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习及其本质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习及其本质

第二章学习及其本质一、不定向选择题1、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有()。

A、准备律B、因果律C、练习律D、效果律2、学习包括知识的()几个过程。

A、获得B、转化C、评价D、实践3、属于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有()。

A、逐渐分化原则B、整合协调原则C、接受学习D、现行组织者策略4、在学生掌握了“蔬菜”后,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E、转移学习5、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有()。

A、程序原则B、逐渐分化原则C、整合协调原则D、先行组织者原则E、强化原则6、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知识的()几个过程。

A、理解B、巩固C、获得D、转化E、评价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8、加涅提出了三类态度,下面属于这三类态度的是()。

A.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B.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C.有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D.关切社会需要和社会目标的愿望E.进公民义务的愿望9、奥苏贝尔提倡的一种学习类型是()。

A.有意义-发现学习B.有意义-接受学习C.机械-接收学习D.机械-发现学习10、()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布鲁纳B.班杜拉C.桑代克D.巴甫洛夫11、()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B.认知结构C.信息加工D.有意义言语12、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苛勒C.斯金纳D.巴甫洛夫13、布鲁纳的学习论是()。

A.完形-顿悟说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C.认知-结构学习论D.建构主义1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回避条件作用15、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避,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回避条件作用16、俗语说“防患于未然”,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回避条件作用17、桑代克提出“试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条件律18、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相一致。

A.动机原理B.强化原理C.发展准备原理D.成熟概念19、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

A.惩罚B.泛化C.消退D.分化20、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一种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叫做()。

A.机械学习B.有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21、()学习理论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完形-顿悟B.认知-结构C.信息加工D.建构主义E.有意义言语22、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这类学习称之为()。

A.人类的学习B.学生的学习C.广义的学习D.狭义的学习23、Skinner认为效果最好的强化程序是()。

A.固定间隔程序B.固定比率程序C.变化间隔程序D.变化比率程序24、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模式进行教学。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组合学习D.发现学习25、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这符合()。

A.效果律B.近因律C.准备律D.练习律26、理解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有()。

A.更容易理解该学科B.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C.有助于广泛的迁移D.提高学习兴趣E.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27、加涅把()作为最基本的智慧技能。

A、辨别技能B、概念技能C、规则技能D、高级规则技能E、以上都不是28、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29、()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之父”。

A、斯金纳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30、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E、链接原则31、闻到难闻的气味,会不自觉的捂住鼻子,这种行为属于()。

A、强化B、消退C、惩罚D、逃避条件作用E、回避条件作用32、下面对桑代克联结说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B、桑代克用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取代了传统联想主义的观念之间的联结C、桑代克提出学习无需意识参与的观点D、桑代克的理论存在机械化和简单化的缺陷E、桑代克的理论抹杀了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只能解释简单的学习33、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对学习作了分类,主要分为()。

A、言语信息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的学习D、态度的学习E、运动技能的学习34、桑代克的学习定律中,()实际上反映了学习的动机原则。

A、失用律B、联想律C、效果律D、准备律E、练习律35、下列对学习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C、学习由反复经验引起的D、学习是本能活动E、学习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36、下面有关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区别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B、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C、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进行的D、人类的学习要掌握人类发展、变迁所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E、人类的学习是漫无目的的37、属于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知识观B、学生观C、学习观D、教师观E、学前观38、()根据学习结果对学习进行了分类。

A、布鲁纳B、桑代克C、加涅D、斯金纳E、伍德沃斯39、最早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布鲁纳C、斯金纳D、桑代克E、柯尔伯格40、加涅的学习理论中,能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的是()。

A、智慧技能的学习B、态度的学习C、言语信息的学习D、动作技能的学习E、认知策略的学习41、()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

A、智慧技能B、言语信息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42、加涅的学习理论中,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的是()。

A、智慧技能的学习B、态度的学习C、言语信息的学习D、认知策略的学习43、桑代克的联结说中,()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组织律44、见到路上的垃圾会自动绕开、屋内噪音嘈杂时会暂时离开,这些行为属于()。

A、条件反射B、回避条件作用C、消退D、逃避条件作用45、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桑代克D、奥苏贝尔46、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斯金纳C、华生D、皮亚杰E、桑代克47、经典型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E、布鲁纳48、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E、分类49、学生学习“功=力X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E、公式学习5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指()。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E、获得51、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E、知识52、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E、条件刺激53、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有()。

A、以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B、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C、计划性和组织性D、目的性E、被动性54、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把学习分成了四类,分别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无意义学习D、有意义学习E、机械学习55、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划分为了三种类型,一种观察学习是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这种学习称为()。

A、直接的观察学习B、抽象性的观察学习C、间接的观察学习D、形象观察学习E、创造性观察学习56、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复制过程D、动机过程E、模仿过程57、依据加涅的学习分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态度E、运动技能58、根据巴甫洛夫的研究,条件反射中涉及的基本事项有()。

A、无条件刺激B、条件刺激C、无条件反应D、条件反应E、强化59、程序教学的特点包括()。

A、小步子原则B、由易到难C、循序渐进D、自行控制时间E、多层次60、改变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是()。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E、下位学习61、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遇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等他离开时却又突然想起他的名字,这种现象称为()。

A、消退B、强化C、遗忘D、内化E、巩固62、关于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有()。

A、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的变化是短暂的C、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E、学习是后天习得的活动63、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

A、操作性行为B、条件刺激C、获得与消退D、刺激泛化与分化64、接捏按学习结果对学习做了分类,包括()。

A、智慧技能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知识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65、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刺激E、条件反射66、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获得知识B、习得学习方法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D、建立知识系统E、了解新生事物67、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B、惩罚C、负强化D、抑制E、正强化68、下列哪些强化程式是延缓式强化()A、定时距式B、变式距式C、定比率式D、变比率式E、每次都给强化69、程序教学是根据()原理设计的。

A、操作性条件反射B、积极强化C、经典性条件反射D、智力水平E、思维方式70、下列关于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