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针织服装款式设计

第三章 针织服装款式设计

第三章针织服装款式设计针织面料因线圈组织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透气性、柔软性,具有舒适、柔软、抗皱和便于携带的特点,而且运用不同的组织可以形成各种肌理效应,如凹凸纵横条、方格、网眼等。

服装款式设计中应突出面料特有的质感和优良的性能,采用流畅的线条和简洁的造型来强调针织服装特有的舒适自然性,款式变化不宜太复杂,因为任何过分夸张的设计构思及复杂的结构变化,不但在以线圈结构的针织面料上难以表现,难有出人意料的效果,而且还会喧宾夺主,失去针织面料应有的质感性能优势。

同时为了避免和弥补因造型简单而产生的平淡呆板感,设计时可在面料组织、色彩、图案、装饰上多加考虑,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第一节服装款式设计款式、面料和色彩是服装造型的三要素,其中款式又是构成造型设计的主体,包括整体和局部两部分,即服装的廓型、内结构线以及领、袖、口袋等零部件的配置。

一.服装廓形与结构的关系整体造型主要是通过廓形和主体结构线关系(立体与平面的关系)的把握实现的。

廓形决定着结构线的设计方式,结构线决定着廓形的状态,因此,结构的创意构成了整体造型的主要内容。

成衣设计不象前卫时装设计,廓形的创意一般是不容易的。

这是因为成衣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应用中成衣整体的廓形范围是受限制的,一般将整体廓形理解为六种基本廓形,即S型、X型、H型、A型、Y型、O型。

S型为人体基本型服装,如旗袍、美人鱼型连衣裙等;X 型以夸张肩和下摆、收缩腰部为特色,这是古典服装造型的特点亦称古典型,多用在礼服设计中;H型为箱型或筒型服装造型,多用在外套和套装中,是针织服装的常用廓型;A型为梯形服装造型,伞型是A型的夸张型,主要用在外套、披风和裙子中,喇叭裤也属此类;Y型与A型相反,为倒梯形服装造型,多用在有创意的套装、外套中,锥型裤也属此类;O型表现为收缩边口、膨胀中间的服装造型,常表现出与X型相反的特征,多用于运动服、工作服、防寒服等功能性强的服装设计中,如茄克。

通过上述成衣廓形的综合分析,服装廓形与结构的关系概括如下。

见图3-1-1 服装廓型与结构的关系。

图3-1-1 服装廓型与结构的关系(一)S型紧身结构主题:这种结构在所有的廓形中是最复杂的,要通过具有省功能的曲线分割完成,其创意的重点是通过省移、省缝变断缝、断缝和褶的组合而产生的。

值得注意的是,S型主体结构的变化通常是根据人体的曲面展开的,否则服装结构就不可能和人体体形配伍,使S廓形的造型失去意义。

(二)H型半紧身结构:H型结构整体上以直线结构为主,其创意是以中性的、整体稳定的直线分割与省的结合去完成,分割的曲线特征仍有一定的保留。

需要说明的是,H型与A型、Y型在整体结构中没有严格的界限,O型亦是如此。

这是因为它们的主体结构都是直线,只是根据立体外形的区别,在结构中(纸样中)强调的部位不同。

(三)A型和Y型同属宽松结构:A型为下摆宽大,肩胸合体;Y型为肩胸宽松,下摆收紧。

在整体结构上,它们是采用相反的斜线设计。

A型的创意是利用面料的活络感、悬垂性,使大下摆产生自然流动的效果。

Y型的创意则利用面料的张力和硬挺度,结合阔肩窄摆的结构设计,使其产生刚性(男性)感。

因此,Y型主题的重点设计不适宜采用软性材料。

(四)X型和O型在结构上是相反的:X型基本上是在S型结构的基础上夸张肩部和下摆完成的。

其造型重点基本是S型和A型结合的产物。

O型可以理解为是在H型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收边口的工艺达到O型立体效果。

收边口的部位主要是袖口和衣摆,因此,O型的衣长受到限制,一般以短上衣、茄克为主,最长保持在中长上衣的水平。

O型的造型焦点基本上集合了宽松结构的所有特点。

二.服装款式设计的步骤第一步:确定服装的整体造型。

主要反映在整体的廓形和主体结构线的关系上,即整体创意。

第二步:根据服装整体造型要求,进行局部造型设计,即局部造型符号的创意,包括领袖、袋等。

第三步:根据服装整体和局部造型要求,设计出最小局部的造型,仍为局部造型符号的创意,包括省、褶、扣、袢等。

服装款式设计过程中,整体与局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和转化的,也没有必要界定得很清楚。

如整体特色总是由各局部特点集合而成,局部特点又是在整体创意中派生的。

例如:X廓型的整体特色,没有省(或断缝)的作用是完不成的;同样将省设立H廓形的创意中不仅没有意义,还可能破坏整体结构。

因此,在进行服装款式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服装的整体风格和局部造型的关系,可见局部设计并不是单一的、局部的、无所顾及的;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局部造型并不是让设计师创造一种新的服装语言符号,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语言符号”已经非常完善,就如同造新字不太可能一样。

最主要的是要将语言符号有新意地组合,如同创造一种时代的新名词更能为人们所重视一样。

同时,在服装造型设计三大要素中,服装的款式设计要受两种因素制约,一是面料,二是工艺技术,其制约的程序为面料→工艺技术→款式。

换言之,款式设计的依据是看采用什么面料和技术。

例如当确定为针织纬编织物,需要特种加工技术,专用设备要求较高,款式的基本框架范围为内衣和休闲运动便装系列。

反过来说,服装类型的确定即基本款式范围的确定,其相应的面料选择和工艺技术也就确定了。

由此看来,成衣的款式设计是非常理性和实在的,面料的物质条件、生产工艺过程和款式特点具有很强的对应性。

三针织服装款式设计特点成衣的造型往往是根据面料的性能,材质和表面的风格确定的,面料的作用在造型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其主要原因是,面料的性质决定着服装款式的范围、色彩风格,针织面料的风格和组织更适于简洁完整的结构形式,款式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线条简洁性1.针织服装中结构线的形式,大多是直线、斜线或简单的曲线。

往往在梭织面料中必须采用曲线的部位,针织面料只需直线或斜线就能达到相似的效果,如插肩袖的插肩线可简化为简单的斜线。

见图3-1-2 针织服装插肩线的简化。

图3-1-2 针织服装插肩线的简化2.从面料的性能上不适宜采用过匆的分割,一般不存在结构功能的分割线,因而服装的廓形就无法改变,多为H型、O型。

只能把款式变化的因素转向局部,分割线也多为装饰性分割线,如T恤以领口为焦点的变化。

见图3-1-3。

图3-1-3 T恤领口的款式变化(二)突出面料的风格特点款式设计的重点多在局部和改变面料的花色风格上,在结构中要以充分利用和表现面料的材质来展开结构设计。

(三)造型的统一性当整体廓形确定下来,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应注意内轮廓的造型风格应与外轮廓呼应;其次内轮廓各局部之间的造型要相互关联,不能各自为政,造成视觉效果紊乱。

例如:下摆尖角与圆口袋、飘逸的裙摆与僵硬的袖子等,会令人产生不协调的感觉。

见图3-1-4 款式设计中的造型统一。

(四)成衣秩序性各局部的变化与个性表现应强调成衣的秩序,即在成衣的整体秩序下运用服装语言符号求得变化。

图3-1-4 款式设计中的造型统一第二节针织服装的局部结构及其处理服装的局部结构是指与主体服装相配置和相关联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领子、袖子、门襟、口袋等。

从设计的基本原则出发,各个局部结构不仅要有良好的功能,还要与主体造型有机地结合,达到协凋统一。

在处理服装的局部结构时,应该在满足其服用功能的前提下,寻求与服装主体造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另一方面与主体结构之间又是一种主从的关系,做到恬当得体,符合服装的秩序性。

一.领的构成领子是服装局部结构之一,在整体造型中起着“提纲挈领”、“领袖”的作用。

领子的式样千变万化,造型极其丰富,既有外观形式上的差别,又有内部结构的不同,每一种类型的领子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对于主体造型的适应关系。

针织服装的领型分为两大类,即无领型和有领型。

无领型从工艺上又分为折边领、滚边领、罗纹领、饰边领、贴边领等。

有领型从服装结构上分为立领、翻领、摊领和帽子。

由于面料的弹性,及翻驳领造型的要求,针织服装中一般不存在翻驳领结构。

见图3-2-1图3-2-1 针织服装领型分类(一)无领型无领是最基础的、最简单的领型,也是针织服装的一大特色,式样上更多地保持了服装的原始形态,在服装领口部位挖剪出各种形状的领窝,如园领、V形领、一字领、方形领、梯形领等;通过折边、滚边、饰边、加罗纹边等工艺手法对边口进行工艺处理,丰富了无领型的款式变化。

不仅解决了针织面料边口的脱散性、卷边性问题,并运用而料的伸缩性解决了穿脱的功能性问题,简化、省略了开襟、开衩的功能性设计,具有造型简洁、大方、整体,穿着舒适、柔软、行动方便的特点。

见图3-2-2 针织服装常见的无领型。

1.滚边领:它的款式特点是在领口的周边包滚一条与大身料相同的横纹布。

多用于针织内衣产品。

面料一般为汗布类,较薄,当使用较厚面料滚边时,会对成品领口规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计算领口尺寸时,需要考虑坯布的厚度,在领深、领宽的尺寸中扣除坯布的厚度,约为0.25cm。

2.罗纹领:它的款式特点是在领窝处绱双层罗纹。

罗纹领与大身料组织不同,形成明显组织变化效果,常用于内衣、T恤、绒衣类产品。

领口形状以园型、V型居多。

由于园领造型的要求,一方面由于罗纹的弹性一般大于大身料组织,使得成形后领口平服、园顺,另一方面,园领罗纹的宽度不宜过宽,当罗纹的宽度大于一定的值后,领口内外园的周长相差较大,超越了罗纹组织特点的发挥,达不到造型的要求,因而园领口罗纹的宽度,一般为2~3cm为宜,内外园的周长差需通过缝合时稍做拉伸来调整,以保证领口造型平服和园顺;另一方面,从服用要求分析,领口罗纹本身的弹性就大于大身面料,需要拉伸领口罗纹以取得与大身相应的弹性,因而确定时应避免领口过松或过紧,达不到造型和服用的要求。

应用时需要通过试制样衣的方法来确定,领口尺寸需扣除罗纹宽规格。

图3-2-2 针织服装常见无领型2.折边领:即在领口处折边处理,有三折边、折边两种形式,三折边一般采用平缝、链缝线迹,折边的宽度不宜过宽,一般为0.75~1cm左右,因这类领口弹性较小,考虑到穿脱的功能性,适用于领口较大的产品,如V型领、大园领。

3.饰边、贴边领:饰边领是在领口部位加花边、丝带以强调装饰。

贴边领的主要目的是对领口边口做工艺处理,因而可参照梭织面料领口加贴边的工艺处理方法,这类领型在与丝带、花边,贴边缝合时强调平整,弹性较小,设计时,需综合考虑装饰效果、工艺要求和服用功能的要求。

(二)有领型:是由领口和领子两部分构成领子的造型,多用于针织外衣服装中,常见针织服装的领型从结构上分为立领、翻领和摊领,不同领型具有自身的特点,设计时更多地依据不同的服装品种,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材料的选择去考虑。

针织服装常见的领型见图3-2-3。

图3-2-3 针织服装常见的领型1.立领:针织服装的立领结构属直角结构,造型上不强调直立、合体,严谨、庄重的效果,多为封闭宽松型,强调防风保暖的功能,工艺上采用软件处理,表现轻松,随意的感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