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福利与补助实务案例分析铂略电话网络会议2014年6月6日目录PART ONE员工福利与补助案例分析●案例1:餐费补贴●案例2:职工上下班交通补贴●案例3:辞退补偿●案例4:私车公用●案例5:过节礼品及过节费●案例6:职工旅游福利●案例7:生活补助费●案例8:差旅补贴●案例9:销售人员的交通费、通讯费补贴●案例10:职工宿舍PART TWO互动问答●问题一:通讯费报销●问题二:境外派遣个税员工福利与补助案例分析案例1:餐费补贴A公司为员工免费提供工作餐,由餐饮店送餐,餐饮店定期提供发票与公司结算餐费,公司在帐上在福利费中列支,A公司是否需要为员工申报个人所得税?如果需要,但是分不清员工到底谁吃了多少,是否要按平均数分摊并入员工工资申报?交通费、餐补、通讯补贴、误餐费是否计征个税?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巡视员卢云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12年4月11日接受在线提问有网友提出,单位给出差人员发的交通费和餐费补贴是否计征个税?每月通讯费补贴是否也是如此?卢云说,根据规定,对于发给个人的福利,不论是现金还是实物,均应计征个税,但目前对于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原则上不计征个税。
本案例中,工作餐是由餐饮店送餐集体发放的,且不可分割,并不是以现金的方式发放给员工的,符合以上的条件,原则上是不应计征个税的。
假设工作餐不是由餐饮店送餐,而是员工在企业的食堂中用餐,员工以每餐5元的价格购买。
此类工作餐也符合上述的三个条件,原则上也不计征个税。
有些企业每个月给每个员工发放餐补,此类的餐补就是需要计征个税的。
而有些企业以午餐费的名义发放餐补,这种筹划方法不可行。
卢云说,对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合理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不征个税;对一些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计征个税。
根据规定,单位以现金方式给出差人员发放交通费、餐费补贴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计征个税,但如果单位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凭出差人员实际发生的交通费、餐费发票作为公司费用予以报销,可以不作为个人所得计征个税。
但是由于税务总局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而是由各地自行制定,因此各地的执行口径和操作空间都不同。
通常情况下,如果直接按照标准发放,并不是凭发票报销的餐补,一般情况下都要交个税。
案例2:职工上下班交通补贴G公司由于搬迁至郊区,职工上下班必须乘坐交通工具,公司按出勤天数每天发放20元的交通补贴。
如果企业每月按职工人数和出勤天数来报销交通费,那工作量非常大;如在工资里发放上下班通勤补贴,是否能免交个税?这部分补贴在企业所得税上可以税前扣除吗?如果在工资中按照出勤天数发放交通补贴,并且是以现金的形式,这就属于福利,均应计征个税。
员工福利与补助案例分析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中职工福利费的范围,此类补贴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建议企业可以将此类交通补贴直接以工资的形式发放,同样需要缴纳个税,但是不需要占用职工福利费的限额。
有些企业没有车,且要求员工凭加油票实报实销,这种做法很可能在税务稽查中被要求交个税。
但是如果企业在员工手册中明确,员工可以以实报实销形式获得交通补贴,不但可以免除个税,还能作为相关成本费用中的交通费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案例3:辞退补偿M集团主业改造、辅业分流,解除与一部分员工的劳动关系,因此一次性支付具有辞退福利性质的经济补偿,但未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共计金额100万元。
这100万元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是否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本案例中,“未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可能是员工与企业还存在劳动关系或者合同到期后是否自动解约,如果属于上述两种情况,案例中的100万元就不属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应该按照工资薪金缴纳个税。
如果“未签订解除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已经解除了劳动关系,企业需要通过其他文件等证明已经解除劳动关系,可以按照财税[2001]157号计征个税。
目前对于此类补偿金是否属于职工福利费各地还是存在争议,建议企业可以在账务处理时,单独计入“管理费用-解除劳动关系补偿金”科目中。
法律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为进一步支持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推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妥善安置有关人员,维护社会稳定,现对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三、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员工福利与补助案例分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近接一些地区请示,要求对企业在改组、改制或减员增效过程中解除职工的劳动合同而支付给被解聘职工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政策问题加以明确。
经研究,现规定如下:一、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
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三、按照上述方法计算的个人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单位在支付时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
四、个人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基金在计税时应予以扣除。
五、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
六、本通知自1999年10月1日起执行,此前规定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按本通知执行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由此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要交个税吗?卢云介绍,根据现行个税政策,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税;超过的部分,要按照规定计征个税。
卢云还介绍,上述所说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由此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金,由于双方的劳务合同关系已经终结,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不符合相关政策,实际上不应界定为补偿金,应按照规定计征个税。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问:辞退福利,属于企业所得税法中的工资薪金范畴吗?答:辞退福利,属于会计上的职工薪酬范围,但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工资薪金。
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而支付的合理的补偿费,属于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必要而合理的支出,允许据实扣除。
本期计提而未付的金额,不得在当期扣除,实际支付时,可作纳税调减处理。
员工福利与补助案例分析案例4:私车公用C公司某些员工与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将自己的汽车租给公司公用,员工每个月按照租赁项目去税务局代开租赁发票,凭发票报销租赁费,相关过桥费、加油费、停车费则凭发票向公司报销。
这样的处理是否妥当?私车公用真实案例分析北京某文化公司私车公用未按规定扣税案(转自北京地税)经检查,该单位2008年12月报销本公司职工个人车辆加油费、修理费、保险费和车船税10326.24元,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490.25元、2008年12月报销非本公司个人机票7220元,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444元。
同时,该纳税人2008年报销本公司职工个人车辆保险费、车船税和修理费8276.24元,报销非本公司个人机票7220元,由于财务人员对有关政策不清楚,未做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检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496.24元。
从10326.24元-1490.25元和7220元-1444元的比例可以看出,本公司职工个人车辆加油费、修理费、保险费和车船税应计入工资薪金计算个税,而“非本公司个人机票”应按“其他所得”或“偶然所得”计征20%个人所得税,且这部分费用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济南佳亿源经贸有限公司系其他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2月6日成立,2002年3月19日办理税务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法人代表景元海。
(一)增值税方面的检查该企业在2011-2012年度销售货物发生运输费用,但该企业并无运输车辆而取得由运输单位提供的货物名称为汽油、柴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申报抵扣税款4616.90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九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规定,该企业上述行为导致少缴增值税4616.90元,其中2011年3163.91元,2012年1452.99元。
(二)企业所得税方面的检查该企业在2011-2012年度销售货物发生运输费用,但该企业并无运输车辆而取得由运输单位提供的货物名称为汽油、柴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计入“营业费用-运输费用”中,税前扣除27158.10元(其中2011年18611.09元,2012年8547.01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7158.10元。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私车公用如果没有处理好,可能即使交了个税,但是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进项税不能抵扣。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若干企业所得税业务政策问题的通知》(京地税企[2003]646号)第三条规定,对纳税人因工作需要租用个人汽车,按照租赁合同或协议支付员工福利与补助案例分析的租金,在取得真实、合法、有效凭证的基础上,允许税前扣除;对在租赁期内汽车使用所发生的汽油费、过路过桥费和停车费,在取得真实、合法、有效凭证的基础上,允许税前扣除。
其它应由个人负担的汽车费用,如车辆保险费、维修费等,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