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昌大学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2份(含答案)

南昌大学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2份(含答案)

解答及评分标准(参考)一、B 、C 、B 、B 、C 、B 、E 、C 、A 、二.、1、 3.92×1024 3分2、E 1 1分 1v 2分121Z 2分 3、 637.5 Hz 2分 566.7 Hz 2分 4、上 2分 (n -1)e 2分 5、632.6 或 633 3分参考解:d sin ϕ =λ --------① l =f ·tg ϕ --------②由②式得 tg ϕ =l / f = 0.1667 / 0.5 = 0.3334sin ϕ = 0.3163λ = d sin ϕ =2.00×0.3163×103 nm = 632.6 nm6、51.1° 3分7、遵守通常的折射 1分 ;不遵守通常的折射 2分 三、1解:据 iRT M M E mol 21)/(=, RT M M pV mol )/(= 2分得 ipV E 21=变化前 11121V ip E =, 变化后22221V ip E = 2分绝热过程 γγ2211V p V p =即 1221/)/(p p V V =γ 3分题设 1221p p =, 则 21)/(21=γV V即 γ/121)21(/=V V∴ )21/(21/221121V ip V ip E E =γ/1)21(2⨯=22.1211==-γ 3分2解:旋转矢量如图所示. 图3分 由振动方程可得π21=ω,π=∆31φ 1分 667.0/=∆=∆ωφt s 1分3解:(1) x = λ /4处)212cos(1π-π=t A y ν , )212cos(22π+π=t A y ν 2分∵ y 1,y 2反相 ∴ 合振动振幅 A A A A s =-=2 , 且合振动的初相φ 和y 2的初相一样为π21. 4分x (m) ωω π/3 π/3 t = 0 t 0.12 0.24 -0.12 0.24 O A ϖ A ϖ合振动方程 )212cos(π+π=t A y ν 1分 (2) x = λ /4处质点的速度 )212sin(2/d d π+ππ-== v t A t y νν)2cos(2π+ππ=t A νν 3分4解:原来, δ = r 2-r 1= 0 2分覆盖玻璃后, δ=( r 2 + n 2d – d )-(r 1 + n 1d -d )=5λ 3分 ∴ (n 2-n 1)d =5λ125n n d -=λ2分= 8.0×10-6 m 1分5解:据 202c m mc E K -=20220))/(1/(c m c c m --=v 1分得 220/)(c c m E m K += 1分)/(220202c m E c m E E c K K K ++=v 1分将m ,v 代入德布罗意公式得2022/c m E E hc h/m K K +==v λ 2分6.答:(1) 据 pV =(M / M mol )RT ,得 ()()22H mol Ar mol Ar H //M M p p =.∵ ()()2H mol Ar mol M M >, ∴ ArH 2p p >. 2分(2) 相等.因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只决定于温度. 1分(3) 据 E = (M / M mol ) ( i / 2)RT ,得 ()()()[]Ar mol H mol H Ar H Ar ///222M M i i E E ==(3 / 5) (2 / 40)∴ 2H Ar E E < 2分7.解:(1) x = 0点 π=210φ; 1分 x = 2点 π-=212φ; 1分x =3点 π=3φ; 1分(2) 如图所示. 2分xyO 1234t =T /4时的波形曲线试卷编号:( 1 )卷南昌大学 2005年1月大学物理(下) 期末考试卷适用班级:出卷学院:理学院考试形式:闭卷班级: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签名题分36 24 40 100得分四、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6 分)得分评阅人1、一平面简谐波表达式为y=-0.05sinπ(t-2x)(SI)则该波的频率υ(HZ)波速u(m/s)及波线上各点振动的振幅A(m)依次为(A)1/2 1/2 -0.05 (B)1/2 1 -0.05(C)1/2 1/2 0.05 (D)2 2 0.05[ ]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A)7/16 (B)9/16(C)11/16 (D)13/16 (E)15/16 [ ]3、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S1和S2,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A)S1>S2(B)S1=S2(C)S1<S2(D)无法确定 [ ]4、在恒定不变的压强下,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与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为(A)Z与T无关。

(B)Z与成正比。

(C)Z与成反比。

(D)Z与T成正比。

[ ]5、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周期是(A)2.62s (B)2.40s(C)2.20s (D)2.00s [ ]6、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通过,当其中一偏振片慢慢转动180°时透射光强度发生的变化为:(A)光强单调增加。

(B)光强先增加,后又减小至零。

(C)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

(D)光强先增加,然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至零. [ ]7、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

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占总光强的(A)2/3 (B)2/5 (C)1/3 (D)3/5 [ ]8、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T,则其振动动能变化的周期是(A)T/4。

(B)(1/2)T。

(C)T.(D)2T。

(E)4T。

[ ]9、有两瓶气体:一瓶是氦气,另一瓶是氮气,它们的压强相同,温度也相同,但体积不同,则:(A)它们单位体积内的气体的质量相等。

(B)它们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相等。

(C)它们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相等。

(D)它们单位体积内的气体的内能相等。

[ ]10、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在传播方向上媒质中某质元在负在最大位移处,则它的能量是:(A)动能为零,势能最大(B)动能为零,势能为零(C)动能最大,势能最大(D)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11、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A)振幅相同,位相相同。

(B)振幅不同,位相相同。

(B)振幅相同,位相不同。

(D)振幅不同,位相不同。

[ ]12、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要使反射光线得到增加,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A)λ/4 (B)λ/4n(C)λ/2 (D)λ/2n [ ]五、填空题(每空 3 分,共24 分)得分评阅人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经过等容过程使其热力学温度升高一倍,再经过等温过程使其体积膨胀为原来的两倍,则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变为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倍。

2、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振动表达式分别为:x1=6x10-2cos(5t + ½π)(SI)x2=2x10-2sin(π-5t)(SI)它们的合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初位相为_________________。

3、频率为100HZ的波,其波速为250m/s,在同一条波线上,相距为0.5m的两点的位相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Acos(at-bx),(a、b均为正值常数),则波沿X轴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5、用半波带法讨论单缝衍射暗条纹中心的条件时,与中央明条纹旁第二个暗条纹中心相对应的半波带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n的劈尖薄膜,形成等厚干涉条纹,若测得相邻两明条纹的间距为l ,则劈尖角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平面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X=-1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cos(ωt+ ),若波速为u,则此波的波动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共40分)得分评阅人1、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从初态A出发经历一循环过程ABCDA,最后返回初态A点,如图所示,设TA =300K,CV=3R/2(1)求循环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净热。

(2)求此循环的效率。

(本题15 分)2、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设此简谐波的频率为250Hz,且此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下,求(1)该波的波动方程;(2)在距原点O为100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与振动速度表达式。

(本题15 分)3、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某个光栅上,该光束有两种波长的光,1=4400Å,2=6600Å。

实验发现,两种波长的谱线(不计中央明纹)第二次重合于衍射角 =60°的方向上,求此光栅的光栅常数d。

(本题10 分)期終试卷解答05年1月一、 1、C 2、E 3、B 4、C 5、B 6、B7、B 8、B 9 、C 10、B 11、B 12、B二、1、2倍 2、 3、52π 4、ba5、5个6、λ/ (2nl)7、y=Acos{ω[t+(1+x )/ u]+ } 三、1、 (1)Q=A=图中矩形面积=P A (v B ―v A )+P c (v D ―v C )=1.62×104J 3分(2))T 3T 2T 5(2R Q Q Q D A B DA AB 1--ν=+= 3分 A=(P A ―P C )(v B ―v A )=P A v A = RT 3分 η=A/Q 1=18% 3分 (3)设T E =T A 则E E =E A 由图可知E 点在CD 线上。

33E E E A A D E m 108v v P v P ,atm 20P P -⨯====∴得由3分2、(1)由P 点的运动方向,可判定该波向左传播,对原点O 处质点,t=0时,有⎩⎨⎧<φω-=φ=0sin a v cos A 2/A 20 4π=φ∴ 3分∴O 处振动方程为:)4t 500cos(A y 0π+π= 4分波动方程为:)SI ](4)200x t 250(2cos[A y π++π= 3分(2)距O 点100m 处质点振动方程是)SI )(45t 500cos(A y 1π+π=振动速度为 )45t 500sin(A 500v π+ππ-=(SI ) 5分3、∵ 21221121k 3k 2k k sin sin =λλ=φφ∴当两谱线重合时有 …… 3分 第二次重合时46k k 21= 4分 由光栅公式可知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