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模式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模式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模式第一篇基本规定第二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模式第三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模式第四篇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管理办法第一篇基本规定1、总则2、编制原则3、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级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基本内容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6、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实施与管理7、现场施工临时用电方案管理8、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措施)的版面、字体及编号规定9、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措施)的发放要求1、总则为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质量,确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施工准备、工程实施、竣工交验、技术总结等工作中发挥组织、指导作用,明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程序和职责,特制定本管理要求。

本管理要求对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实施与总结做出基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承建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

2、编制原则1)遵守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法令及其它有关行政规章制度,符合工程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

遵循基本建设程序,符合合同条款,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期,加快建设进度。

2)过程中充分研究,统一思想,决策后认真贯彻、执行。

3)施工组织设计是计划性文件,必须实行动态管理。

4)投标方案所确定的内容,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遵守的原则,但投标方案不能代替施工组织设计。

5)施工组织设计应对所采用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予以认可,若不适用或新增需要编制程序,应给予明确。

6)制定工程项目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对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结构应采用组织机构图和职能分配表的形式对本项目经理部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表示清楚。

7)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是项目经理部熟悉工程环境、了解设计要求、分析主客观条件、进行决策的过程,重点是在决策前对主、客观条件的了解,统一认识,组建好组织机构。

8)实施现场标准化管理,做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和文明施工,确保用户满意,达到现场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充分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加强施工总平面图管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

9)优化施工方案,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包括先进的施工工艺,先进的施工机具)和科学管理方法,积极推行工厂化、装配化、机械化和专业化施工,发挥公司综合施工优势,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10)施工组织设计力求: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有数有据,层层分解,系统配套,图文配合,文本标准。

3、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级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承建工程对象和范围编制,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一个建设项目为编制对象,即承建建设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规划其组织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全局性控制性文件。

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项工程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当独立承建单项工程时,这一单项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必须编制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对在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范围内的单项工程,可不编制单项施工组织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根据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部署而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它是单位工程组织施工的指导文件。

对独立承建的单位工程必须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基本内容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施工部署4)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5)劳动力管理及需用量计划6)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组织措施7)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措施8)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9)物资供应管理及需用量计划10)临时设施规划和施工总平面图11)全厂性施工准备工作计划12)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执行分级审批、分级管理的原则,凡报上一级审批的单位、部门必须有审核意见,参予审批的部门必须参与编制工作,掌握第一手情况,保证审批意见具有指导性。

2.2本规定适用于在公司各施工现场以审查为主要目的开展的方案讲评,和以现场技术交底为主要目的开展的方案讲评。

2.3对外分包工程也应按本规定进行方案讲评。

3方案讲评范围施工组织设计和Ⅱ、Ⅲ类重大施工方案,均应分别进行以审查为主要目的的讲评和以现场技术交底为主要目的的讲评。

Ⅰ类施工方案应至少进行以现场技术交底为主要目的的讲评。

4以方案审查为主要目的的方案讲评管理程序4.1讲评方式:以会议讲评为主,会议讲评与初审、最终审定相结合。

4.2方案编制4.2.1方案的编制工作应由专业公司项目队技术负责人自行担任,或指定有一年以上类似工程实践经验的本专业技术员担任。

4.2.2方案编制前,项目队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专业技术员、技师和施工班组长(岗长)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条件、施工安全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提出若干种方案进行比较,最终选定最佳方案。

Ⅲ类施工方案应有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的总工和有关专业人员参加。

4.2.3方案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应及时与现场人员(包括业主和监理)交换意见,掌握编制的主动权,尽量减少修改量,避免返工。

4.3方案初审通过方案初审,筛选基本合格的方案进入会议讲评阶段,以保证会议讲评的针对性和良好效果。

4.3.1初审由项目队技术负责人组织,采用传递表的形式(见附表),依次通过项目队技术负责人、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的工程部、质量部、安全部、设材部等有关职能部门和项目总工的书面审核和审查。

4.3.2各部门人员在传递表上签署的意见分为三种:同意、修改、重编。

(1)方案编制思路清晰,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基本正确,有针对性,仅发现少量编辑错误时,可签署“同意”。

只有全部签署“同意”意见的方案方可直接进行会议评审。

(2)方案编制思路清晰,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基本正确,但针对性不强,或存在非原则性错误,或局部存在原则性错误而不涉及大范围的修改时,应签署“修改”意见。

凡签署“修改”意见的方案也可进入会议讲评程序,但初审人员应在传递表上写明需要修改的内容和修改理由,并提出修改意见。

具体修改可由编制人根据工作情况安排在会议讲评前或会议讲评后进行。

(3)方案编制思路不清晰,或施工方法、施工程序不正确,或存在原则性错误而涉及到整个章节或大范围的修改时,必须签署“重编”意见。

只要有一方签署“重编”意见的方案必须重新编制,然后重新履行初审程序。

但初审人员应在传递表上写明重新编制的章节名称和理由,并提出修改意见。

4.4会议讲评4.4.1方案讲评会议由分公司(项目经理部)总工召集主持,参加人员应为参与方案初审的全体部门和人员,参与本项目施工的项目队长、技术人员、工人技师和施工班组长(岗长)等;所有参战单位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可列席参加。

必要时项目经理、施工经理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的人员应参加。

4.4.2会议讲评的程序和要求(1)首先由方案编制人员对方案的整体思路、具体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技术措施要点进行阐述。

(2)由参加人员依次点评并发表意见。

点评的重点应围绕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关键技术难点、关键工序控制、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重大安全隐患预测、新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修改完善方案内容。

(3)方案编制人员应针对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进行解释、回答,逐一落实到位。

(4)会议讲评应针对所提意见做出采纳与否的结论。

项目总工应进行会议总结。

4.4.3讲评会议应有记录,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门应负责会议讲评记录的整理。

会后应形成会议纪要下发给项目队和有关评审、管理部门。

4.4.4方案编制人员应按照会议讲评纪要的内容和要求,及时修改完善施工方案。

4.5方案的最终审定经过初审和会议讲评的方案,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最终仍按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程序》(Q/HSG07.02)规定的审批程序,报请有关部门和人员审核、会签、批准。

5以技术交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讲评管理程序5.1讲评方式:以会议讲评为主,会议讲评和书面交底文件相结合。

5.2编制技术交底卡:由方案编制人员或工号技术员根据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按专业、分工种编写书面技术交底卡,事先传递给施工班组和有关职能管理人员,让他们预习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

技术交底卡应就施工方案的内容进行重点阐述,主要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技术要点、操作要领、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

5.3会议讲评5.3.1方案讲评会议由项目队技术负责人召集和主持,参加人员为项目队长、项目队的相关工种作业人员、职能管理人员(含安全、质量、设材、预算、劳资人员)、技术人员和方案编制人员。

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的相关管理人员和其他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可列席参加。

5.3.2会议讲评的程序和要求(1)首先由方案编制人员或工号技术员对方案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技术要点、操作要领、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重点讲解(交底)。

(2)参加人员应分别就交底过程中不清楚的内容提出疑问,由方案编制人员逐条回答。

对方案编制人员不能进行深入解答的问题,项目总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或其他知情人员可代为解答,直至所有问题都澄清为止。

(3)讲评会议也可就有关施工方案中不详细的内容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修改和补充意见。

会议讲评应针对这些修改和补充意见做出采纳与否的结论。

(4)会议主持人应就施工方案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重点提示。

参加人员也可就执行方案的有关问题提出补充意见。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进行会议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