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
项目实施
(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项目
荣获台湾智慧财产局专利项目
一、实施摘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出台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奖励政策措施修订通过,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许多城市都在加大环保力度,尽量减少汽车大量增加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
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不仅需要良好的汽车产业政策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要重视每一个汽车拥有者后顾之忧。
※要推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必须借助法律手段。
最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进有利于节能的行业结构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企业布局。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政策,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国内市面上节油产品盛多,节油产品的认证需要有一套严格的实验标准,多年来清华大学在对各种节能产品(应用在进气、进油管路)进行的实验中,有近100种节能产品的实验显示没有任何省油的效果。
※本次项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历经七年时间努力所研制出的成果。
此项技术经由香港环保署测试、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测试,证实可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
二、项目名称
※实用新型专利(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三、产品发明人
※专利技术申请人:任柏谚
※专利技术创作人:任柏谚
四、实用新型专利
※台湾专利申请号:097202030 专利批准号: 实用新型第M340205号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003180.9 专利号:ZL 2008 2 003180.9
※台湾专利权的有效期限2008年9月11日至2018年1月29日
※中国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十年
(附件图表)
五、专利技术领域:
※是有关于一种节能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改善车辆废气排放的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六、专利技术摘要:
※一种车辆环保节能装置,是与车辆之蓄电池电连接,并与该车辆引擎之高压电源线相耦合,利用该产品与发电机相配合地进行充/放电,而对输出电流进行稳压整流,进行平整化,进而使装有车辆环保节能装置的车辆具有增强启动马达启动(点火)效率、维持引擎高转速的稳定性、引擎运转平顺、电压输出稳定、点火效率的改善以改善车辆废气的排放及提升引擎运转效率等优点。
七、实用技术
※在一般的汽车的电力系统中,用于供电的组件主要为一个电瓶及一个发电机,当该汽车刚启动时,是由该电瓶提供该汽车引擎之启动马达所需要的高电流量,而当该汽车引擎成功启动并运转时,即会驱动该发电机以激磁发电方式来提供车上其它电子设备(如音响、车灯,冷气压缩机等)所需的电力。
※但是,该汽车发电机在其发电周期的低点时会产生反磁扭力,并形成一股阻止该发电机转动的反作用力,使该发电机无法瞬间提供车上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电流,进而产生汽车加速时的挫动感与无力感。
另外,发电机电流及电压的不稳也会直接影响启动时的点火效率及该汽车在低、中、高转速的扭力表现,使其动力性能受影响,且输出电流的波形仍具有微幅之锯齿状成分,令该汽车在怠速时产生乘坐不适的抖动感,特别是在车上之电器设备开启时更为严重。
※再者,上述之情形会随者车龄老旧,发电机性能及效率逐渐退化而日趋明显,并造成车辆之燃料利用效率(fuel efficiency)的大幅降低而形成燃料的浪费,在环保及节能意识高涨的今天,实有不适用之虞虑。
八、专利技术的优质特点
※保护汽车电子装置稳定性,消除发电机给予的链波。
不会因为忽高忽低
的脉冲电流损害之电子装置。
※增强启动马达起动效率,马上反应在点火效能,发动机容易启动缩短启动时间。
※大幅提升扭力值,增进节流阀效能,有效保护引擎,并有效降低引擎待速时所产生的不适抖动,並维持发动机高转速的稳定,灵敏度提升油门变轻起步比较轻快且加速变好,爬坡更为省力。
※上退档加速特别明显,自排车换档平顺,顿挫感变小。
※增加点火强度有效提升点火效能,增进燃烧效能,让引擎输出功率充分发挥,有效节省燃油。
※改善尾气排放质量,减少HC.CO等污染源的产生。
※消除因电流阻抗所产生对音响的干扰与噪声,大幅提升音质,低音混厚有力,产生更优美的效果。
※提升良好的供电与充放电效率,延长汽车电瓶寿命,不会使得电池的负荷增加。
※加强汽车大灯效能不但灯光照明更加明亮,更可保护并延长灯泡寿命。
※防氧化铝合金外壳:使用铝合金材质装在车内,不会有铁制品生锈的问题,保障用车的安全,延长产品寿命,让你安心使用免牵挂。
※产品安装简单,轻松安装只需短短十分钟,换来高性能效率。
※产品最高承受温度值105°最低温度值-35°。
九、香港环保署(ETC)检测报告
※对本专利技术产品在香港环保署ETC进行实例汽车架台道路模拟测试。
※经实例带三元催化器,架台四次道路模拟测试CO 一氧化碳减少33.48%排放, Nox 氮氧化合物减少75.3%排放,HC 碳氢化合物减少56.6%排放,HC+Nox 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综合减少69.79%排放, Fuel Consumption 每公里油耗能节省17.75%(附件图表)
十、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实验室检测报告
※受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节能减排转化中心指定、北京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測。
※经实例不帶三元催化器、二辆捷达对比道路模拟测试,主要废气CO 一氧化碳改善7%以上,百公里油耗3.3%以上。
(附件图表)
十一、国家节能减排成果转化中心批文
※径报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小组备案,对此专利技术进一步沦证审核。
(附件图表)
十二、高阶相关部门支持之配合
※报: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永城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汽车动力性与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
※对本装置产品以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实验室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召开环保节能装置进一步论证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