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级氯化钠的制备
【实验目的】
1、掌握提纯NaCl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溶解、沉淀、过滤、抽滤、蒸发浓缩、结晶和烘干等操作。
3、了解Ca2+、Mg2+、SO42-等离子的定性鉴定。
【基本操作】
1、溶解、过滤、抽滤。
2、固体的干燥。
3、学习pH试纸的使用。
【实验原理】
粗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主要是Ca2+、Mg2+、K+和SO42−离子等,选择适当的试剂使它们生成难溶化合物的沉淀而被除去。
(1)在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
Ba2++ SO42−=== BaSO4↓
过滤,除去难溶化合物和BaSO4沉淀。
(2)在滤液中加入NaOH和Na2CO3溶液,除去Mg2+, Ca2+和沉淀时加入的过量Ba2+:Mg2++ 2OH-=== Mg(OH)2↓
Ca2+ + CO32−=== CaCO3↓
Ba2++ CO32−=== BaCO3↓
过滤除去沉淀。
(3)溶液中过量的NaOH和Na2CO3可以用盐酸中和除去。
(4)粗盐中的K+和上述的沉淀剂都不起作用。
由于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且含量较少,因此在蒸发和浓缩过程中,NaCl先结晶出来,而KCl则留在溶液中。
【实验步骤】
1、称15g粗盐,加50ml水溶解(加热搅拌)。
称7.5g,其它试剂用量减半,可先取水,加热,再称量。
2、除SO42-
将粗盐溶液加热至沸腾,边搅拌边滴加1mol.L-1BaCl2溶液共(3-4ml),继续加热5min。
3、检验SO42-是否除尽
停止加热,让溶液静置,沉降至上部澄清,取上清液0.5ml,加几滴6mol.L-1HCl,加几滴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示SO42-已除尽;若有沉淀,需再加BaCl2至SO42-沉淀完全。
4、除去Ca2+、Mg2+和过量Ba2+
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沸腾,边搅拌边滴加饱和Na2CO3溶液(共6—8ml),直至沉淀完全。
5、检验Ba2+是否除去
将上述混合物放置沉降,取0.5ml上清液,滴加3mol.L-1H2SO4,若无沉淀,示Ba2+已除净;否则,再补加Na2CO3至沉淀完全。
验证沉淀完全后,常压过滤,弃去沉淀,保留溶液。
6、用HCl调酸度,除去CO32-。
在滤液中滴加6mol.L-1HCl,搅匀,用pH试纸检验,至pH为3-4左右。
7、加热,蒸发,结晶
将滤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体积为1/3时(糊状,勿蒸干),停止加热,冷却、结晶、抽滤。
用少量2:1酒精洗涤沉淀,抽干。
8 、烘干
将抽滤得到的NaCl晶体,在干净干燥的蒸发皿中小火烘干,冷却,称重 _ g,计算产率。
9 、产品纯度的检验
称取粗盐和精盐各0.5g,分别用5ml蒸馏水溶解备用。
(1)SO42-的检验
各取上述两种盐溶液1ml,各加2滴6mol.L-1和3-4滴BaCl2,观察有无白色BaSO4沉淀。
(2) Ca2+的检验
各取上述两种盐溶液1ml,各加几滴2mol.L-1HAc酸化,分别滴加3-4滴饱和(NH4)2C2O4溶液,观察有无CaC2O4白色沉淀。
(3)Mg2+的检验
各取上述两种盐溶液1ml,各加4-5滴6mol.L-1NaOH摇匀,各加3-4滴镁试剂,若有蓝色絮状沉淀,表示含Mg2+。
【实验结果】
1 产品外观:(1)粗盐;(2)精盐
2 填表
【思考题参考答案】
1、在除去Ca2+,Mg2+, SO42—时,为什么要先加入BaCl2溶液,然后再加入Na2CO3溶液?
答:先加BaCl2除去SO42-后,多余的Ba2+可用Na2CO3除去,反之,Ba2+不能除去,若先加Na2CO3除去Ca2+、Mg2+后,除SO42-,多加的Ba2+还得用Na2CO3除去,操作步骤多了一步。
2、能否用CaCl2代替BaCl2来除SO42-?
答:不能,因为CaCl2代替BaCl2时,生成的CaSO4溶解度大,SO42-不能沉淀完全除去。
3、在除Ca2+,Mg2+,Ba2+等离子时,能否用其它可溶性碳酸盐入Na2CO3?
答:不能,用其它碳酸盐(如K2CO3)会引入杂质阳离子。
4、怎样除去粗盐中的K+?
答:K+在最后抽滤时除去,由于KCl溶解度大于NaCl,不易形成结晶,抽滤时进入母液而除去。
5、在除去溶液中过量的NaOH和Na2CO3时,为什么要控制溶液的pH值为3—4?
答:当溶液的pH值为3—4时,CO32-已变为CO2而除去,若为中性,则溶液中有NaHCO3,会在蒸发、结晶时与NaCl一块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