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西省2017 年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先填写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位号。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注意事项:1.选择题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不计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须按规定要求正确涂卡,否则后果自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1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羞赧(nǎn)庐冢.(zhǒng)褒姒.(sì)窸窣.(sū)B.梵.语(fán)夔.门(kuí)啃噬.(shì)翎.毛(líng)C.苑囿.(yòu)嗫嚅.(nú)夯.筑(hāng)绵亘.(gèn)D.麾.下(huī)颛.顼(zhuān)款塞.(sāi)妆奁.(lián)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口干舌燥断壁颓垣好高骛远偃旗息鼓B.断章取义却之不恭敷衍塞责矫揉造作C.孺子可教罄竹难书甜言蜜语振聋发聩D.义不容辞风驰电掣自惭形秽腾挪跌宕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____________,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
②毋庸____________,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一笔宝贵财富。
③冬去春来,山上的冰雪____________了,汇成一条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
④我们只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就会____________到人生很多的苦与乐。
A.气魄质疑溶化体味B.气概置疑融化体味C.气概质疑溶化体验D.气魄置疑融化体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顺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B.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练习,不仅能写出长篇大论,而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章。
C.本商场的当务之急是抓紧培养和提高新员工的服务水平。
D.由于剧本的原因,演员巩俐曾多次婉拒好莱坞的邀约。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版画是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如木板、石板、钢板等)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
B.这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很快就在《新浪网》曝光了。
C.罗曼·罗兰曾这样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有阳光。
”D.儿童的游戏,究竟是为了学习?为了娱乐?还是为了锻炼?非选择题注意事项: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题号二三四五六总分总分人得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共计10 分。
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4. ____________,原名龚佩瑜,是中国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5.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12 分。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的母亲》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
()2.《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亦舒的成名作。
()3.会议纪要是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所使用的公文。
()4.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边城》讲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5.《世间最美的坟慕》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一篇游记散文。
()6.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共3 小题,共计33 分)(一)现代文阅读(16 分)离太阳最近的树毕淑敏30 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阿里,平均海拔5000 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
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褶皱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
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
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
它有生命。
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
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
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的。
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
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在沙丘上,而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才固住了流沙。
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被固住的流沙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
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火。
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
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
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富有韧性,与沙砾粘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烈焰,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
金红的火焰中。
每一块红柳根。
都长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魂。
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涵着很可怕的工作量。
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
这样,红柳就枝丫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
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
因为所费气力较少。
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灵了。
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放进去,人伏得远远的。
将长长的药捻点燃。
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
再幽深的树怪。
也尸骸散地了。
我们风餐露宿。
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不曾堆聚过亿万颗沙砾。
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处?1.文中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结合上下文对划线句子“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作简要赏析。
(4 分)2.当司务长布置打柴的任务时,“我”产生了疑惑。
面对“我”的质疑,司务长连用了四个“对不对”。
作者详写这一对话情景有什么表达效果?(4 分)3.文章结尾段作者把红柳称作“原住民”,这个称呼蕴涵着什么深意?(4分)4.文章以“离太阳最近的树”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4 分)(二)诗歌鉴赏(7 分)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诗中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4 分)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的理解。
(3 分)(三)文言文阅读(10 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句中“以”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____________。
(2 分)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与“苟以天下之大”B.“不赂者以赂者丧”与“润牧以谗诛”C.“以地事秦”与“至丹以荆卿为计”D.“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与“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2.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分)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 分)(2)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 分)(3)赵尝五战于秦。
(2 分)五、应用文填写(10 分)李冰是某职校团委组织部部长,2016 年4月8日,2015 级商务三班团支部书记购买团徽30 枚,每枚团徽收费0.5 元,请为其出具团委的收款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