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pa合并财务报表{总结篇}

cpa合并财务报表{总结篇}

(四)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
初次编制连续编制
(1)本期抵销:
A、
借:营业收入【售价】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售价-成本)×期末结存量】
贷:存货
B、因抵销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存货×T)
贷:所得税费用
(2)存货跌价准备
按原成本计价:
全额或部分冲销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抵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注】编制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分录时:
(1)不考虑增值税。

如果给出的收入为含税收入,应还原为不含税收入。

(2)不抵销运杂费。

(3)期末抵销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时,如果各批存货的毛利
率不等,则还应考虑发出存货的计价
方法(如先进先出法等)。

(1)抵销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贷:营业成本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T)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抵销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存货×T)
贷:所得税费用(3)存货跌价准备:
A、抵销期初存货跌价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抵销后余额=(可变现-原成本)×期初结存数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五)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抵销
第一种情况:卖方是自产产品,买方是固定资产: 初次编制 连续编制
(1)抵销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 (售价-帐价) (2)抵销本期多提折旧: 多提折旧额=(售价-帐价)/折旧年限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3)发生减值: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4)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减值)×T (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固定资产丁字帐户余额×T ) 【注】: (1)不抵销增值税,若收入为含税价,应还原为不含税价。

(2)不抵销运杂费、安装费。

(3)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1.未发生变卖或报废的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1)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售价-成本)
贷:固定资产——原价
(2)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期初累计多提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将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
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 (售价-成本)
(4)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售价-成本)/折旧年限 贷:管理费用 2.发生变卖或报废情况下
(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清理期间的抵销处理)
将上述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原
价”项目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用
“营业外收入”项目或“营业外支出”项目
代替。

(1)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
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外收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