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语言表达练习题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语言表达练习1.下面语段中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南宁三街两巷,见证了南宁的百年历史变迁。

这里,保留着南宁最完整的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居民群。

【答案】这里,保留着南宁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最完整的民居群(或建筑物、民居等)。

【解析】【分析】“保留着南宁最完整的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居民群”语序不当,应调整为“保留着南宁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最完整的民居群”。

故答案为:这里,保留着南宁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最完整的民居群(或建筑物、民居等)。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2.书香校园文化节开始了,初一级将举办“取经路上”课本剧表演大赛。

请你在孙悟空、沙和尚中任选一位,仿照示例,为人物设计一句自我介绍。

示例:想当初俺老猪被贬下凡,在高老庄幸得师父点化;如今是那取经路上知错能政的猪悟能。

【答案】想当初俺老孙被压五行山,幸得南海观世音菩萨指点,如今是那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孙悟空。

【解析】【分析】明确要求:孙悟空、沙和尚中一个人物;仿照句式,想当初…如今;和人物经历相关。

示范:想当初俺沙僧被贬下凡,在流沙河幸得师父点化;如今是那取经路上任劳任怨的沙悟净。

故答案为:想当初俺老孙被压五行山,幸得南海观世音菩萨指点,如今是那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孙悟空。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在孙悟空、沙和尚中任选一位,仿照示例,为人物设计一句自我介绍。

3.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更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

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春风,为我送来芬芳;如________,________;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解析】【分析】在仿写时要注意把握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内容和合适的修辞手法。

根据上下文可以看出仿写的句子应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示例:如大海里的一座灯塔,为我带来希望。

如饥渴中的一泓清流,为我送来甘甜。

故答案为: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

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4.根据下面的材料,请给“防护林”下定义。

(不超过40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

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

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

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答案】参考示例:防护林是能减小风力、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20倍的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

【解析】【分析】给某个事物下定义的思路:抓住材料中事物本质特征,抓住材料中事物的作用,一般用判断句式,注意字数要求。

方法一:第一句话是对防护林作用的概括,而第二句话则是对其作用的具体介绍、描写,第三句话则概括了防护林的本质特征,故概括时抓住第一、第三句话即可。

方法二:首先,确定句子主干:“防护林是林带”。

其次,提取“防护林”的本质特征:减小风的力量,并行排列,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第二、三句是具体描写,属于干扰信息。

最后,对本质特征排序,放在主干的定语位置,形成答案。

故答案为:参考示例:防护林是能减小风力、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20倍的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

【点评】本题考查的题型的下定义,下定义是揭示事物(概念)本质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可以用“被定义概念(种概念)=该事物的本质特征(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语言形式(格式)来表达。

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

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班级准备开展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活动。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活动亲自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请仿照示例设计两项活动形式。

示例:开展“交友之道”主题班会。

活动形式一:________活动形式二:________(3)在古典诗文中有很多关于交友的诗词、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请任意选择两个方面各写出一则。

【答案】(1)示例:交友之道,贵在以诚;交人生益友,走成功之路;真诚的朋友,人生的良师。

(能围绕主题意对即可)(2)活动形式(一):开展“交友之道”演讲比赛;活动形式(二):开展“交友之道”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等)(3)示例:名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四海之内皆兄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道不同不相为谋等。

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等。

成语典故:管鲍之交、割席之交、伯牙绝弦、忘年之交、刎颈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桃园结义等。

(任选两个方面各写出一则即可)【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标语的能力。

宣传标语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必须要简洁、确切、醒目,要用生动连贯的语言表达,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标语一般为短句。

答案示例:交友之道,贵在坚持。

(2)解答本题注意要围绕“交友之道”主题,活动形式要合乎逻辑,表述清楚。

示例:活动一:办“交友之道”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二: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谈”的辩论赛。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诗句及成语典故的积累能力。

本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如名言警句: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又如成语典故:伯牙绝弦。

诗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答案为:⑴示例:交友之道,贵在以诚;交人生益友,走成功之路;真诚的朋友,人生的良师。

(能围绕主题意对即可)⑵活动形式(一):开展“交友之道”演讲比赛;活动形式(二):开展“交友之道”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等)⑶示例:名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四海之内皆兄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道不同不相为谋等。

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等。

成语典故:管鲍之交、割席之交、伯牙绝弦、忘年之交、刎颈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桃园结义等。

(任选两个方面各写出一则即可)【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

⑵本题考查活动项目的设计。

活动项目的设计,要紧扣“交友之道”这一主题,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班级活动。

⑶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注意写出古典诗文中关于交友的诗词、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

6.请你阅读下面的图片,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大西高铁的基本情况。

(包括起点终点、路程、途经主要站点、建设价值等几个部分)(80字左右)【答案】答案示例:大西高铁是从山西大同到陕西西安的高铁线路,全长859KM,途经朔州、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站点。

大西高铁是秦晋交通的大动脉,将更好地促进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要求介绍大西高铁的基本情况(包括起点终点、路程、途经主要站点、建设价值等几个部分),80字左右。

“大”指“山西大同”,“西”指“陕西西安”,然后按照顺序介绍路程(全长859KM)、途经主要站点(朔州、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建设价值(促进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等。

语言要通顺,有条理。

故答案为:答案示例:大西高铁是从山西大同到陕西西安的高铁线路,全长859KM,途经朔州、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站点。

大西高铁是秦晋交通的大动脉,将更好地促进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图片信息的理解和提取的能力。

要求考生仔细观察图片,注意图片中的图案、文字,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整合,注意表达的语言要简洁,流畅,准确。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載。

围棋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体现了汉民族对智慧的追求。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被人们形象比喻为黑白世界,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棋戏。

由于围棋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具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思想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逐渐发展成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围棋”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示例1】围棋是源于中国,以黑白棋子对弈的历史悠久的棋戏。

【示例2】围棋是以黑白棋子对弈的能体现汉民族智慧的古老文化竞技活动。

(2)【示例1】围棋之为物,天圆地方法天地,黑白二色象阴阳。

【示例2】围棋如一位智者,从远古走来,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

【解析】【分析】(1)这段话主要介绍围棋的起源、历史、特点及作用。

围棋起源于中国,历史非常悠久,以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因为具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思想特点,逐渐发展成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把这几句话整合成简洁而连贯的一句话即可。

注意不要超过30个字。

(2)因为围棋历史悠久,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具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思想特点,体现了汉民族对智慧的追求。

围棋就像一位智者,因此可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围棋进行描写,如:围棋如一位智者,从远古走来,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

此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⑴【示例1】围棋是源于中国,以黑白棋子对弈的历史悠久的棋戏。

【示例2】围棋是以黑白棋子对弈的能体现汉民族智慧的古老文化竞技活动。

⑵【示例1】围棋之为物,天圆地方法天地,黑白二色象阴阳。

【示例2】围棋如一位智者,从远古走来,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

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⑵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材料内容,明确围棋的特点,然后再用一种修辞手法对围棋进行描述。

8.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潮天一色,船走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似在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走;下联为:________。

【答案】秋山人似画中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

结合对联常识来分析,“春”对“秋”,“水”对“山”,“船”对“人”,“如”对“似”,“天上”对“画中”,“走”对“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