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戴建刚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戴建刚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分析戴建刚
发表时间:2018-10-01T17:03:29.4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戴建刚[导读]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日益恶劣,这种环境问题的表现也是多个方面的,比如从水环境角度来看,其问题就表现在很多角度,不仅是日常最为常见的水资源污染以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问题,在水土流失方面存在的威胁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如此也就必然需要结合该类问题的原因及其具体防治措施进行重点把关。

安徽省舒城县水利局安徽六安 231300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环境问题日益恶劣,这种环境问题的表现也是多个方面的,比如从水环境角度来看,其问题就表现在很多角度,不仅是日常最为常见的水资源污染以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问题,在水土流失方面存在的威胁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如此也就必然需要结合该类问题的原因及其具体防治措施进行重点把关。

水利工程项目在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强对于水土保持的高度重视是比较有效的一个解决手段,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应该在后续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措施 1.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水利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对水利资源的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导致人均占有的水资源相对较少,水利资源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的发展需求。

此外,人们的节水意识不足,使得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部分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尤其是在耕地方面,导致水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三是部分水利工程的设计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使得水利工程的效率较低。

2.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分析 2.1洪涝灾害日益严重
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而言,其对于周围环境带来的威胁还表现在相应洪涝灾害方面。

因为相应水土流失,相关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严重降低,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相应区域内更加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

因此而带来的问题故障更是极为明显,洪水泛滥问题形成的威胁在当前日益明显,尤其是对于河流的下游居民,其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2影响水利工程效益
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还会对于相关水利工程项目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导致其运行效益降低,整体作用价值出现明显的受损缺陷。

在水土流失状况下,其相应区域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土壤裸露问题,进而也就容易导致其该区域内的泥沙等大量堆积,周围的水库等设施功能受损,并且还容易出现河床抬高等缺陷,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洪能例也会产生较大的威胁,进而极易引发上述各类灾害事故。

2.3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相应洪涝灾害事故的发生必然会对于周围环境产生极大威胁,尤其是对于水体质量,其不仅仅携带者大量泥沙材料,还容易导致其混杂大量的农药或者是化肥。

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其整体运行的清洁性不足,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且扩散范围越来越广。

由此可见,水土流失问题的威胁是比较突出的,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其对于可持续发展具备着较强的作用价值效果。

3.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提升水土保持意识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而言,为了促使其相应工作的执行较为流畅可靠,还需要重点围绕着基本意识层面进行优化布置,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作用价值。

结合这种水土保持意识的有效提升而言,其主要就是为了促使相应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决策人员以及相关落实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和必要性。

尤其是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必须要清晰认识,如此也就能够有助于保障相应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

当然,这种水土保持意识层面的有效提升不仅仅要求相应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自觉落实,或者说是仅仅从宣传层面进行加强力度,促使其基本意识能够得到改进优化,还需要重点从相关法律法规层面进行有效约束,逐步完善当前有关水利工程项目的基本内容,进而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落实经济效益,尽量避免了该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终促使相应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较为合理,水土保持方面的各项任务也能够得到较好体现。

3.2完善制度建设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还需要重点从相关制度层面进行完善,促使其能够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形成理想的保障约束效果,如此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后续流畅性,避免了在任何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者是遗漏。

从具体工作的落实中来看,这种制度建设必须要较为完善详细,能够对于整个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落实形成全面控制。

从基本构成上来看,相应制度建设不仅仅要切实围绕着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基本需求和相关制度进行匹配性构建,促使其能够在基本施工管理层面具备理想的作用价值效果,还需要切实围绕着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构建相关管理制度,促使其能够有效促进和约束相关水利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任务,切实保障整体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当然,这种水土保持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难度比较大,应该针对该项任务的具体负责人进行明确职责划分,并且针对其具体任务要求以及落实的绩效考核进行完善,如此才能够充分提升其有效满足运行效果,避免了任何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问题[1]。

3.3做好总体规划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施工建设而言,为了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水土保持效果,往往还需要切实围绕着整体规划进行分析,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实效性,具体方案的执行也能够较为有效合理,避免可能出现的任何故障缺陷。

结合这种总体规划的有效落实,因为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繁杂,为了促使其表现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效果,必须要首先保障其各个基本手段和措施应用能够具备理想的协调性,整体规划落实较为系统,如此才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可靠价值。

另外,这种水利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往往还需要切实围绕着后续可持续发展进行重点把关,促使其相应总体规划能够较为合理有序,如此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连贯性,在后续长期发展中具备理想的作用效能,避免仅仅着眼于当下,或者是仅停留在表面做文章,应该促使其实效性得到体现,进而才能充分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落实效果[2]。

3.4创新应用各类技术手段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各类水土保持处理手段以及技术方式的有效选择和合理运用同样也是比较核心的一环,其直接关系到最终的落实价值效果。

基于这种施工技术手段的有效开展落实而言,其不仅仅是单纯针对植被覆盖率进行提升优化,往往还需要切实围绕着其它先进的水土保持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改善、调度能力提升等各个方面进行重点剖析,促使其能够体现出理想的可靠运行效果,各类先进的技术处理方式以及材料也应该得到恰当选择和运用,逐步提升其整体改良优化效果。

此外,为了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效果,还需要切实围绕着相关监测技术进行有效运用,不仅仅要监测周围水土流失状况,还需要对于水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如此才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稳定性价值。

结论
水利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水土保持工作在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水土保持能够有效降低洪涝灾害、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水环境的质量安全,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3]。

参考文献:
[1]李冬晨,水利工程管理以及养护问题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191-192.
[2]王平,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陕西水利,2017,(01):169-170.
[3]罗云洪.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05-2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