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力学性能讲解
金属工艺学
第一篇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金属按其成分可分为纯金属和合金两大 类
纯金属是由单一金属元素组成的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具有 金属特性的物质。
有些合金全部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比如黄铜, 就是由铜和锌两种金属元素组成的。
有些合金则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比如碳钢,就是由金属元素铁和非金属元素碳 组成的。
来确定。冲击韧性值ak就是冲断试样所消耗能量和试样断 裂处横截面积的比值,单位是J/cm²。ak低的材料称为脆性 材料,在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吸收能量少,抵抗 冲击载荷的能力低;ak高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在断裂前 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吸收能量多,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强。
Impact hardness
交变载荷和交变应力
交变载荷是指载荷的大
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 性或者不规则改变的载 荷。在交变载荷作用下, 结构件的应力称为交变 应力。
24.5Mpa下运行4×10-6次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疲劳破坏的主要特征
1. 在金属构件中的交变应力远小于材料的强度极限的 情况下,破坏就可能发生。
是Mpa/m。根据比重可以将金属分为轻金属和重金属两大类。
<49×10-³Mpa/m(5克重/厘米³)的金属是轻金属,>49×10-
³Mpa/m(5克重/厘米³)的金属是重金属。比重是金属材料的一个重
要的物理性能,特别是在航空工业中,为了增加有效载重和减少
燃料的消耗,飞机结构部件大部分都是用轻合金(如铝合金等)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工程中,金属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 个方面:
(1)使用性能 (2)工艺性能 (3)经济性 其中,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通常包括: 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一、金属的机械性能(力学性能)
金属的机械性能是指金属在载荷作用下抵 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二、硬度-硬度计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二、硬度 布氏硬度测试方法形成的 压痕面积大,能反映出较大 范围内被测试金属的平均硬 度,适用于组织比较粗大且 不均匀的材料,但不宜测试 成品件或薄金属件的硬度, 也不能测试硬度高于HB450 的金属材料。布氏硬度通常用符号HB表示。
飞机结构在使用中要承受各种载荷,所以,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飞机结构设计和选 择材料的重要依据。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主 要包括强度、塑性、硬度、 韧性和抗疲劳性能等。
一、强度和塑性
Strength and plasticity
拉伸试验
金属的强度和塑性是通
Brinell Hardness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二、硬度
洛氏硬度测试法测试的压 痕,可以在制成品或较薄 的金属材料上进行测试; 而且,从较软材料到较硬 材料,测试范围比较广。 但对组织比较粗大且不均 匀的材料,测量结果不准 确。洛氏硬度通常用符号 HR表示,并根据压头的 种类和所加载荷的大小分 为HRB、HRC和HRA三 种。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4. 疲劳破坏常具有局部性质,而并不牵涉到整 个结构的所有材料。影响金属材料疲劳极限的因 素很多,除了材料本身的质量外,试件的形状, 连接配合形式,表面状态及所处环境等等都对疲 劳极限有影响。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与光滑试件(Kt = 1应力集中系数)相比,存在有应力集中 试件的疲劳极限要下降很多。应力集中是指受力时结构件中 应力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金属结构件表面或内部的缺陷处 (如划伤、夹杂、压痕、气孔等)以及截面突变处(如螺纹、 大小截面转接处等),都会在载荷作用下出现应力局部增大 的现象,形成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的程度用应力集中系数Kt 来表示,Kt越大,表示构件局部出现的高应力比均匀分布时 的应力大的越多。应力集中的地方往往会成为疲劳裂纹的起 源点,产生疲劳裂纹,导致疲劳破坏。应力集中会使试件的 疲劳极限大大下降,是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 改进局部的细节设计,提高金属构件表面光洁度,减少热处 理造成的各种小缺陷,都可以较明显地提高金属构件的疲劳 极限,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中发现疲劳裂纹时,一般 并不需要更换全部结构,只需更换损伤部分。在疲劳损伤不 严重的情况下,有时只需要排除疲劳损伤,比如扩铰孔排除 孔边裂纹、在裂纹尖端打止裂孔就可以了。
式中:lk — 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 l0 — 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
对于塑性材料,拉断前会产生明显的颈缩现象, 在颈缩部位产生较大的局部延伸。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二)塑性指标
2. 断面收缩率:
试样被拉断后,拉断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 横截面积之比就称为断面收缩率。即
= (Fo-Fk)/Fo×100% 式中:Fk — 试样在拉断处的最小横截面积;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2.弹性极限
材料保持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弹性极限,用e
表示。 式中:Pe
—试e 件= P保e/持F0弹(性Mp变a)形的最大载荷。
3. 屈服极限
当所加载荷P达到某一数值Ps 时,曲线上出现一个小平台,
这一阶段称为屈服段,试样屈服时的应力称为材料的屈服 极限,也称为屈服强度s ,即
(五)导热性:金属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金属的导热性。金属的导热 性常用导热系数()来表示,常用的单位是卡/厘米·度·秒。导热系 数越大,金属的导热性越好。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导热能力要比非金属 大的多。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有密切的关系,导电性好的金属导热 性也好。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二、金属的物理性能(一)
金属的物理性能一般包括:颜色、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 膨胀性和磁性。
(一)颜色:金属都具有一定的颜色。根据颜色可将金属分为黑
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铁、锰、铬是黑色金属,其余的金属
都是有色金属。
(二)比重:比重是单位体积金属的重量,用符号表示,单位
= P / F0 (Mpa) 把试样的伸长量l 除
以试件原始的标距长度 l0,则得到试样的相对 伸长—应变,即 = l / l0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一)强度指标
金属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强度。强度指标包 括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等。
用中,不允许发生微小塑性变形的结构件来说,材料的屈服极限 是很重要的性能指标。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4. 强度极限
材料在断裂时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强度 极限b ,即
b =Pb/F0 (Mpa)
式中:Pb — 试样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 材料的强度极限b 就是材料拉断时的强度,
根据金属材料的硬度值可估计出材料的近似强度极限和耐磨 性。特别是布氏硬度和许多金属材料的强度极限之间存在着 近似的正比关系,硬度值大,材料的强度极限也大。通过测 量金属材料的布氏硬度,可以近似确定材料强度极限,并可 推断材料的热处理状态。对于硬度较小的材料,容易被划伤、 碰伤和磨损,在维修工作中,应注意保护。金属材料的硬度 对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也有影响。
Rockwell Hardness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三、韧性
韧性是指金属试样断裂时, 吸收能量的能力。韧性好的 金属材料,脆性就小,断裂 时,吸收能量较多,不易发 生脆性断裂。 (一)冲击韧性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 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 力称为冲击韧性。金属材 料的冲击韧性用冲击韧性值ak来表示,并需要进行冲击试验
式中:Ps — 试样发生s屈=服Ps时/ F的0(载M荷pa,)即屈服载荷。
有些常用金属的拉伸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段,因此又规定,试
样标距部分残余相对伸长达到原标距长度0.2%时的应力为屈服极 限,也称为条件屈服极限,用0.2 表示。
屈服极限反映了金属材料对微量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对于在使
材料结构件和大型焊接结构中。低应
力脆断是结构件中原有缺陷形成的裂
纹,发生失稳扩展而引起的。所以,裂纹扩展难易,也就 是裂纹扩展所需的能量大小,就成为判定材料是否易
于断裂的一个重要指标。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补充介绍
2007-4-9
fatigue strength
四、抗疲劳性能
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作 用下发生的破坏,称为 疲劳破坏。金属材料抵 抗疲劳破坏的能力,称 为金属材料的抗疲劳性 能。
来制造。
(三)熔点:金属加热时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根
据熔点的高低,又可将金属分为易熔金属和难熔金属。熔点低于
摄氏700度的金属属于易熔金属,熔点高于摄氏700度的金属属于
难熔金属。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2007-4-9
二、金属的物理性能(二)
(四)导电性:金属传导电流的能力称为金属的导电性。金属的导电 性用金属的电阻率()来表示,单位是·mm²/m。越大,金属的导 电性越差。金属是电的良导体,但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并不相同,银的 导电性最好,铜和铝次之。
过拉力试验来测定。拉力试
样通常有圆形截面的棒状和
矩形截面的板状(图1-1),
在试件中间一段截面均匀的
部分是试验段,其长度用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