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创作
近体诗的创作
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比较分析,把握律诗的格律和内容 的特点。 格律:句式、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规则 内容:意象——意境——情感 《唐宋诗词鉴赏》P34,43
格律常识
近 体 诗 常 识 1.律诗 ①字数。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句数。一般每首八句。 ③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 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 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结构 相同,意义相关。 ④押韵。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 平声韵,一韵到底。 ⑤平仄。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 相对,有“仄起” 与“平起”两式(见下页)。 ⑥结构。一般采用“起-承-转-合”式。
(二)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庆国庆
菊花献芳菲,秋风送香来。 晴空万里照,赤旗迎风飘。
语言有意蕴
• 卒知此间一坟墓,此乃闺中丧人妇。 • 卒知此间一孤冢,月下闺中蹙娥眉。 • 一曲河水绕成都,两岸灯火映江楼。 • 一曲清江绕花径,两岸灯火映江楼。 • 大漠人烟尽,长河日色( )。
无题
日坠山崖染霞辉,风行江畔拨水灵。 枫叶芦荻入幕帘,夜月渔火映繁星。 春去秋来谁自清?韶光只去不复醒。 意绪阑干空自望Leabharlann 惟愿与君共剪锦。两类典型错误:
1、孤平
2、尾三平
三 峡
浩浩乾坤大风起,客游千里三峡行。 水烟似幕衔山阔,青脊如涌连江平。 云卧船头迷前路,猿凌皓月寂跫音。 应问高峡出平湖,梦回何处是故乡?
送别
西窗帘外峨眉月,古道长亭杜宇啼。
落木枯枝秋瑟瑟,残花敝叶柳依依。 春燕南飞有来日,今君东去无归期。
劝君尽杯今夜醉,人生难聚易别离。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3.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近体诗常见格式
(一)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三)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咏怀古迹 (四) ⊙平⊙仄⊙平平(韵) 群山万壑赴荆门, ⊙仄平平⊙仄平(韵)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平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平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分明怨恨曲中论。
近 体 诗 常 识
2.绝句
格律常识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 主,简称五绝、七绝。 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常 见 平 仄 定 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记排球比赛
学校操场多热闹,欢呼掌声大如潮。 胜负输赢何必恼?积极参与最重要。
日坠山崖染伶仃,风行江畔拨水灵。 枫叶芦荻入帘幕,夜月渔火映繁星。 春逝秋扫觅青冥,韶光只去不复寻。 意绪阑干空自望,惟愿与君共剪锦。
家思
长街灯渐远,影后雨缠绵。 北斗知来路,孤光照夜途。 风凄何处暖,霜重几时还? 最是重阳日,推窗眼欲穿。
• 平仄原则 : 1、对的原则(句与句之间) 出句与对句的偶数字平仄相反。 2、粘的原则(联与联之间) 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偶数字平仄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