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 关于心理现象的本质

1-2 关于心理现象的本质

教案
教学过程:
复习:
提问:1、心理学研究什么?
2、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是什么?
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什么?心理过程包括什么?
4、什么是个性心理?它包括什么?
5、谈谈作为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学生回答
导入: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心理学?那么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幼儿心理,首先必须弄清人的心理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产生的?
新授:
一、心理实质是什么?(讲授法)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换句话说,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活动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的,脑是心理的器官。

许多研究证明: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1、脑的结构
教师结合图示讲解: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器官,它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其中最发达的部分是大脑。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表面覆盖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的脑细胞和皮层下的神经纤维有着复杂的联系,相互传递信息,构成了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2、脑的机能
(1)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收、分析、综合、贮藏和发布各种信息
【举例】“小偷偷包”
“花香引人嗅”
大脑皮层分成四个部分:枕叶、颞叶、顶叶和额叶。

这四个叶在机能上分工不同(图1-2)枕叶:与视觉有关
颞叶:与听觉有关
顶叶:与肤觉、运动觉有关
额叶:控制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行为
皮层各部位既分工又合作,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协调一致。

(2)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机体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行动。

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先天固有的反射如:新生儿的吮吸行为看到或闻到好吃的会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如:望梅止渴
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大类,一类是具体信号,也就是以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可以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摸到的刺激物作为信号;另一类是抽象信号,如语言、符号等。

幼儿是大脑发育迅速的时期,因此,一方面,要保护幼儿的大脑,避免幼儿大脑受到损伤,另一方面,要为幼儿的大脑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幼儿大脑正常健康的发育。

“巴甫洛夫的狗的实验”
【案例分析】:谈梅生津
思考:你觉得士兵们止渴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射?引起这种反射行为发生的信号是上述的哪种信号?
学生讨论
巩固:
布置作业:
a)名词解释:心理、反射、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b)简答题:脑的机能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