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物生理学第九章排泄及渗透调节
动物生理学第九章排泄及渗透调节
端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相连;外包囊为肾小囊,其脏层和 壁层之间为囊腔,与肾小管管腔相通。血浆成分通过肾小球毛细 血管网向囊腔滤出,必须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 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滤过膜)。
肾小球超微结构
肾小管:由近球小管、髓袢和远球小管组成。近球小管包括近曲 小管和髓袢降支粗段。髓袢由髓袢降支和髓袢升支组成;前者包 括髓袢降支粗段(近球小管组成部分)和降支细段;后者是指髓袢 升支细段和升支粗段(远球小管的一部分)。远球小管包括髓袢升 支粗段和远曲小管,后者与集合管相连。
尿酸、肌酸、肌酸酐;鳃主要排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氨、 尿素等;有些鱼类的肠道和板鳃鱼类的直肠也具有排泄功能。 维持水盐平衡,渗透调节功能。 调节方式:变渗动物、调渗动物。 狭盐性鱼类和广盐性鱼类。 维持酸碱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 鱼类的排泄、渗透压调节和酸碱平衡是相互关联的生理学过程。
2、 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血流量神经调节:使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调节相配合。
肾交感神经活动加强NE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血管升压 素和血管紧张素也能使肾血管收缩;前列腺素可使肾血管扩张。
教学要求
掌握 肾脏结构; 尿的生成过程; 尿液浓缩和稀释; 了解 不同动物排泄及渗透调节;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排泄概述;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第五节 主要水产动物的渗透调节;
一、肾脏排泄功能 肾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通过尿的
生成和排出完成以下功能: 排除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 保留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如钠、钾、碳酸氢盐以及氯离子等,
排出氢离子,维持酸碱平衡。 尿的生成: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
合管分泌三个基本过程。
鱼类的排泄器官及其功能 鱼类的排泄器官主要是鳃和肾脏,肾脏主要排泄水、无机盐、
段、近球小管、次级近球小管、纤毛中间管和远球小管组 成,与集合管共同组成泌尿系统; 典型的海水鱼类有球形肾单位包括:肾小球、中等长度的 纤毛颈段、第一近球小管、第二近球小管、远曲小管,集 合管,牙鲆属于这种类型。 部分海洋鱼类属于无球形肾单位。
人类泌尿系统组成
后腔静脉 肾静脉和动脉
主动脉
入球小动脉
皮质肾单位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皮质
髓质
收集管
哺乳动物肾小囊结构
近曲小管
肾小囊腔
肾小囊壁层
足细胞 柄细胞
肾小球内皮
入球小动脉 球旁细胞
出球小动脉
2、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分布于外皮质层和中皮质层,占肾单位总数的85
% ~90%。肾小球体积较小,出球小动脉分为毛细血管后,全部 分布于皮质肾小管周围。髓袢短,只达外髓质层。
肾脏的血液循环与尿生成
三、肾血液循环的特征及其调节
正常成人安静时1200ml/min血液流过两侧肾,相当于心输出量 的1/5~1/4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肾皮质层。 1、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不依 赖肾外神经支配使肾血流量在一定的血压变动范围内能保持不 变,自身调节只涉及肾皮质血流量。通过肾血流量自身调节, 使肾小球滤过率不会因血压波动而改变,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相 对恒定 。
球旁细胞(颗粒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中膜,分泌肾素。 球外系膜细胞: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有吞噬功能。 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分,它可感受小管液中NaCI含量
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至颗粒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功能:近球小体分布在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几乎不含肾素。
提示两种肾单位在功能上有所不同。
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内,在功能上和远球小管密切相关,它 在尿生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尿液浓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每一 集合管接受多条远曲小管运来的液体。许多集合管又汇入乳头管, 最后形成的尿液经肾盂、输尿管进入膀胱,由膀胱排出体外。
肾单位组成与集合管
近髓肾单位 肾小球
入球小动脉
肾小囊 髓袢
直小血管
近髓肾单位:分布于近髓质内皮质层,肾小球体积较大,髓袢 长,可深入到内髓质层或更长。出球小动脉缠绕邻近的近曲小 管或远曲小管的网状毛细血管,还形成细而长的U字形直小血管, 后者可深入到髓质,包绕髓袢升支和集合管。
3、 近球小体或球旁器(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 近球小体由球旁细胞、球外系膜细胞和致密斑组成。
肾上腺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人类和高等动物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毛细血管
水和溶解物 超滤液
肾小管
滤过作用
血液循环
重吸收作用
水和溶解物
分泌作用
终尿
二、肾的功能解剖
1、 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肾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与集合管
共同完成泌尿功能。人两侧肾约有170~240万个肾单位( )。 肾小体: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球为毛细血管网,两
鱼类肾脏结构 鱼类的肾脏结构比人类和哺乳动物原始的多。 胚胎时期是原肾,成体时发育为中肾。鱼类成体的肾脏
呈块状,可分成两个部分,头肾和体肾;头肾含有淋巴 组织、肾间组织、嗜铬组织,具有免疫调节和产生应激 的功能; 体肾是肾脏的排泄功能主体部分,是尿生成部位。
鱼类肾单位 典型的淡水鱼类肾单位是球形的,主要由肾小球、纤毛颈
高等动物近球旁器结构
远曲小管
球旁细胞 入球小动脉
致密斑细胞
球外系膜细胞
出球小动脉
4、肾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腹腔神经丛支配肾动脉、肾小管和颗粒细胞,释放NE, 调节肾血流量,没有副交感神经支配。
5、肾的血液供应 腹主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出
球小动脉再次分成毛细血管网,缠绕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周围。 肾血液供应经过两次毛细血管网,汇成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 叶间静脉→肾静脉。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球 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的血压较低,促进肾小管 的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