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护壁施工方案

基坑护壁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新津县秀城商住楼位于新津县五津镇红石社区第五村民小组,南北干道于迎宾大道交汇处,拟建工程由2栋14F、裙楼2F(商业楼)和单独地下车库拟建物组成。

平场后场地标高420.1m,基底标高为414.6m,基坑开挖深度约5.5m,基坑周边距建筑物约9米。

采用喷锚护壁。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安全等级为二级。

2、场地环境及地质条件2.1 场地环境拟建场地位于市区,地形较平坦,四周自然放坡有一定困难,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及护壁措施,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及安全考虑,建议采用喷锚护壁的方式较为经济适宜。

2.2 地层结构经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由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粉质粘土、粉土、砂土(Q4al)及冲洪积卵石层(Q4al+pl)组成:⑴素填土(Q4ml):灰色、黄灰色,松散,稍湿~湿。

以粉土为主,粘性土次之,普遍地段表层为杂填土(层厚一般在0.10~0.40m),零星地段夹少量生活垃圾,据调查,该层为平整场地回填形成,场地内均有分布,揭示层厚1.10~3.00m。

⑵细砂(Q4al):杂色,湿,松散。

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含较多云母片及少量砾石。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揭示层厚0.80~2.00m。

⑶卵石层(Q4al+pl):杂色,松散~密实,湿~饱和。

以花岗岩、石英岩、闪长岩、变质岩等硬质岩石为主,表层卵粒物多呈中等风化状态;磨圆度较好,呈圆~亚圆形;级配一般,粒径以20~100mm为主,最大可达200mm;充填物以中、细砂为主,局部夹中砂层透镜体或条带,其顶界埋置深度介于1.10~3.20m。

根据钻探取芯观测及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测试结果,依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的规定,本场地卵石层可分为以下四个亚层:①松散卵石:卵石含量50~55%,排列十分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N120击数为2~4击(修正后)。

在场地内呈条带状或透镜体分布。

②稍密卵石:卵石含量55~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N120击数为4~7击(修正后)。

呈透镜体或层状分布。

③中密卵石:卵石含量60~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N120击数为7~10击(修正后)。

分布较稳定,呈层状或透镜体分布。

④密实卵石:卵石含量大于7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N120击数大于10击(修正后)。

分布连续、稳定。

3 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为1.50~2.50m,多年平均最高地下水位埋深约1.50m,相应高程418.50m。

卵石层渗透系数在18.0~22.0m/d之间,建议本场地按20.0m/d考虑。

4基坑护壁方案基坑周边环境场地基坑分为A-B-C-D段,其中A-B段周边有建筑物,距离建筑物9.0米。

4.1喷锚护壁4.1喷锚护壁方案设计基坑开挖深度地面下-5.5m,现场地地面大体平整,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放坡系数均采用1: 0.3,遇杂填土厚度超过1.0m时放坡系数为1:0.5。

基坑护壁与挖方交叉作业,以缩短工期。

锚杆采用Φ48钢管制作,锚杆注水泥浆配合比0.5,注浆压力0.2~0.6Mpa。

4.2护壁技术要求①护壁面积约3500m2,基坑周长约630m;②基坑开挖深度为地面下5.5m;③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并保证坑壁稳定及市政设施和既有建筑物安全。

合理使用有效期:6个月。

4.3 设计依据编制依据如下:(1)《新津县秀城商住楼工程勘察报告》;(2)《新津县秀城商住楼工程基础开挖图》(1:500)(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4)《基坑土钉护壁规程》(CECS96-97);(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川建委发[2002]712号);(8)《锚杆喷射混凝土护壁技术规范》(GB50086-2001);(9)《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局部修订)。

4.4 设计参数选择⑴根据该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场地环境条件,按照具有代表性的剖面本次护壁设计按以下参数考虑(杂填土取经验值):土体结构模型和力学参数:(2)坑顶荷载:按均分考虑q=15kN考虑,距离基坑边距不少3.0m;(3)坑顶位移:控制坑顶位移不大于30mm。

4.5 锚杆计算本工程采用理正喷锚护壁设计软件进行计算,从地勘报告得知,该基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钻孔,杂填土厚度大于1.0m的地段放坡率为0.5,经比较、分析,喷锚护壁设计如下:4.6、基坑护壁施工组织方案4.6.1放线定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周边尺寸、轴线位置及角点坐标、±0.00标高,准确放出开挖边线,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复核开挖尺寸,使其误差不超过设计和规范要求。

1、喷锚支护施工(1)开挖线施放严格按甲方提供的红线图和建筑基础平面布置图测放出基坑开挖线,并在整个喷锚护壁施工期间随时监测基坑土方开挖情况,严格按开挖图及开挖进度计划执行。

(2)地下管线施工前应进一步查明周边市政管线的位置和埋深,确保锚杆顺利施工并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据了解,场地内分布有多根旧管道,在土方开挖前也应进一步探明;对于给水管、排水管应进行堵塞处理,防止水浸泡基坑地基土。

(3)土方开挖应根据支护要求分层分段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该层锚杆深度的0.5m,分段长度宜为10~20m。

坑壁采用人工修坡,严禁在坡底掏挖或形成倒坡,保证基坑坡面放坡量(1:0.5)。

(4)锚杆定位测量由锚杆施工工长沿平整的坑壁面作标记,测量误差不超过50mm。

(5)锚杆制作与施工a、杆体选择杆体选用Ø48δ2.8钢管。

杆体的选择要求表面平直、内部畅通、杆体无裂痕、无创伤。

b、杆体制作杆体前端1/3~1/2长度范围内钻孔形成花管,焊接倒刺。

钻孔直径6~8mm,纵向间距700mm,钻孔沿锚杆周围呈3排布列。

倒刺采用Φ14螺纹钢,沿锚杆周围呈3排布置,倒刺纵向间距700mm。

位于卵石层中的锚杆不加倒刺杆体前端做成楔形;参见“锚杆大样图”。

c、杆体安放钻机就位后,杆体前端对准设计孔位,并调整杆体倾斜角度至设计要求,然后将杆体击入至设计深度,击入过程中杆体应保持平稳、不变形。

d喷锚护壁施工(1)喷锚护壁施工与土方开挖同步交叉作业。

其施工程序为:土方开挖至地面下2.00m 深度,人工修坡平整度土层不大于30mm,卵石和素填土不大于50mm 冲击法打入锚杆挂网同时搭焊加强筋喷射砼锚杆压力注浆下一层土方开挖。

如遇砂层及特殊情况时则先挂网、喷射砼,再打锚杆。

(2)土方开挖应根据护壁要求分层开挖,以保证放坡坡度(1:0.84)不得挖成直立坡,严禁挖成倒坡,坑壁采用人工修坡,下层土方开挖中,严禁碰壁和破坏上部的护壁工程设施。

(3)防止上部土体中水的渗漏对护壁的危害,在基坑四周竖向护壁中设置排水孔,排水孔间距Φ30@3.0m×3.0m,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渗水严重应增加排水孔密度。

(4)第一次开挖深度达到要求后,根据施工场地条件,在坡肩顶面做50mm厚度的砼坡面防护,翻边宽1.2m,使地表水有序排放,防止地表水冲刷边坡和下渗。

(5)施工前应检查核实地下管线情况,确保锚杆从地下管线下部穿过,尤其在降水井附近施打锚杆时,应严防锚杆破坏降水井管。

(6)在开挖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不得在影响边坡稳定范围内积水,且严禁在坡顶堆载。

e 施工工序根据喷锚护壁技术要求及土方开挖进度要求,对基坑喷锚护壁施工作如下详细说明(其余地段依此类推)。

(1)土方开挖与基坑护壁交叉作业,土方开挖至地面下2.0m深度时,在1.5m深度处作第一排锚杆施工,锚杆长L=6.0m。

(2)土方开挖至地面下3.5m深度时,在3.0m深度处作第二排护壁,锚杆长度L=3.0m。

以上两排锚杆应特别注意地下设施的安全,施工时应派专人看护,实行旁站监督,检查保证锚杆从地下设施下部穿过。

(3)土方开挖至地面下5.5m深度时,在4.5m深度处作第三排护壁,锚杆长度L=2.0m。

(6)钢筋网工程每排锚杆施工完毕后顺坡面绑扎钢筋网,然后沿着锚杆的横竖方向铺设、焊接加强筋。

杆体之间的焊接时首先应保证杆体内部畅通,同时焊接长度和焊接质量均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锚杆与主筋的焊接时检查中首先检查焊接面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对虚焊重点检查。

(7)喷射混凝土施工a、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基坑璧上的虚土均全部清除、使坑壁较平直。

b、喷射混凝土为C20细石砼。

c、喷射混凝土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喷射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面板按规范进行养护。

d、混凝土凝固一天后在有渗水的地方按规定在护壁上打排水孔进行排水引水。

排水孔间距Φ30@1.5m×1.5m(坡顶以下3m内,排水孔深度不宜小于1.5m,并安置带孔PVC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应立即增加排水孔。

e、第一次开挖深度达到要求后根据施工场地布置,在基坑顶面做厚0.15m坡顶上翻层,基坑四周做至围墙边缘。

(8)压浆a、水泥采用P.O 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净浆水灰比为不超过0.45~0.5,压力在0.5~1.0MPa。

在有上层滞水地段浆液中加入速凝剂并增加水泥含量。

b、每根锚杆压浆量应根据土质情况而定。

c、浆液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设计水灰比制作,并搅拌均匀。

制作好的浆液随搅随用,在浆液达到初凝之前全部压完。

(9)变形监测为了取保基坑以及周边建筑的安全,护壁施工过程中必须作好基坑变形监测。

5、工程质量、安全、消防、环保、工期保证等措施5.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针对本工程施工工序多,场地狭小,质量要求高,施工安全隐患多及工期紧等特点,由公司总工办专门负责施工质量及安全,严格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技术要求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认真接受甲方和监理公司的监督和指导,以严格的管理方式和可靠的技术保证使工程达到优质、高效、安全。

其具体措施如下:5.1.1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机构由公司下达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控制、质量检查、质量考核评比及奖惩办法。

工程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领导小组,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担任组长且作业队配置一名专职的质量督促管理人员,推动全方位质量管理,检查、督促、协调各环节和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组织职工学习相关专业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知识。

每个职工都明确工程质量的方针、目标和计划,积极参加各项质量管理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