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优质课比赛教案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洛阳一中陈柯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影响价格的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劳动生产率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应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3.思想觉悟: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培养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尊重他人劳动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供求和价格的关系;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五、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让学生举例和思考:通过不同品牌的商品的不同价格和同一品牌商品在不同的时期的不同价格,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言)总结:从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即使时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时期价格都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有时高,有时低,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价格的变化?【讲授新课】一、影响价格的因素(板书)(一)供求影响价格(板书)我们打开课本P11探究活动:我们通过它们来思考一下是什么在影响着价格的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总结:是的,时间、气候、地域、生产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
还有宗教也会影响(比如信仰回教的人是不吃猪肉的)。
我们看到前面这些因素它们实际上是影响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
(1)影响因素(板书)。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通过供求影响价格。
(2)结果:供不应求——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买方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同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请同学们结合书本P11和P12的例子归纳出当(二)价值决定价格(板书)供求关系影响着商品的价格,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禽流感的时候,即使再供过于求,鸡肉的价格再降价也好,都不会降到几毛钱一斤;非典时,即使再供不应求,口罩的价格再涨价也好,都不会涨到几百元一个。
为什么呢?商品的价格除了受到供求的影响外,是不是有某种因素在决定着商品的价格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有关内容,找出是什么在决定着商品的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学生回答: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格说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供求只是在影响商品的价格。
我们在第一节课时学了价值的概念,有哪位同学能回忆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格(P3名词点击和P4)。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是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板书)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不同,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
这里,我们要分清价值和价值量。
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和价值量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是一个事物质和量的关系,价值是指耗费的劳动,量是指劳动量的多少。
价值由劳动形成,价值量由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是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所以衡量价值量的是劳动时间。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相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强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么也就是说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
那么我用了10个小时生产了一支铅笔,价值10元。
有哪位同学想买呢?(学生回答)为什么不想买呢?(学生回答)哦,有同学说太贵了,我用10块钱就可以买到20多支,为什么要用10块钱买一支呢?但是,这支铅笔是用了10小时做的,刚才不是说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吗?为什么同学们不肯接受我的10块钱一支的铅笔呢?商品的价值量是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呢?我们知道每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有的用0.1小时生产一支铅笔,有的用1小时,有的用3小时,而我用了10个小时。
那到底用谁的标准来衡量这支铅笔的价值量呢?如果说谁耗费的时间多,价值量就越大的话,那我就不需要用先进的技术,不用那么勤奋,可以慢慢来,这样价值量就大了,价格就高了。
是不是这样呢?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能不能行得通呢?(学生思考,回答)很显然,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请同学们找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并划出这个概念中的重要词语。
总结:对于这个概念,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P13相关链接)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有的,某一部门生产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主要指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大多数生产者所能达到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参与平均的是同样生产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的劳动时间,但“社会评价”只是理论上的,是长期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总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商品的价值量大;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商品价值量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的价值量是正比例的关系。
(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板书)练习:甲、乙、丙、丁都是生产空调的生产者,当时绝大部分是用机器生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小时,甲、乙、丙是用机器,丁用手工组装,生产同样一匹空调,甲用10小时,乙用12小时,丙用8小时,丁用20小时,谁生产的布价值量大,为什么?分析:一样大,因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既然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么,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时间相比,对商品生产者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我们先忽略其它条件,考虑个别生产时间对生产者的影响。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为了要得到更多得利润,就会努力地缩短自己地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尽可能地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
那么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呢?它对生产有什么影响?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和劳动时间一样,它也有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平均到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
比如:以前生产一件衣服要一小时,现在生产率提高了,一小时生产两件衣服,也就是一件衣服只要0.5小时。
可见,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时间成正比,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3)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板书)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我们用生产衣服为例,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概念——价值总量。
价值总量就是某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的总和,价值总量=商品的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到这里,我们知道,价格不可能总是等于价值,它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是高时低,但是不管它怎样变化,始终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不会无限地偏离价值。
接下来,我们学习价值规律的内容。
请同学们找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并划出它的重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地基本规律,自从商品经济产生之后,它就在客观地发挥着它的作用。
价值规律实际上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所谓的等价交换就是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
否则,一方占便宜,一方吃亏,交换就不能长久坚持下去。
可见,等价交换的原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
它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价格不会总是和价值一致,有时比价值高,有时比价值低,两者一致反而是偶尔的情况,为什么呢?这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呢?供求和价格之间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它们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结果就使价格经常偏离价值,但是又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也就是说,价格既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降,它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就好像是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样,有时近一些,有时远一些,但不会偏离太阳这个中心。
这种上下波动的运动表现为书上的曲线图,它说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板书)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价格上涨的部分和下降的部分是可以相互抵消的,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是和它的价值相符合的。
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它不是发生在每次交换中,但始终作为一种趋势存在。
同时,我们要清楚一点: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供求只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不能决定价格。
【课堂小结】本节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如下: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习俗等因素会改变供求关系状况,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变动,形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2、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市场价格。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课后作业】1.请分析,同一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为什么有时候赚钱,有时候亏本2.一些稀有的东西,比如:文物、名人的字画、珍贵的邮票等,他们的价格都很高,也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