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重大情况预警方案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宏发焦化厂可能发生的重大情况下的处置程序。
2、使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宏发焦化厂。
3、全公司(或焦化厂)大停电(停水、停汽状态下)焦炉系统的应急处理预案:3.1、由于全公司或全厂大停电,会造成因停电而引起的一系列生产故障。
如:3.1.1、焦炉地下室加热系统不能正常换向操作(焦炉煤气:30分钟/次;高炉煤气:20分钟/次)而引起的加热火道加热不均匀(烧单眼或烧双眼),造成焦饼成熟不均及推焦困难等事故。
3.1.2、焦炉四大机车会造成因停电而引起的停止操作所造成的生产事故。
比如:推焦杆进入炭化室内只将焦炭推出一半就停电,烧坏推焦杆;平煤杆进入炭化室内正在平煤时就停电,烧坏平煤杆;装煤车正在炉口进行装煤操作就停电,烧坏装煤车;拦焦车内导焦栅里的焦炭正推出一半就停电,烧坏拦焦车;熄焦车正在接焦或车箱内红焦已接完,正需急驶去熄焦时停电等一系列事故。
3.1.3、因停电造成上升管煤气放散事故(鼓风机停转)。
3.1.4、因停电造成的各机械运转设备、电机设备的停转、停运事故。
3.1.5、因停电造成的焦炉的炉门、炉框冒烟冒火,损坏炉体,影响焦炉寿命的事故等。
3.2、炼焦车间的主任、副主任(生产主任、电气主任、设备主任)各自负责相应分管的区域范围,调火组长、煤气组长、机车组长各自负责本岗位的区域范围。
3.3、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工作由炼焦车间的主任与厂调度室及生产副厂长协调处理。
3.4、应急救援中的工作人员由当班岗位的生产班长、各组长及各岗位操作工人担当。
对在救援中所需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它资源由焦化厂负责,比如动用消防车、请煤气防护站等。
3.5、发生紧急情况(突然停电、停水、停汽)时各岗位的应急措施:附图1:停电时造成上升管、放散荒煤气的人员分工网络3.5.1、停电时造成上升管放散荒煤气的应急措施:3.5.1.1、组织安排上升管工、中控室工、煤气组长等岗位等待放散。
3.5.1.2、停止推焦操作。
3.5.1.3、当集气管压力过高,超过250pa时:3.5.1.3.1、煤气组长可利用放散操作柜对上升管走台两个自动放散管的放散。
3.5.1.3.2、压力仍居高不下时,上升管操作工可对上升管走台上的两个人工放散管进行放散。
3.5.1.3.2、压力仍居高不下时,上升管操作工需将新装煤孔号的上升管盖打开进行补充放散。
3.5.1.4、整个停电过程中,生产主任、煤气组长一定要监视集气管压力的波动情况,及时向相关岗位(厂调度室和领导报告集气管压力和温度的波动情况)。
3.5.1.5、当集气管压力恢复正常时,及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逐一盖好上升管盖,关闭手动、自动放散装置。
3.5.1.6、恢复出炉操作。
3.5.1.7、中控室记录从开始放散到恢复生产的时间,并及时报告调度室。
3.5.2、停电时造成停氨水时上升管岗位的安全救护措施:附图2:停电造成停氨水时人员分工表3.5.2.1、关闭炉上所有氨水开闭器(机侧上升管走台、回收车间来的高低压氨水开闭器四个)。
3.5.2.2、缓慢打开集气管两端备用的工业水管开闭器,使集气管温度维持在150℃-200℃范围。
3.5.2.3、当氨水来时,应先关闭工业水开闭器。
3.5.2.4、缓慢打开氨水开闭器。
3.5.2.5、恢复正常后,检查氨水喷洒情况。
3.5.2.6、处理和检查集气管与桥管及承插口等部位的漏烟、漏水情况报告车间。
3.5.2.7、整个停送氨水过程(中控工、调火工),要监测集气管压力、温度变化情况。
3.5.2.8、若备用工业水也停,应及时上报厂调度室。
3.5.3、交换机突然停电时应急措施:(在岗交换机工和煤气组长)进行手动交换步骤:附图3:交换机突然停电时人员分工网络表3.5.3.1、拉下电源开关。
3.5.3.2、认清需要交换的方向。
3.5.3.3、固定并按下该方向电磁阀按钮。
3.5.3.4、反复摇动操纵杆进行加压。
3.5.3.5、交换完毕,松开电磁阀按钮。
3.5.3.6、根据交换周期的要求进行其它方向的交换。
3.5.3.7、记录并通知调度室停电的时间及换向的次数和来电恢复的时间。
3.5.4、推焦途中停电时应急措施(推焦车司机和机车组长)附图4:推焦途中停电时人员分工网络表3.5.4.1、断开推焦车主电源(或总电源)。
3.5.4.2、打开推焦电动机液压闸上部安全罩,松开闸杆或用撬棍将液压阀杆撬起,使闸皮处于松弛状态,并用合适高度木块垫好。
3.5.4.3、将手动传动装置的小齿轮手柄转向啮合处,并插好固定销。
3.5.4.4、启动柴油发动机,并调至中高速运行状态。
3.5.4.5、拉柴油发动机离合器拉杆至第一缺口处,此时推焦杆应匀速从炉内拉出至到位为止,离合器拉杆送回原处。
3.5.4.6、关闭柴油发动机,将上述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等待来电。
3.5.4.7当进行到第四项柴油机不能启动时,请迅速到机车下一层手动摇柄处,用摇杆将推焦杆拉回。
※正在推焦时突然全部停电,如有备用电源,应尽快接上,将推焦杆尽快退回;如果没有备用电源,用柴油机或手摇装置把推焦杆拉回,拉回步骤按1~7执行。
3.5.5、平煤途中突然停电时应急措施:附图5:平煤途中突然停电时人员分工网络表正在平煤时突然全面停电,如有备用电源,应尽快接通,将平煤杆尽快退回;如没有备用电源,切断动力主回路电源,用手摇装置或手动葫芦把平煤杆拉回,再人工关闭小炉门。
3.5.6、装煤途中突然停电时应急措施:装煤时全面停电处理步骤:附图6:装煤途中突然停电时人员分工网络表3.5.6.1、电工确认共用保护柜电源灯灭及电压表为零。
3.5.6.2、煤车司机拉下全部控制开关,并将各主令控制器手柄放回零位。
3.5.6.3、机车组长通知炉盖工打开上升管盖,煤车司机关闭闸板,提起导套。
提导套操作步骤如下:3.5.6.3.1、确认液压站内需要提导套的电磁阀,按下按钮并固定。
3.5.6.3.2、再按下储能器的电磁阀,导套即可提起。
3.5.7、推焦途中拦焦车突然停电时应急措施(在岗拦焦车司机及机车组组长)附图7:推焦途中拦焦车突然停电时人员网络表3.5.7.1、关炉门(有紧急电源时)3.5.7.1.1、确认控制回路断开,导焦栅在后限。
3.5.7.1.2、当共用配电盘电源灯亮、电压表指示380A时,合上控制主回路开关,确认灯亮,控制主回路通,确认灯亮。
3.5.7.1.3、按油泵启动确认灯亮,按空压机启动,确认灯亮。
3.5.7.1.4、将取门方式置于自动侧,确认灯亮。
3.5.7.1.5、等待送电。
3.5.7.1.6、按自动开始,确认灯亮,灯灭确认炉门关好。
3.5.7.1.7、以上步骤也可用手动操作。
3.5.7.2关炉门(无紧急电源时)3.5.7.2.1、确认导焦栅在后限。
3.5.7.2.2、推上并锁紧高速前进电磁阀,关卸荷阀。
3.5.7.2.3、操作手动油泵,升高油压直至达到前进端。
3.5.7.2.4、松高速前进电磁阀锁紧装置,推上并锁紧吊下电磁阀。
3.5.7.2.5、松掉下锁紧装置,推上并门栓退回电磁阀,操作手动油泵直至退回。
3.5.7.2..6、操作手动油泵直至掉下到位。
3.5.7.2.7、松门栓退回装置。
3.5.7.2.8、推上并锁紧提门钩下电磁阀,操作手动油泵直至门钩下。
3.5.7.2.9、松提门钩下装置。
3.5.7.2.10、等待送电。
3.5.7.3、导焦栅后退(有紧急电源时)3.5.7.3.1、确认控制电源主回路断。
3.5.7.3.2、当配电盘电源灯亮、电压表指示380V时合上控制电源主回路。
3.5.7.3.3、按控制电源主回路通,确认灯亮。
3.5.7.3.4、按油泵启动,确认灯亮。
3.5.7.3.5、按空压机启动,确认灯亮。
3.5.7.3.6、置导焦方式于自动侧,确认灯亮。
3.5.7.3.7、确认导焦栅可脱离后,按自动开始,确认灯亮、灯灭,确认导焦栅到后限。
3.5.7.4、导焦栅后退(无紧急电源时)3.5.7.4.1、推上并锁紧锁闭开电磁阀,手动操作油泵直至锁闭开,松开锁闭开装置。
3.5.7.4.2、推上并锁紧导焦栅后退电磁阀,操作手动油泵直至后限松开此阀。
3.5.7.4.3、确认炉门关好后,将导焦栅置于定位置。
3.5.7.4.4、等待送电。
注意:(1)推焦中停电必须与大车联系后,将导焦栅中的红焦炭扒出,不允许红焦留在导焦栅内。
(2)推焦前、后停电,立即将各装置退回安全位置并关上炉门。
3.5.8、熄焦车全面停电时应急措施:附图8:熄焦车全面停电时人员网络表3.5.8.1、接焦途中突遇停电,应立即通知推焦车停止推焦,马上组织就近接消防水熄灭车箱内红焦或将焦炭卸入凉焦台内用水熄灭。
3.5.8.2、熄焦车头进入熄焦塔如遇停电(包括开过劲、掉道)应立即关好窗户,切断总电源,走行控制器回零,通知班长组织处理。
3.5.8.4、当附近无水源时,及时联系厂调度室调消防水车进行熄灭车箱内红焦。
为确保熄焦车箱不被红焦烧坏,有时也可采用将红焦卸到附近地面上的方法,然后再组织人员进行处理。
3.5.8.5、在推焦途中突然停止推焦,必须得到允许,熄焦车方可离开。
3.5.8.6、自动熄焦装置不好使时,应立即进行手动熄焦,并报告班长。
3.6、突遇停电后,各班值班电工应急时与厂调度室联系、与有关电力部门联系,协调并积极查找原因,争取在短时间内尽快恢复送电,恢复生产。
3.7、突然停电时,运焦中控应及时停止各运转设备的运转(包括各条运输皮带、单、双层振动筛等),待来电后再进行启动。
3.8、整个停电过程及时间、出现的故障和停电影响造成的损失,车间应详细记录在案,并及时上报厂部。
4、地下室(焦炉、高炉)煤气管道破裂引起着火、爆炸、中毒的应急处理预案焦炉地下室是煤气管道集中的地方,极易引发各种原因造成的煤气着火、爆炸和中毒事件,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4.1、地下室煤气管道着火、爆炸、中毒的原因:4.1.1、地下室内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后,遇火花引起爆炸,造成着火或中毒。
4.1.2、地下室内交换设备(法兰、开闭器、管线、阀门因质量和焊接等)泄漏或破裂,引起煤气外溢造成爆炸、着火和中毒。
4.1.3、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破裂和泄漏,如雷击、台风、地震、洪水等。
4.1.4、超温、超压造成的破裂和泄漏。
4.1.5、垫片撕裂造成的泄漏。
4.1.6、压力容器未按有关规定及操作规程操作(如压力表接错、水封装置失效)。
4.1.7、转动部分不洁,摩擦产生高温,如交换考克缺油、润滑不好等。
4.1.8、停送煤气,清扫煤气设备,操作不当引起火花或抽堵盲板不符合规定,未采取防静电措施等。
4.1.9、在地下室区域吸烟、抢修和检修时违章动火,焊接时未按“十不烧”及有关规定动火。
4.1.10、外来人员带入火种。
4.1.11、穿带钉皮鞋进入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