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ppt课件
义 ● 2004年CDS“代谢综合症”的修订意见 ● 2005年IDF对“代谢综合症”的定义进一步修订
4
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1、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 2、中心性肥胖是MS的关键始动因素 3、胰岛素抵抗是导致MS的重要中心环节 4、慢性轻度炎症促进代谢综合征的发展
5
(一)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胰岛素抵抗 中心型肥胖 高VLDL甘油三脂
低HDL-胆固醇 高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等
19
代谢综合征多器官损害
动脉狭窄 冠心病
痴呆
MS
痛风 脂肪肝
糖尿病
20
血粘度增加
血小板活化
MS诊断标准
21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比较(1)
基本成分
组成成分项
肥胖 BMI
(kg/m2)
WC (cm)
WHR
和/或低HDL-C血症: (男性<0.9mmol/L,女性<1.0mmol/l) 高血糖:FBG≥6.1mmol/L或糖负荷后 2hPBG≥ 7.8mmol/L
24
2005年4月13-16日
第1次国际糖尿病前期 暨代谢综合征大会 在柏林召开
25
诊断标准
2005 年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
核心成分:肥胖
协同作用大于各危险因素单独作
● 1960s Mchnert:“富裕综合征” ● 1988年由Reaven首次提出“X-综合征” ● 1989年Kaplau:“死亡四重奏” ● 1991年Defronzo:“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 1995年Stern提出“共同土壤学说” ● 1998年WHO有关“代谢综合症”的定义 ● 2002年NCEP-ATP Ⅲ有关“代谢综合症” 的定
13
胰岛素抵抗
胰岛的炎症反应
胰岛内淀粉样物质沉积
Lebovitz, Eur. J. Pharmacol. 2004
IR与心血管危险因子相关
血脂异常 ↑ FFA ↓ 脂联素 ↓ HDL ↑ 甘油三酯 ↑ 小而密 LDL
内皮功能障碍 ↑ 粘附分子 ↑ 细胞增殖 ↓ 血管扩张
胰岛素抵抗
促凝状态 ↑ PAI-1 ↑纤维蛋白原
14
Lebovitz, Eur. J. Pharmacol. 2004
炎症反应 ↑ CRP ↑ IL-6
恶性肿瘤
胰岛素抵抗及其后果
营养↑+活动↓
↓ 肥胖
体重正常代谢性肥胖 ↓
骨质疏松 胆囊炎 高尿酸血症
胰岛细胞功能 异常
糖尿病
15
胰岛素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
冠心病、脑中风
脂肪肝
高血压 血脂紊乱
(四)慢性轻度炎症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1
一、概述 二、MS发病机制 三、MS多器官损害 四、MS诊断标准 五、MS预防与治疗
2
概述
MS是一组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以多
种代谢异常发生在同一个体为特点的证候群
糖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 肥胖或超重 高尿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凝血、低纤溶血症 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微量白蛋白尿
8
脂毒性(高FFA血证)
IRS-1酪氨酸磷酸化减少 促进IRS蛋白丝氨酸磷酸化 骨骼肌GLUT4转位下调,葡萄糖转运障碍 抑制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
萄糖增加,细胞摄取葡萄糖减少。 糖原合成减少 抑制代偿性β细胞的体积增大和β细胞有丝分裂
9
(二)中心性肥胖
2.内脏脂肪组织分泌功能异常
≥1.7及/或 <0.9(男) <1.0(女)
——
>102(男) > 88 (女)
——
≥1.7 <1.04(男) <1.30(女)
——
≥94(男) ≥80(女)
——
>2.0 <1.0
≥25 (危险因素)
——
——
≥1.7及/或 <1.04(男) <1.30(女)
代谢综合征诊断比较(2)
血压(mmHg) 高血糖(mmol/L)
遗传因素:45%
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基因表型
“节俭基因”学说 “胎源”假说 “错配”假说
6
(一)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2.5 mn years
7
50 years
(二)中心性肥胖
1.内脏脂肪组织体积异常扩张
苹果型和梨型肥胖
腹部肥胖
内脏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体积增大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 从内脏脂肪细胞溢出的游离脂肪酸产生脂毒性
强调腰围和种族差异
不同人种的腰围标准
加下列二项以上
高甘油三酯 (>1.7mmol/l) 低HDL (<1.03mmol/l,M)
(<1.29mmol/l,F) 高血压 (130/>85) 空腹血糖>5.6mmol/l
FPG
WHO (1999) ≥140/90
≥ 6.1
2hPG 胰岛素抵抗
MAU 尿白蛋白 (ug/min) Alb/cr(mg/g)
≥ 7.8 胰岛素钳 夹试验
≥ 20
≥ 30
NCEP-ATP(Ш) (2001)
≥130/85
EGIR (1999)
≥140/90
ACCE (2003)
≥130/85
≥ 6.1
≥ 6.1-7.0
≥ 6.1-<7.0
—
—
≥ 7.8-<11.0
—
空腹胰岛素值上
—
四分位数
—
—
—
—
—
—
23
中国代谢综合征建议定义(2004)
符合3种以上者定义为MS:
中心性肥胖: BMI≥ 25kg/m2 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血脂异常:高TG血症(TG≥1.7mmol/L)
☆过度营养物质摄入诱导了氧化应激和 炎症反应
☆肥大的脂肪细胞缺氧亦可致慢性炎症
☆炎症因子促进胰岛素抵抗及心脑血管 疾病的发生
16
遗传因素
不良生活方式
内脏肥胖
胰岛素抵抗
炎症前状态
脂代谢紊乱 高血糖
高血压
高凝状态
慢性轻度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Ⅱ型糖尿病
17
18
代谢综合征的冰山
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 IGT
(1)拮抗脂毒性的脂肪因子(脂联素)分泌减少 (2)脂肪因子分泌增加 (3)调节食欲和体重的脂肪因子作用异常
(瘦素抵抗)
10
(三)胰岛素抵抗
正常细胞
11
胰岛素抵抗细胞
12
IR进一步加重对胰岛β细胞的损害
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 具有遗传易感性的β细胞凋亡
↑ 高血糖
β 细胞 脂毒性 ↑ 游离脂肪酸(FFA) 甘油三酯↑
血脂紊乱 TG(mmol/L)
HDL-ch (mmol/L)
22
WHO (1999) 高血糖或IR
加以下2项以上
NCEP-ATP(Ш) (2001) 全人群中
至少3项
EGIR (1999) 非DM人群中
至少2项
ACCE (2003)
非DM人群 (但有高危情况)
至少2项
>30及/ 或
——
>0.90(男) >0.85(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