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越王墓丝缕玉衣导游词

南越王墓丝缕玉衣导游词

西汉南越王墓—丝缕玉衣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1983年6月在象岗山开挖公寓楼的墙基时,发现一块块平整的
大石板,好象一处地下建筑。

有的人猜想是防空洞,有的说是战争年代留下来的军火库,有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竟准备撬开石板一睹为快。

这时考古队赶来,判断出是座西汉的墓葬。

发掘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时在主馆室内发现了一套玉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南越王赵眜的敛装--丝缕玉衣,长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丝线麻布粘贴编缀而成。

大家不免会有些疑问,不是金缕玉衣吗?怎么还有丝缕玉衣?这,说来话长。

秦朝灭亡后,赵眜的爷爷南海郡尉赵佗于公元前203年起兵兼并
桂林郡和象郡,然后拥兵自立,建立南越国。

公元前196年和公元前179年,南越国曾先后两次臣属于西汉,成为西汉的“外藩”。

可见南越国在当时还是一个小国,当时的经济状况不允许使用如此奢华的材料,而当时南越国的养蚕缫丝业却比较发达,用丝制衣,方便就地取材。

最重要的是,以玉衣作敛装的习俗在历史上风行了300余年,西汉时尚未形成规范的玉衣使用制度,东汉时期玉衣才明确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种,按照等级不同分级使用,三国时期玉衣制度被废止。

因为丝缕玉衣的特殊性,给后来的修复工作增加了很多的难度,专家先用竹签和石膏固定玉衣,然后整体运往北京,花了3年多时间
才最终将其修复。

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在玉衣的下面有一面大镜子,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玉衣的背面,在玉衣的背面由头至脚纵向排列着5块大玉璧,这样的玉璧,棺椁内外一共47块之多,玉璧是古代的一种礼器,用来祭天,祭先祖,还有就是殉葬,在西汉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玉能使尸体不朽,南越王使用大量的玉璧殉葬就是这个目的。

这套玉衣共分为头套、衣身、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及左右脚套等十个部分组成。

其中又数头套,手套和脚套的制作最为精致,每块玉都钻孔穿线,贴合较为精致,特别是头套的制作,不仅用料上乘,还设计了可以独立活动的面罩,头套顶端为一带孔圆形玉璧,大家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呢?
古人相信,人的灵魂是永存的,那么这个带孔玉璧很可能就是引领墓主人灵魂升天的的通道。

目前中国考古出土的完整玉衣有十几套,南越王丝缕玉衣的出土时间比世人熟知的发现于河北满城的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早十年
左右,因此它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充分反映了南越国统治者的崇玉观念和“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习俗。

好了,下面就请大家近距离欣赏这丝缕玉衣的美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