周期表1 线路设备维修周期区段设备名称维修周期正线线路整体道床12个月道岔整体道床6个月区段设备名称维修周期车场线及专用线道岔运营线道岔6个月非运营线道岔12个月线路直线(碎石道床)12个月车场线及专用线线路曲线(碎石道床)6个月专用线(碎石道床)12个月其他线路标志12个月道口(沥青混凝土)12个月其他车挡(液压缓冲滑动、固定式等)12个月轨道附属设备(轨距拉杆)12个月4.3 线路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4.3.1 路基4.3.1.1 路基及其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应符合基本技术要求的规定,并经常保持稳固和完好状态。

4.3.1.2 路肩宽度一般应不小于0.6m,困难地段不得小于0.4m。

4.3.1.3 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a.电缆不得埋设在路堤或路堑边坡及路肩上(过渡短经路除外)、侧沟和道床下,并不得损坏原有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b. 电缆沿路堑埋设时,应在堑顶天沟边2m以外,如无天沟,应在堑顶边5m以外。

沿路堤埋设时,应在路堤坡脚1m以外。

沿路堤埋没时,应在路堤坡脚1m 以外。

横穿线路时,应用钢管或者混凝土管防护,埋入的管顶距路基面不得小于0.4m;c. 埋设电缆前,所有涉及路基的施工单位必须与工务室联系,明确安全措施和责任,并与安全技术管理中心签订安全责任协议后方可施工;d. 电缆埋设后,必须及时将电缆沟填满、夯实、整平,恢复路基完好状态,并设置明显标志。

4.3.2 碎石道床4.3.2.1 地面线路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线路类别顶面宽度(m)曲线外侧道床加宽碴肩堆高(m)边坡坡度半径(m)加宽(m)试车线 3.3 ≤4000.10 0.15 1:1.75基地线 2.9 ———1:1.54.3.2.2 道床顶面(以轨底处为准)应低于轨枕顶面20~30mm。

新Ⅱ型混凝土枕道床中部可不掏空,但应保持疏松。

4.3.2.3 各种道碴必须有“碎石道碴产品合格证”,作为竣工验收和评定道床质量的依据。

碎石道碴粒径级配如表3的规定。

碎石线路必须采用一级道碴。

表3 道碴粒径级配方孔筛孔边长(mm)16 25 35.5 45 56 63 过筛质量百分率(%)0--5 5--15 25--40 55--75 92--97 97--1004.3.2.4 碎石道床应经常保持饱满、均匀和整齐,并应根据道床不洁程度,有计划地进行清筛,尽可能保持道床弹性和排水良好。

4.3.3 整体道床4.3.3.1 整体道床有支撑块式及整体浇筑式两种。

养护维修作业的关键是保持线路的平顺性和排水作用良好。

4.3.3.2 整体道床维修作业时,应包含以下内容:a. 用调高垫板调整线路的高低和水平;b. 用调整扣件的方式调整轨向和轨距;c. 紧固松动的扣件并涂油;d. 修补破损的支撑挡肩,更换或固结失效、松动的支撑块;e. 更换和整正轨下垫层;f. 清理道床表面污物;4.3.3.3 整体道床的养护,除经常保持轨道几何状态在容许限度内以外,还应注意防止扣件的锈蚀,保持扣件的作用良好,并应定期清理排水设施。

4.3.4 轨枕4.3.4.1 轨枕每千米配置根数见表4表4 轨枕每千米配置根数线别轨枕根数(根备注正线短轨枕1600 有挡肩场段新Ⅱ型枕1440 短轨枕14404.3.4.2 轨枕间距:无缝线路应均匀布置见表5,普通线路见表6表5 轨枕间距尺寸轨枕配置根数(根/km)轨枕间距离(mm)1600 625表6 轨枕间距尺寸轨枕钢轨长度(m)每千米配置根数每节钢轨配置根数混凝土(mm)c b a50kg/m 12.51440 18 500 604 7201680 21 540 584 6001760 22 540 569 570 25.01440 36 500 622 7051680 42 540 573 5981760 44 540 549 570相错式接头、非标准长度钢轨的轨枕配置根数和间距尺寸,比照表4的规定,通过计算采用接近值,但a值不得比标准大200mm。

4.3.4.3 轨枕的位置应用白铅油标记,直线地段标记在顺计算里程方向左股内侧的轨腰上,曲线地段标记在外股钢轨内侧的轨腰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