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第十册美术教学设计
课目第1课家乡美(活动一)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
交流 1.课前信息收集:到长沙各个有特色的地方走一走,用文字、速写、拍照、摄影等方式记录下来。
2.知识抢答:下面指的是哪些地方?
a、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橘子洲)(橘子洲——长沙市区的湘江中心,是一个长约5公里的长岛,是长沙市的重要名胜。
橘子洲的风景很不错,湘江从旁边缓缓流过,春天江鸥点点;夏秋林木葱茏;冬天又有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景致可看。
)
b、书院大门上有一副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并被誉为
全国四大书院之首。
(岳麓书院)
c、山门额题为“古开福寺”,石联为“紫微栖风,碧浪潜龙”。
(开福寺)
d、长沙第一泉并自古以来为江南名泉之一。
(白沙井)
e、长沙市最大的公园。
(烈士公园)
3.交流感受:
a、欣赏《魅力城市》中介绍长沙的片段。
b、家乡长沙发生了什么变化?
c、你喜欢的家乡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4.教师小结:长沙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论是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是城市的璀璨华灯,它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局部,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1.课件出示题目,答
对后再出现此处实景。
2.课件播放电视《魅
力城市》片段。
3.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
研究 1.引导同学欣赏课本上的同学作品是怎样表示家乡的。
同学开展讨论和评价,教师总结:
a、构图的处置。
(前主后次,前实后虚,前大、多,后小、少)
b、特定的内容。
(房屋、街道、田野、树木等)
c、内容的取舍。
(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
2.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
a、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将家乡的主要特点表示出来,不必完全写实。
b、注意有主次,有取舍,注意构图的完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家乡的景色特点。
c、绘画工具不限。
课件展示作品
创作选择最富有表示力的工具作画,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
课件播放音乐《谁不说我家乡好》
评价褒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同学,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视频展示台
拓展欣赏录制好的同学快板扮演《家乡好》。
课后通过网络、书籍或民间搜集有关家乡各方面文化的资料(传说、民歌、戏曲、特产等)。
课件展示
课目第1课家乡美(活动二) 5年级下册执教王慧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
模拟情境
导入新课 1.模拟情境:邀请外国朋友到家乡来“长沙一日游”(出示课题:《欢迎来长沙做客》),同学为他们当小导游。
2.为外国朋友布置这“一日游”的行程。
(同学自由回答后,确定行程:赏风景——品特产) 课件出示课题研究方法
设计制作带外国小伙伴“长沙一日游”
1.选择旅游景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选画。
2.景点介绍:各小组交流资料,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同学丰富
各景点的知识介绍,然后整理成简单精练的文字——突出特色。
3.品尝长沙特产和特色小吃。
4.感受长沙的节庆活动。
5.了解长沙名牌产品。
6.老师小结:长沙的历史文化、风景物产给外国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长沙一日游”结束了。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旅游观光、投资办厂、购买物品,让更多的朋友知道长沙,喜欢长沙,你们愿意为家乡做广告宣传吗?
7.制作宣传刊:8人一组,根据家乡的特点设计并制作宣传刊。
比比看。
哪个小组能获得最佳设计奖或最佳导游奖。
8.步骤方法和要求:根据书上制作步骤图的提示,将表示家乡的画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并结合美丽的图案,合作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
a、用黑色或灰色厚纸托裱作品。
b、配上简单精练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画、剪贴等方法)。
c、标题文字要美观醒目。
9.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1.课件展示各种长沙
特产和特色小吃。
(如:臭豆腐)
2.课件展示长沙特色的节庆活动。
3.课件展示长沙的名牌产品。
4.播放优美的音乐。
交流互动
升华情感各小组在教室四周展示作品:
1.派代表按“风景、建筑、特产、人物”的顺序夸夸家乡。
2.演一演:小组自身确定小品的节目,如:带外国朋友观赏;给在乡下的奶奶讲讲城里的变化;给在外地的姑姑说说长沙特产等。
并扮演。
3.旅游咨询。
a、每组根据自身搜集的资料成立旅游咨询小组。
b、走下座位向其他小组咨询,也可邀请同学到自身小组咨询。
4.教师小结:我们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通过咨询你最想说什么话?为了明天家乡的更美好,我们该做些什么?
深入调查
拓展考虑 1.查找家乡(历史)的爱国名人,将他们的事迹摘录、图片收集,整理成资料卡片,可上当地图书馆、文化馆找地方志之类的书籍或上网搜索。
2.观赏、采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革命遗址、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
这一组宜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准备好相机、录音机、笔、纸,并要精心设计好采访提纲。
老师要注意提醒同学记录和拍照,引导同学体察自身的心境,深入
考虑。
课目第2课逛大街(活动一) 年级 5年级下册执教杨哲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
游戏导入 1.教师设置一个“猜猜看”的游戏环节,逐一出示四张范画。
(1)立式广告牌的几何形。
(2)平面的立式广告牌。
(3)立体的立式广告牌。
(4)添画了细节的立式广告牌。
最后出示这张立式广告牌的摄影照片。
2.让同学在游戏中感受从平面到立体,从简略到细节的过程。
课件
师生交流师生之间交流所见街边的小设施。
在记忆和叙说中唤起同学对美丽街市的留恋,以和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
欣赏、发
现与交流 1.分小组欣赏各自带来的街边小设施的图片(教师也可以为同学预备几张)。
能说出它们的出处和造型可爱之处。
2.说一说所带来的图片哪一张你认为最难画?难在哪里?
3.同学互相交流,再师生交流。
视频展示台出现
同学作业
教师巡回
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
(1)根据拍摄的照片或自身的记忆,画一画街头的小设施,要求用线流畅,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并能进行一些细节描绘,可以适当地填上一些色彩。
(2)作业完成后沿轮廓剪下来贴在作业展示板上。
2.同学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评议作业
小节全课用线描的形式画一条宽阔的大街,让同学把所画的小设施贴在合适的地方。
(1)说一说哪一段街道“设施”最完善。
(2)看一看这条“大街”,你有什么感受?还可以增添什么设施?使之更具人文性。
课目第2课逛大街(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下册执教侯凯彭敬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 CAI工作模式
声音导入 1.听声音(人的喧哗声)
2.提问:
(1)刚才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人的喧哗声)
(2)通过听到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地方?(大街上)
(3)这些声音会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人多,非常热闹)
(4)大街上,你能看到些什么?(街头小设施、建筑物、人物) 1.播放大街上的人声。
2.出示四个问题。
图片欣赏 1.欣赏图片
(1)街头小设施
(2)建筑物
(3)人物
(4)街市图片
2.总结:街头小设施
街市:建筑物、人物 1.出示街头小设施的图片组:
2.出示建筑物图片组;
3.出示人物的图片组;
4.出示街市图片组;
5.出示总结文字。
介绍相
关知识 1.认识不同视角和构图类型
2.透视知识
(1)近大远小
(2)近清楚远模糊
(3)遮挡关系 1. 出示三种视角(平视、仰视、俯视)的图片。
2.三种构图类型的转移。
画法指导 1.确定内容:突出重点
2.定好构图:灵活、新颖
3.大胆描绘:先画近处的,再画远处的。
近处的画大一些。
远处的画小一些,近处的物件总是遮挡远处的一些物件。
1.出示两个动画人物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的变化图。
2.出示遮挡关系的图片。
欣赏作品 1.欣赏同学作品
2.谈感受出示同学作品
同学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
2.同学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
4.总结、拓展出示作业要求(板书)
课目第3课聪明的机器人(活动一) 年级 5年级下册执教彭海鳌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
动画欣赏认
识机器人 1.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你了解机器人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同学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
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课件出示: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认知结构
尝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