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集团公司机务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 (68)第二章机务技术管理的职能 (68)第五条管理机构设置 (68)第六条公司安全机务科工作职责 (68)第七条各分公司机务技术管理职责 (69)第八条修理厂机务技术管理职责 (70)第三章车辆管理制度 (70)第九条车辆报废、过户、更新的规定 (70)第十条车辆的使用 (71)第十一条车辆的维护 (72)第十二条车辆的修理 (73)第十三条车辆的其他基础管理工作 (73)第四章设备管理制度 (75)第十五条设备的分类及管理权限划分 (76)第十六条设备的选购、验收、封存(启用)、调拨、转让、报废 (76)第十七条设备的使用、维修 (76)第十八条设备事故及处理 (77)第五章轮胎管理制度 (78)第二十条轮胎的选购、验收、保管 (78)第二十一条轮胎使用维护管理 (78)第二十二条轮胎的报废条件 (80)第二十三条轮胎管理统一使用的台帐报表 (80)第六章材料管理制度 (80)第二十四条材料管理的基本要求 (80)第二十无条材料的计划、采购、验收和存放 (81)第二十六条材料的保管、发料、退料和盘点 (82)第二十七条统计核算 (84)附件 (84)附件一:《2008年各类车型燃油消耗定额表》 (85)附件二:《2008年各类车型修理材料费定额表》 (86)附件三:《客运车辆一级维护工艺规程》 (87)附件四:《客运车辆二级维护工艺规程》 (92)机务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的机务技术管理,保持运输车辆、设备技术状况良好,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其效能和降低运行消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机务技术管理是对本企业主要生产设备(车辆、机械动力设备),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择优选购,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
第三条贯彻执行上级政府部门有关车辆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积极组织参加行业管理部门开展的年检、季检及技术等级评定等各项活动。
第四条加强各类信息交流,组织或参加各类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逐步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推广检测诊断和计算机应用等先进技术,跟上科技发展步伐。
第二章机务技术管理的职能第五条管理机构设置1.安全机务科是公司机务技术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公司总经理室直接领导下,归口管理公司的机务技术管理工作。
2.公司所属分公司、修理厂设有领导分工机务技术管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所在部门的机务技术管理工作。
第六条公司安全机务科工作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和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制订的法律、法规、相关管理办法,接受集团公司机务技术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2.根据集团公司的机务技术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定额及工艺规程等,健全公司机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车辆设备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加强燃润料、汽配件等的材料管理工作,有效地控制好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做好公司车辆设备的使用、维护修理、检查检测、报废更新等管理工作,落实强制维护措施,定期进行车辆设备技术状况的检查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
4.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定期开展车辆设备的技术经济性分析,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报告和处理出现的车辆设备技术责任事故。
5.健全台帐及档案资料,及时反映车辆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检测记录、技术性能和技术状况动态等,统计资料齐全,完整准确,并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及时上报相关资料。
第七条各分公司机务技术管理职责1、建立车辆、轮胎的台帐,建立单车技术档案,轮胎修理记录。
2、进行车辆、发动机行驶里程统计,并每月上报公司安机科。
3.加强定额的考核和奖励,做好燃油料使用和汽配件使用的日常管理工作,切实做好车辆使用的成本控制,不断加强信息的交流。
4、编制年度及月度保养车计划,督促驾驶员进场保养,进行二级维护以上的竣工验收工作(验收单纳入单车技术档案),每月统计各级维护完成情况,把每月车辆进保实际行驶里程,最高、最低里程,平均行驶里程报公司安机科。
5、督促驾驶员合理使用轮胎,定期检查车辆轮胎、技术状况,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建立轮胎台帐,卡片,记录轮胎技术状况变化、统计轮胎行驶里程6、进行发动机等重要总成更换。
将大小修项目的修理记录登记,并纳入单车技术档案。
按月上报小修频率、抛锚救济频率于公司安机科。
7、按时组织车辆的年检、季检工作,做好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的自评工作,做好二级维护签证工作,严格把好车辆的技术质量关。
8、认真做好报废车辆送交工作,做好新车购置的送审、接车、验车领证等各项工作。
9、发生机务事故必须做好机务事故上报工作,同时认真对事故进行分析,做到事故“四不放过”。
第八条修理厂机务技术管理职责1、建立和健全设备管理台帐,认真做好设备的维修、定期检测、安全使用、报废更新等基础管理工作,发挥设备效能。
2、认真履行好维修协议和维修合同,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以质量、服务、价格去争取顾客,赢得市场。
3、必须严肃执行好保养计划,按时对车辆进行强制维护作业,按时竣工,做到不误班、不误时。
4、进行维护、修理作业时,督促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艺规范”,不得漏项、不得任意更改、简化“工艺规范”。
5、必须严格把好各级维护、修理作业的“质量检验”关,严格执行“技术标准”。
特别是一级安全部件抓好“三检”制度,检验必须要有检验记录,竣工验收签证。
6、对车辆小修及抛锚救济要及时、迅速。
随叫随到、快速抢修、保质保量,以“优质服务”、“优秀质量”去占领汽车维修市场,并做好作业记录,7、加强材料管理,做好材料的供应服务,执行好材料管理制度,严格把好材料的进出场关,保证为车辆维护提供优质价廉的材料,降低材料费用。
8、搞好保养场安全文明生产工作,提高保养场文明生产水平。
第三章车辆管理制度第九条车辆报废、过户、更新的规定1、旧车报废:车辆报废由各分公司提出报废申请,公司安机科填写《车辆报废审批表》,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上报公司总经理,经总经理批准后报废。
2、车辆报废条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达到报废期限规定的车辆必须办理报废手续。
3、报废车辆一律送公司规定的金属回收车辆报废场办理报废手续并由公司安机科负责办理。
4、车辆过户:公司安机科填写《车辆过户审批表》,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上报公司总经理,经总经理批准后才能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5、新车选型:根据经营线路、客流客源、道路状况、维修服务、配件供应等情况,参照集团公司确定的合格供方名录内厂家所供车辆范围中进行综合分析选型。
6、新增、更新车辆购置由各公司安机科填写《车辆购置审批表》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上报公司总经理,经总经理批准方可购买。
7、新车接收上牌后,安机科负责填写《新车验收单》,办理相关手续,安机科、分公司必须建好车辆档案。
第十条车辆的使用1. 车辆必须符合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公司的有关规定使用好相应的标志和标色,办理好各类牌证手续后方可运行。
2.接收新车时应按订货合同、车辆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视验收车辆各部装置和使用性能,对照清单和装箱单进行验收,清点随车工具及附件等。
3.新车使用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按照规定进行清洁、润滑、紧固及必要调整,配备好必要的附加装备及安全防范装置(如灭火机等),建立好车辆技术档案。
4.新车使用前,应组织驾驶人员、维修人员针对其车辆的性能和使用特点等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制订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等并予以实施。
5.执行好车辆走合期的规定要求,做好车辆走合期的减载和限速及车辆的走合保养,并按规定在厂家的服务站(点)做好车辆信息的登记等工作,便于在发生质量问题时可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如索赔等)。
6.车辆使用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车辆的日常维护,保证车辆装备和车容车况齐全完好,整洁规范符合规定要求。
各分公司必须建立每月进行车容车况普查制度并予以落实,在节假日和运输生产高峰期,要全面组织好车辆的技术状况检查,保证车辆技术性能的完好。
7.车辆装载必须符合车辆的额定乘客数,严禁超载及装载违禁物品。
车辆在特殊条件下使用(如高温、低温、山区、高原等特殊情况)应制定好相应的应急方案和措施,保证车辆的准确使用。
8.燃润料选用必须在符合车辆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基础上尽可能地选用高品质的清洁燃润料,根据具体情况公营车辆由公司确定加油站点及品牌型号,同时也要教育引导承包人在正规加油站点加注符合规定的燃润料,以提高车辆使用寿命。
不同种类、牌号的润滑油料不得混合使用,更换不同牌号的润滑油品时必须按规定做好清洗工作。
9.轮胎的使用见轮胎管理制度(第五章)10.原材料配件的使用见材料管理制度(第六章)11.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定GB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进行季度检测;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进行年度审验、季检、年审合格的车辆方可继续使用。
第十一条车辆的维护1.根据交通部第十三号令“车辆维护应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公司的所有车辆必须执行强制维护。
车辆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2.日常维护:是日常性作业,主要由驾驶员完成,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
坚持三检:即出车前、行车中、收班后检查安全和各部件的紧固情况,防止四漏,即漏水、漏油、漏气、漏电;做好车辆内外卫生和补给工作,保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
3.一级维护:由专业维修人员负责进行,作业范围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紧固润滑为中心,并检查制动、转向等部件的工作状况,具体项目及技术要求按照公司制定的《汽车维修工艺规程》执行。
4.二级维护:由专业维修人员负责进行,作业范围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为主,具体作业项目及技术要求按照公司制定的《汽车维修工艺规程》执行。
车辆二级维护前应进行车辆检测诊断及技术评定,根据结果确立附加作业或小修项目并同时予以完成,二级维护竣工检验表应归入车辆档案。
5.为了强化车辆的一二级维护,使车辆在良好技术状态下工作,各分公司所属车辆应全部纳入公司修理厂内完成。
第十二条车辆的修理车辆的修理全部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采用小修、零件修理、总成修理三种修理形式。
1.车辆小修:是用修理或更换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车辆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主要是消除车辆在运行过程或维护作业过程中发生或发现的故障或隐患。
2.零件修理:是对因磨损、变形、损伤等而不能继续使用的零件进行修理,旧件修复应考虑经济合理,并按工艺要求进行。
3.总成修理:是车辆的总成经过一定使用里程后,用修理或更换总成任何零部件的方法,恢复其完好技术状况和寿命的恢复性修理亦可采用总成互换法实行总成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