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教案★“二标准六方法”▲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一、翻译标准1、字字落实:要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2、文从句顺: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二、翻译方法1、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官职名称)②及鲁肃过寻阳。
(人名、地名)③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通用名词)④孔子云:何陋之有?(人名)⑤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地名)2、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衬字删去。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虚词,取独,不译)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语气词)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衬字)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虚词,不译)3、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辞)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别”,离别。
“更”,重新)③无他,但手熟尔。
(只、只是)④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释”,放下。
“去”,离开)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德馨”,品德高尚)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词类活用,“蔓”,横生藤蔓。
“枝”,旁生枝茎)⑦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物理”,事物的道理。
“是”这)⑧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阅”,经过。
“竟”,最终)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但”,只)▲字字落实——留、删、换三、实战演练(一)言志①【广西桂林市】《论语》颜渊、季路侍②。
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
”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知。
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
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做侍。
③盍:何不。
④裘:轻暖的皮袄。
⑤憾:遗憾。
⑥伐:夸耀。
⑦施:表白。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B.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D.无施劳.(功劳)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B.愿闻子之志C.策之不以其道D.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3、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4、“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
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2分)(二)四知【贵州省遵义市】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闻.其贤而辟之②当之.郡③何谓.无知④故.旧长者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②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7、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2分)(三)葬马【湖南省株洲市】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衣.以文绣()②齐赵陪位于.前()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王惊而问其故。
②请以人君礼葬之。
10、请概述优孟劝谏楚庄王放弃厚葬爱马的过程。
(3分)(一)【答案】1、A(“尔”是代词“你”的意思)2、B(A、B、C三项中“之”都是代词“它”的意思,而B项中“之”表助词“的”。
)3、使老者安详晚年,使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4、孔子:仁义子路:重情义颜渊:谦虚忠厚【参考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不)?”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裘:泛指衣服。
“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
“裘”:本指皮衣。
共:动词:指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
敝:使动用法。
憾:懊恼)。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伐:夸耀),不把劳苦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路说:“希望(愿的古义)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二)【答案】5、(4分)①听到②到;去③说④老朋友6、(4分)①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给分点“故人”“知”,反问句式)②(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给分点“遗”“厚” ,省略句式)7、(2分)拒绝下属夜怀金十斤相送,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1分,表现出杨琢清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1分)。
【参考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三)【答案】8、(2分)①穿(1分)②在(1分)9、(4分)①庄王吃惊地问他原因。
(2分)②请按照安葬君王的礼仪来安葬它。
(2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10、(3分)⑴大哭,引起楚庄王注意。
⑵顺着楚庄王的意思,建议用君王之礼来葬马。
⑶葬礼隆重到荒谬的程度,让楚庄王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每点1分)【参考译文】优孟,是楚国的乐工。
身高八尺,能言善辩,常以谈笑的方式对君王进行讽谏。
楚庄王时,庄王有匹心爱的马,给它穿上锦绣,安置在华美的房屋中,睡在没有帷帐的床上,用枣脯喂养它。
这匹马因为长得太肥而病死了,楚庄王命令大臣们为马服丧,想要用安葬大夫的棺椁和礼仪来安葬马。
左右大臣谏诤这件事,认为不能这样做。
楚庄王下令说:“如果有敢对葬马的事进谏的,一律处死。
”优孟听说了,进了宫殿的大门,便仰天大哭。
庄王吃惊地问他原因。
优孟说:“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楚国地大物博,有什么东西是得不到的呢?而只用大夫的礼节来安葬它,太寒薄了,请以安葬君王的礼节来安葬它吧。
”庄王问:“怎么安葬呢?”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琢过的美玉做棺,用雕了花纹的梓木做椁室,用上好的楩、枫、樟木做题凑,差遣甲士为死马挖掘墓穴,老弱人丁背土筑坟,齐赵等国的使者侍坐在前,韩魏等国的使者护卫在后,为死马建庙宇,让它享受牛、羊、猪三牲祭祀,并封以万户之邑给它守墓。
这样,诸侯国听说后,就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了。
”庄王说:“难道我的过错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这该怎么办才行?”优孟说:“请大王将它作为六畜来安葬。
用土灶做椁室,用铜锅做内棺,用姜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膻,用粮食稻谷来祭祀,用火光来做它的衣服,将它安葬在人的肚肠之中。
”于是庄王便将马交给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地议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