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缺陷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设备缺陷管理,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设备缺陷管理的范围包括:
(一)运行异常:设备运行过程中,系统的各种参数偏离正常状态(标准值)的情况。
(二)设备劣化: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疲劳、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使原有性能降低的情况。
(三)设备故障: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性能降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而造成的被迫停机的情况。
第三条设备缺陷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状态,及时消除隐患,提高完好率,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防止事故发生,为生产装置的“长、安、稳、满、优”运行创造条件。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和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公司设备动力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及上级部门颁布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
(二)负责制定公司设备缺陷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范;
(三)负责对公司各直属单位设备缺陷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建立公司设备缺陷管理档案,定期进行设备完好状况评定和设备缺陷分析;
(五)组织开展全公司的设备隐患普查和专项治理活动。
第六条各生产厂设备动力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公司设备缺陷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范;
(二)负责制定本厂设备缺陷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
(三)建立本厂的设备缺陷管理档案,定期进行设备完好状况评定和设备缺陷分析;
(四)负责缺陷管理的有关技术报告和统计报表编制上报工作;
(五)组织开展本厂的设备隐患普查和专项治理活动。
第三章设备检查
第七条对设备的各类检查要按照《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
化工公司设备点检管理规定》(齐鲁石化[1999]设字166号)进行规范管理。
第八条要结合各装置运行的具体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设备隐患普查和缺陷整治工作。
第五章状态评定
第九条公司、生产厂和车间要依照设备分级管理的所确定的职责范围,定期组织对公司重点设备(A类)、厂控重点设备(B类)和一般设备(C类)的技术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第十条按照《石油化工设备完好标准》(SHS01001-92),定期对设备进行完好状况进行评定和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指标和相应的定义如下:
(一)全部设备完好率=(全部设备中完好设备的总台数/全部设备总台数)×100%;
(二)主要设备完好率=(主要设备中完好设备的总台数/主要设备总台数)×100%;
(三)静密封点泄漏率=(泄漏点总数/静密封点总数)×100%。
第十一条对主要生产装置和重点设备定期组织运行可靠度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指标和相应的定义如下:
(一)设备故障率=(∑单机故障停机时间/∑单机计划运行
时间)×100%;
(二)设备原因造成的装置非计划停工率=(∑单套装置非计划停工时间/∑单套装置计划运行时间)×100%。
第五章隐患治理
第十二条对于运行异常的设备,要实行特级维护,跟踪分析产生异常的原因,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治理措施,防止演变成为设备事故。
第十三条对于突发的设备异常,要严格按照职权范围和工作程序进行及时处理和上报。
第十四条对于出现劣化倾向的设备,要执行动态趋势分析,定期出据分析报告,及时传递有关信息。
第十五条对于发现的设备缺陷凡能处理的要及时消除,做到事不过夜;对不能立即处理的缺陷,要制定和落实监控措施;对存在缺陷的备用设备要及时组织消缺,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第十六条按照《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固定资产更新、修理项目管理办法》(齐鲁石化[2000]设字10号)和《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固定资产更新、修理项目管理细则》(齐鲁石化[2001]设字6号)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存在缺陷的设备有计划地进行修复或更新。
第六章故障管理
第十七条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第十八条发现设备故障时,要立即进行现场记实,全面地记录故障的情况和相关数据;不允许擅自改变故障的损坏表面及周围环境,不得销毁和故障有关的证据,直至负责鉴定人员确认故障记实工作已经完成并同意改变时为止。
第十九条设备故障发生后,要及时组织故障分析,查明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重复出现。
第二十条设备故障分析必须依据事实和证据,不得主观臆断。
设备故障所有记录和相关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
第二十一条要定期开展设备故障的系统分析,研究故障发生的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或减少故障,改善设备运行状况。
第七章信息管理
第二十二条公司、生产厂及车间要按照设备分级管理的规定对设备缺陷管理的各项资料分级建档,统一归档。
第二十三条缺陷管理档案资料主要包括:相关技术规范、设备缺陷台帐记录、相关技术报告和统计报表。
(一)缺陷管理的技术规范主要包括:《设备完好标准》、《点检标准》和《振动监测和评价标准》。
(二)缺陷管理的台帐记录主要包括:《设备原始缺陷记录》《设备运行考核记录》、《点检记录》、《异常与缺陷台帐》、《故障记录》、《事故记录》和《检维修记录》。
(三)缺陷管理的技术报告主要包括:《设备状态评价报告》、《设备故障分析报告》和《设备事故报告》。
(四)缺陷管理的统计报表主要包括:《设备技术状况统计报表》、《重点设备故障统计报表》和《主要生产装置非计划停工统计报表》。
第二十四条各生产厂缺陷管理的技术报告和统计报表由设备动力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并定期上报公司设备动力部备案。
第二十五条设备缺陷档案要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要求档案内容齐全,动态数据填充及时,各项记录详实可靠。
第二十六条设备缺陷管理的各项档案资料,要作为设备更新、修理计划编制的基本依据。
第七章考核奖惩
第二十七条设备缺陷管理的考核和奖惩按照《设备综合管理达标考核办法》和《设备综合管理达标考评细则》(齐股分[2003]72号)的相应条款执行。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解释权归公司设备动力部。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下文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