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2.首件工程概况 (1)3.首件工程目的和内容 (1)4.施工组织计划 (2)5.填石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2)5.1.施工准备 (2)5.2.施工方法 (3)5.3.填筑施工 (4)5.4.碾压密实 (6)5.5.试验检测 (6)5.6.资料整理 (6)6.试验成果总结 (7)7.质量评介指标及标准 (7)8.质量保证措施 (7)9.安全保证措施 (8)10.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9)11.冬季施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基土方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贵州省六镇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六枝段六枝西互通延长线相关施工设计图及设计说明(2)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8)项目管理办法2.首件工程概况厦门至成都公路贵州省六盘水至镇宁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六枝段六枝西互通延长线工程项目,六枝西互通立交连接线除收费站外连接S102省道部分在建设期间扩建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为23m,其延长线起讫桩号为:AK0+000~AK2+300,里程全长2.3km。

与S102省道被交线里程:LK0+000~LK0+750,里程全长0.75km。

本合同段路基工程有土石方挖方量39.46万m³,填方量48.93万m³。

根据设计文件及总体施组规划,并结合现场情况分析,计划将AK1+297~AK1+497填方路段作为路基填筑首件工程试验路段。

该段路基长200m,,填方量3.23万m³,差额回填土石方拟从AK0+211.3~AK0+521.63挖方路段进行调配。

该路段挖方量为7.77万m³,满足首件工程试验路段填方量的需求。

AK0+211.3~AK0+521.63段路基属于石质岩层山体,其挖方料多为中风化灰岩,固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试验路段采取石方填筑施工。

本试验段为整体式填方路堤,其最大填方高度约为6.5m;路线平面设计为直线路段,纵坡为2.74%(顺桩号为上坡)。

3.首件工程目的和内容项目部选择AK1+297~AK1+497填方路段作为路基石方填筑首件工程,通过现场有效地施工方法使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试验时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等。

通过首件工程,确定土方填筑路堤施工正确的压实方法,达到规定的密实度所需压路机的类型、组合方式、压实遍数、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等试验参数,形成总结报告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

作为今后土方填筑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4.施工组织计划(1)组织人员及设备为保证路基试验段工作顺利实施,在项目部的统一管理下,由工程部(测量队)、试验室、安质部和物机部相互协调配合,精心组织施工。

选择并确定路基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进行施工。

本路基填筑试验段首件工程施工拟投入挖掘机3台、推土机1台、压路机1台、装载机1台,自卸运输车6台等机械进行联合作业,投入作业工人、管理人员等30人。

具体详见《进场施工管理人员报验表》、《进场施工人员报验表》和《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报验表》。

(2)计划施工时间根据本合同段施工进度总计划及目前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计划本试验段路基填筑施工时间在2013年1月30日开始,2013年4月20日完成。

5.填石路基填筑施工方案5. 1.施工准备(1)熟悉图纸及技术文件施工前由技术总工组织,技术施工员、测量人员、试验人员及相关管理员,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学习相关技术施工文件,并对图纸中有疑问的地方及时提出,经项目部统一上报驻地办。

(2)测量准备根据设计院提供的线路资料和红线用地图进行施工复测,恢复线路中间桩位,加密水准点,测量路基横断面,放出征地红线桩,完善前期基础测量工作。

导线点、水准点已布设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已具备开工条件。

根据路基设计图计算填筑范围边桩、中桩和回填高度(详见《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

(3)试验准备试验室按照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对调配取料场AK0+211.3~AK0+521.63段填料进行现场取样试验和分析,取得相关控制数据。

石方填筑路基材料试验已完成。

(4)工料机准备工料机已准备充分,选用的材料来源于AK0+211.3~AK0+521.63挖方路基段,机械配置见进场设备报验单。

(5)施工及安全技术交底项目工管部在开工前对施工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队伍进行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安全交底。

现场技术人员对测量队施工放样的成果再次进行复核。

(6)清表处理①清表本段路基处于山坡及梯级农田旱地地带,在进行路基填筑前,首先采用人工配以推土机、挖掘机进行配合清理。

清除地面表层植被及田间种植表层。

清表厚度分别按旱地250mm、挖方150mm控制。

对清理的弃方土用自卸运输车运至弃土场。

②填前碾压清表工作完成后,对基底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填前碾压要求达到重型击实试验的90%。

③地面坡度处理当填筑段地面纵横坡度缓于1:5时,其填筑方法如下:本段路基原始地面为山坡及梯状旱地农田地形,地表经清理后,根据现场地形情况及放线测量成果,当填筑段地面纵横坡度缓于1:5时,经试验检测含水量符合要求,采用压路机对地面进行碾压,当压实度达到90%时才能开始进行路基填筑。

当填筑段地面纵横坡度较大时,其填筑方法如下:a 土质横坡地面:横坡度在1:5~1:2.5或陡于1:2.5时,将地面开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为2m,台阶面修成反向4%的坡度,然后再进行分层填筑;当坡面的坡高大于6m时,在路基底部铺设2~4层土工格栅,间距600mm,长度6m,深入挖方侧2m,填方侧4m。

b 石质横坡地面:横坡陡于1:5时,将地面开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为2m,台阶面修成反向4%的坡度,然后再进行分层填筑;路堤高度大于12m时,在路面下8m处设置边坡平台;路堤高度大于20m时设置二级平台。

c 纵坡地面:纵坡陡于1:5时,将地面开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为2m,台阶面修成反向4%的坡度,然后再进行分层填筑。

5. 2.施工方法(1)填筑先从本试验段的最低洼地段开始施工。

横向按设计路基横断面的宽度和横坡度控制、纵向按从AK0+297到AK0+497沿路面逆向纵坡进行控制及分层填筑。

填料从AK0+211.3~AK0+521.63挖方路段开挖装车,经自卸运输车运送至回填作业面填筑。

施工中由试验检测人员控制石料的强度及其粒径大小,不合格的填料禁止运至填筑作业面。

由测量队按计划分层厚度及纵横坡度进行测量控制,采用挖土机、推土机及人工配合摊铺整平,用振动压机碾压至成型。

(2)石方填筑:根据开挖填料石方含量较大情况分析,填料确定为石方填筑,施工以石方填筑路基作业为主进行操作。

填筑施工按照从低到高,由下向上分层平行摊铺的步骤实施。

路基外侧边缘填筑宽度宜超出设计宽度500mm,以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效果及修坡工作厚度。

路堤填料粒径不应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路床底面以下40c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

路床调料粒径应小于100mm。

以30cm、35cm、40cm三种摊铺厚度进行压实试验。

填筑卸车完毕后用推土机在松铺料上进行初平后并人工找平,同时进行松铺高度控制,确保第一层推平后的松铺厚度能够满足要求,其他分层厚度按总体施工安排进行实施。

(3)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5-1所示。

图5-1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5. 3.填筑施工本次试验段施工内容包括上下路堤和路床填筑施工。

路基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

三阶段即: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区段即:填料区段→平整区段→压实区段→检测区段;八流程即:施工准备程序→基底处理程序→分层填筑程序→摊铺平整程序→机械碾压程序→检测报验程序→路面整修程序→边坡整修程序。

(1)填料开采按计划本试验段回填料从AK0+211.3~AK0+521.63挖方路段进行调配。

在开挖前,首先对开挖路段进行地表清理,测量放线,然后按照土石方开挖原则从上到下进行。

施工中不得乱挖超挖,并根据设计要求和边坡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台开挖,分台防护,边开挖边防护的方法施工,确保边坡的稳定。

(2)填料检测在进行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试验检测人员应到现场及时对开挖土石方采样试验,经检测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才能将开采的土石方运至试验段路基进行填筑施工。

要求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

经过试验该开挖段石料强度均大于20 MPa,压碎值为15%,符合填石路堤对填石材料的要求。

根据碾压功能与厚度相匹配的原则必须控制填石最大粒径不大于40cm,且不得大于层厚的2/3。

对超过规定尺寸的石料采用人工解小或剔除的办法处理。

(3)填料运输①机械运输:施工中对开采并经检验合格的石方,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配以自卸汽车将石方运至试验段路基填筑。

本试验段AK1+297~AK1+497设计路面纵坡为上坡路段,路基填筑应从AK1+297向AK1+497方向分层平铺进行。

本试验段回填石方计划由AK0+211.3~AK0+521.63挖方路段调配。

运料车辆在填筑路基上应减速慢行,禁止在填筑路基上急速行驶、急速转弯和急刹车,施工过程中现场派专人指挥。

②控制布料及摊铺: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出卸料间距,并用石灰作出记号。

采用挖掘机装车后运至现场按石灰线均匀卸料。

装料时尽量粗细混装,避免大粒径石料过分集中。

卸料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组织卸料。

当运至现场填石材料粒径超过层厚2/3时先进行人工破碎或剔除做边坡码砌石料,再用D85推土机粗平,压路机静压,然后采用平地机精平,使石块间无明显的高差,个别不平的地段配合人工用细颗粒料找平。

在粗平后填石表面细料明显偏少时,撒铺一层碎石,填石要填满之间缝隙,保证摊铺层面相对平顺,以利于后续碾压。

(4)摊铺整平料作为路基填料,由于粒径较粗,在碾压过程中粒径有错动现象,易造成测试结果的可靠性降低。

为此,在试验路段布设20排控制点,每排布设三个控制点(左、中、右),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每振动2遍检测各测点的标高,直至测点高程与上次测试结果的标高差不大于2mm,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 4.碾压密实精确整平整后,用压路机按照路基纵横坡的低点向高点顺序进行,沿路基纵向碾压。

压路机碾压施工中应严格按照以下操作要求进行:①碾压机始终先从路基横坡低侧向高侧顺序进行,从路基纵坡的低端向高端碾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