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1)

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1)

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

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却是在建筑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工程项目建设,正因为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所以其环节的考虑是更重要的。

2017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213954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略有回升。

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1.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2%。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11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19093亿元,增长6.2%,增速与1-11月份持平。

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建筑为50~100年。

“十一五”期间,中国共有46亿平方米建筑被拆除,其中20亿平方米建筑在拆除时寿命小于40年。

2017年我国建筑拆除面积在4.69亿平方米左右,按照每平方米拆除费用1000元人民币计算,建筑拆除要花费4600亿元人民币。

2017年建筑垃圾的产生量19.3亿吨,每吨建筑垃圾的运输与处置费用按照35元计算,2017年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规模达到了675.5亿元。

目前,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的日渐成熟与规范,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经在全国各地投入使用生产,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原材料,中国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市场格局势必会呈现突破式的快速行进。

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在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多数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筛分处理完的骨料,可被再次应用于公路建设、房地产项目、城市化建设、园林建设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具备移动便捷、环保性能优势更为突出的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应用更为普遍,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60%-70%。

一些国外相关制造商就已将目光投注其中。

相比于国外工程机械企业纷纷“入驻”中国移动式破碎筛分市场的“热闹”,中国企业也不甘示弱,在技术、营销服务布局上开始快速赶上。

郑州一帆机械经过多年的积极研发,通过与国内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的严密结合,目前在移动式破碎筛分设备方面已掌握其核心技术,并迅速展开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并迅速占领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市场。

“低碳经济、绿色世界”的主题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新型节能绿色环保破碎筛分设备以及中国用户对建筑垃圾处理产品方面的认知度不断加强,将促成其行业迅速发展。

(二)项目建设单位xxx有限责任公司(三)法定代表人蔡xx(四)公司简介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

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

公司自建成投产以来,每年均快速提升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综合管理效益较高的企业之一;项目承办单位技术力量相当雄厚,拥有一批知识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精湛的专业化员工队伍,为研制、开发、生产项目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主要客户在国内、国外均衡分布,没有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并不存在对某个或某几个固定客户的重大依赖,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市场竞争充分,供应商数量众多,在采购方面具有非常大的自主权,项目承办单位通过供应商评价体系与部分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存在对单一供应商依赖的风险。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在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努力。

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荣。

上一年度,xxx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88.11万元,同比增长25.72%(4334.18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7397.17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11%。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383.4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76.86万元,增长率28.68%;实现净利润3287.56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61.32万元,增长率16.32%。

(五)项目选址某经济开发区(六)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38539.26平方米(折合约57.78亩)。

(七)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5.86%,建筑容积率1.3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9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4.66万元/亩。

项目净用地面积38539.2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9235.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486.4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9891.88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528.27平方米。

(八)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6台(套),设备购置费4324.53万元。

(九)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1131638.33千瓦时,折合139.08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34946.34立方米,折合2.98吨标准煤。

3、“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131638.33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4946.34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42.06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55.2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20%,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十)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5389.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247.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08%;流动资金4142.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92%。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3535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8266.71万元,税金及附加271.53万元,利润总额7091.29万元,利税总额8340.93万元,税后净利润5318.4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022.4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08%,投资利税率54.20%,投资回报率34.56%,全部投资回收期4.39年,提供就业职位781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十三)项目评价1、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08%,投资利税率54.20%,全部投资回报率34.56%,全部投资回收期4.39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39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要求广泛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施,中央财政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

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基础、共性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向纵深发展。

重点支持制造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支持力度,为各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产业和技术支撑。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项目建设背景1、综观国内外形势,世界经济仍处于复苏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日益显现,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一些领域风险挑战增大。

但更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带来新机遇。

当前,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更加清晰,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政策措施逐步落地,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正在形成。

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把机遇转化为项目实体、转化为发展动能、转化为民生福祉,实现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强省之基、兴省之器。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提升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制造强省,是“十三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现在所处关口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不仅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提出任务,也为我市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一些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和判断依据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体系、政绩考核。

“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商品和服务质量普遍持续提高的发展。

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发展应当不断提供更新、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既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改善、丰富人民生活,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优化升级,反过来催生新的需求。

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促进,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3、《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将加快发展经济,投资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因此,投资项目的建设符合《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投资项目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将项目产品制造列为鼓励类项目。

投资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因此,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投资项目建设符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必将推动地方相关行业的发展,对当地制造业及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