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的产生机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肿瘤的产生机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肿瘤的产生机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开始越来越关注。

尽管当前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高度发展,但是癌症一直困扰着人类。

说“谈癌色变”丝毫不夸张,因为癌症使很多人过早的结束了生命。

【摘要】近年来关于肿瘤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也不断地加深。

肿瘤的发生机制和治疗也随之不断地改进,现就当前的有关肿瘤的发生机制以及相关的各种用于临床治疗的方法或者是在实验阶段的方法做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肿瘤,机制,治疗,研究,综述
肿瘤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治疗方法:
1、肿瘤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许多早、中期实体肿瘤最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约60%的实体瘤以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但对已有扩散的肿瘤,手术治疗往往只能作为姑息治疗手段。

肿瘤的外科治疗经过局部的切除、根治术、个体化治疗,其结果很不理想。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发现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癌基因、抑癌基因有关,近年来逐步开展了新的基因
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2、肿瘤的化学治疗
肿瘤化学治疗是应用一种或数种化学药物,通过口服或注射达到治疗肿瘤的方法。

不同肿瘤的化疗效果差别很大,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癌等,治愈率可达50%以上;而另一些肿瘤通过化疗治愈率低,但可延长生存,如小细胞肺癌、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还有一些只能起到姑息作用,即减轻症状和痛苦,如前列腺癌、胃癌、食道癌等。

手术前后的合理化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很多种,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化疗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会越来越多。

紫杉醇(paclitaxel)是一种新的抗微血管的药物。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和肿瘤血管的生成均与肿瘤表面黏附蛋白的“黏附”过程有关。

将含黏附蛋白RGD序列(三肽序列Arg.Gly.Asp,简称RGD)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用于抗肿瘤转移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ZHAN等用靶肽RGD与PEG.PLA制备出了脑胶质瘤靶向的紫杉醇聚合物。

在RGD的参与下,紫杉醇聚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提高了2.5倍,在较低的浓度下对肿瘤细胞亦有一定的杀伤力【1】。

其他的药物有多西紫杉醇、长春瑞、吉西他滨、草酸铂、伊立替康等等。

紫杉醇通过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聚合,稳定微
管而阻止肿瘤细胞的繁殖,对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肝癌等具有特殊疗效【2】。

此外,白花蛇舌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高超等研究白花蛇舌草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认为中药白花蛇舌草可能通过改变Hela细胞周期分布(S期阻滞)并同时诱导细胞凋亡,下调其端粒酶活性而达到抗肿瘤作用【3】。

孟庆宇【4】等研究白花蛇舌草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Bel 7402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发现其明显抑制人肝癌Bel 7402细胞增长,诱导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抑癌基因p53、抑制原癌基因bcl—XL表达有关。

目前用于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其他有效手段还包括内分泌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热疗和射频消融治疗等。

由于现有各种治疗手段各有其最佳适应症,也各有其不足,所以,为了提高治愈率,应将各种有效手段综合合理运用和有序进行。

3、肿瘤的放疗治疗
恶性肿瘤对放射线最为敏感,放射线(主要是X线和г线)对恶性肿瘤的抑制和损伤也最强。

有的肿瘤经过放疗甚至可以治愈或代替手术治疗,如鼻咽癌、食管癌、淋巴瘤等。

近些年来,经导管灌注化疗又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药盒导管系统(port catheter system,PCS)灌注治疗:
其中包括动脉药盒导管系统和门静脉要和导管系统。

②球囊栓堵法化疗
子宫肌瘤是妇女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在妇女重约占百分之二十。

采用经导管子宫冬麦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应用聚乙烯醇(PV A)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肌瘤的供血动脉即子宫动脉,使肌瘤逐渐萎缩达到治疗目的。

该方法用于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对病人的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因此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使大多数需行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保留子宫,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得到推广应用【5】。

③经动脉注入免疫生物制剂或进行基因治疗。

4、肿瘤的生物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疗法,采用的是现代医学生物技术,主要是:1)细胞因子疗法;2)体细胞疗法(包括造血干细胞、树突状细胞、CIK细胞、TIL细胞);3)抗癌抗体和生物导向治疗(药品如美罗华,Herceptin);4)基因治疗;5)抗生长因子受体的治疗(药品如吉维克);6)抗肿瘤新生血管的治疗。

即便是对生物疗法评价低调的专家也承认。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等特点,在支架内加上化疗药物的药膜支架(drug releasing stent)抑制肿瘤向腔内生长,在动物实验上已经观察到较满意的效果,下
一步将会用于临床实验和临床治疗。

如将腺病毒携带的抑癌基因覆盖与支架膜上,直接与肿瘤细胞接触并转染至癌细胞,使癌细胞凋亡,以达到抑癌、治癌的目的。

5、肿瘤的内分泌治疗
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发现,改变体内内分泌环境的平衡,能导致某些肿瘤的消退,但内分泌治疗必须与其他治疗手段综合使用,否则就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肿瘤标志物对肿瘤早期发现、诊断、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8】。

【总结】尽管人类对癌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依然有许许多多问题难以解释。

但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真正地了解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及演变过程,从而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而尽最大可能去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最终达到真正地治愈癌症。

【参考文献】
1.ZHAN C,GU B,XIE C,et .Cyclic RGD conjugated poly(ethylene glyco1)一co-poly(1actic acid)micelle enhances paclitaxel anti—glioblastoma effect[J].J Control Release,2010,143(1):136-142.
2.LONG MS,KEATING CD.Nanopartiele conjugation increases protein partitioning i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s .Anal Chem,2006,78(2):379—386.
3.高超,刘颖,蔡晓敏,等.白花蛇舌草对宫颈癌Hela 细胞周期、凋亡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7):466-468
4.孟庆宇,吕秀芳,任风云,等.白花蛇舌草多糖对Be17402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28(13):1271—1272
5.Siskin GP,Englander M,Stainkin BF,etal.Embolic agents used for uterine fibroid embolization,AJR ,2000;175(3):763-773
6.曾益新。

病毒介导的P53肿瘤基因治疗.癌症,1997;16(增刊):3
7.朱应合,徐克。

带膜支架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7;5 :276
8.Issaq H J,Waybright T J,Veenstra T D.Cancer biomarker discovery:Opportunities and pitfalls in analytical methods.Electrophoresis.2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