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实务试题库

国际贸易实务试题库

第一章: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名词:1品质公差一般用于制成品交易,指工业制成品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水平以及加工能力所限而产生的公认误差。

2中性包装中性包装是指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品或品牌的包装,即在出口商品包装的内外没有产地和厂商的标记。

3以毛作净是指有些商品因包装本身不便分别计量,或用包装材料与商品价格差不多,用按毛重计价,即习惯上称为“以毛作净”。

选择:1.国际贸易中以重量计量的商品大部分()A.按毛重计价B.按净重计价C.按皮重计价D.按“净重+皮重”计价2.“龙口粉丝”中用来表面商品品质的方法是()A.凭商标或品牌B.凭标准C.凭规格D.凭产地名称3.我方在接到国外来样后,提供“对等样品”供买方确认。

这样,就把来样成交,转变为()A.凭买方样品成交B.凭卖方样品成交C.凭对等样品成交D.看货买卖4.卖方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提供买方确认,经确认的样品叫()A.复样B.回样C.参考样品D.卖主样品5.根据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出版物之规定,在以信用证支付方式进行散装货物的买卖,若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机动幅度,其交货数量可有的增减幅度为()A.3%B.5%C.10%D.15%6.对一些质量不稳定的初级产品,在规定品质条款时,其灵活制定品质指标常用()A.品质机动幅度B.品质公差C.交货品质与样品大体相等D.规定一个约量7.对工业制成品交易,一般在品质条款中灵活制定品质指标,通常使用()A.品质公差B.品质机动幅度C.交货品质与样品大体相等D.规定一个约量8.大包装又可称为()A.全部包装B.运输包装C.销售包装D.中性包装9.《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约”允许有关金额或数量或单价的增减幅度不超过()A.9%B.10%C.13%D.15%10.在国际贸易中,适用于低值商品的计重办法是()A.毛重B.净重C.公量D.理论重量11.凭样品成交时,样品()A.只能由买方提供B.只能由卖方提供C.既可以由卖方提供又可由买方提供D. 由第三方提供简答:1 包装标志有哪几种类型?运输标志由哪些主要内容组成?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运输标志由一下基本内容组成:收发货人名称的缩写或代号和简单的几何图形目的地或目的港的名称件号案例分析:1.我国某出口公司向某国出口一批黄豆,合同规定:每公吨180美元,共计1000公吨,并且数量可增减10%。

从国外开来的信用证中规定金额为18万美元,1000公吨。

我方工作人员认为数量可增减10%,便以1100公吨发货装运。

请问:我方凭单证向银行议付时是否会造成拒付?为什么?会遭到拒付在使用信用证时,银行是以信用证的金额为限,该案例超出了信用证金额第二章:贸易术语名词:1.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惯例是由国际组织加以编纂与解释的国际贸易中的习惯做法,它是在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有较为明确的固定内容的习惯做法,和一般做法包括成文和不成文的原则,准则和规则。

2.贸易术语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换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用语3.象征性交货象征性交货是与实际交货相对而言,指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交货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

选择:1 国际贸易中用以划分交易双方风险、责任和费用的专门用语称()A.贸易惯例B.贸易术语C.文字概念D.外文缩写2《华沙-牛津规则》是由()A.国际法协会制定的B.国际商会制定的C.几个商业团体制定的D.国际商会、国际法协会联合制定3 制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法协会B.国际商会C.联合国贸易署D.商业协会4《美国对外贸易定义》是由()A.美国几个商业团体制定B.美国几个垄断组织制定C.美国几个国际贸易协会D.美国几个行业工会制定5 CFR术语的变形是为了解决()A.装货费用负担问题B.卸货费用负担问题C.交货地点问题D.风险划分问题6 FOB的变形是用来说明由谁负担()A.报关费用B.装船费用C.运输费用D.卸货费用7 一般情况下,CIF条件下不需卖方自费负担的是()A.水上运输保险B.运输单据C.保险单据D.进口许可证8 采用何种贸易术语,卖方承担的合同义务最低()A.E组B.F组C.D组D.C组9 FOB和FCA的主要区别是()A.前者适用于水上运输,后者适用于一切运输B.前者由卖方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后者由买方负责办理出口手续C.前者由买方负责租船订舱,后者由卖方负责订立运输合同D.前者的风险和费用转移同步,后者的风险和费用转移不同步10 按《通则》解释,采用FCA条件成交时,风险转移标志为()A.货到目的港B.货交买方C.货交承运人D.船舷为界11 与FOB相比,CFR条件下卖方增加的责任是()A.交付货物B.租船订舱C.办理货运保险D.办理出口通关手续12 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进口方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的贸易术语是()A. FASB.EXWC.FCAD.DDP简答:1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有哪些?《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比较FOB和CFR条件下卖方承担义务的异同。

a)相同点1 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船,并及时通知买方。

2 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3 卖方要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负责办理货物出口手续。

b)不同点在CFR条件下,与船方订立运输契约的责任和费用改由卖方承担。

卖方要负责租船订舱,,支付到指定目的港的运费,包括装船费用以及定期班轮公司可能在订约时收取的卸货费用。

案例分析:1.我方按CIF条件进口一批床单,货物抵达我方后发现床单在运输途中部分受潮,而卖方已如期向我方提交了合同规定的全套合格单据并要求我方支付货款。

问我方能否以所交货物受潮而拒付货款或向卖方提出索赔?我方不能因床单受潮而拒付货款,也不能向卖方提出索赔。

理由如下:采用CIF术语成交时,属于象征性交货,卖方是凭单交货买方是凭单付款,只要卖方如期向买方提交了合同规定的全套合格单据,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或灭失,买方也必须履行付款义务。

反之,如果卖方提交的单据不符合要求,即使货物完好无损地运达目的地,买方仍有权拒付货款。

就此案例而言,卖方提交了全套合格单据,我方应支付货款。

在CIF条件下,买卖双方风险转移界限以船舷为界。

货物越过船舷后的风险应由买方负担。

就本案例可以看出,货物越过船舷之前是完好的,因此卖方不承担风险。

我方据此不能向卖方提出索赔,可依照所投险别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2、某年我某进出口公司从美国进口某种商品200公吨,按每公吨1000美元FOB Vessel New Y ork成交,按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和付款时间,我方通过中国银行向对方开出了一张金额为20万美元的信用证,对方接到信用证后认为信用证金额不足,要求增加1.2万美元,作为有关出口捐税及各种签证费用,我方接电后认为这是美方无理要求,回电指出:“按FOB Vessel条件成交,卖方应负责有关的出口捐税和签证费用,这在《通则》中已有规定”美方回电称:“成交时并未明确规定按《通则》办理,根据我们的商业习惯及《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出口捐税及费用应由买方承担,我方谦难接受按《通则》办理。

”这时恰巧该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我方又急需该批商品,只好通过银行将信用证的金额增加了1.2万美元,试问:(1)美国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在此业务中我方有无失误?若有,则失误在哪些地方?(3)通过本案例你认为在同美国等北美国家签订合同时,有关价格条款的规定应注意哪些问题?分析:(1)美国公司的要求是合理的。

本案中美国公司一句的是《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根据该管理的规定,买方应支付卖方协助提供出口单证的费用以及出口税和因此产生的其它费用,而我方开出的信用证中并未包含此项费用,因此,美国公司的要求是合理的。

(2)在此业务中我方有失误,在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按何种国际贸易惯例解释贸易术语。

(3)因北美国家一般都根据《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对贸易术语作出解释,而我国一般依据国际商会制定的《通则》对贸易术语作出解释,为避免在贸易术语的解释上的纷争,应在价格条款的规定中明确按何种国际惯例进行解释。

3英国某公司以CFR条件进口一批大豆,在约定日期未收到卖方的装船通知,却收到卖方要求该公司支付货款的单据。

过后我方接到货物,经检验部分货物在运输途中因海上风险而丢失,问该公司应如何处理?分析:该公司可向卖方提出索赔。

理由如下:按CFR条件成交时,尽管货物在海运中的风险已转移给买方,但买方为降低自己的风险可办理货运保险,这取决于卖方是否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货通知,据惯例解释,如果卖方未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货通知,导致买方未能及时办理保险手续,由此引起的损失由卖方负担。

就本案例而言,该公司货物部分丢失是由于卖方未发出装货通知而公司未办保险手续引起的损失,因此,该公司应向卖方提出索赔。

4.1995年2月10日,中国某粮食出口公司电告日本某商贸公司,欲以CIF条件向日本出口一批丝绸,总价款为50万美元,用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支付价款。

2月16日收到日本商贸公司复电,同意购买,但要求降低到48万美元,中国出口公司于2于19日电告对方同意其要求,日本商贸公司2于20日收到次电报,随后,出口公司将货物运至上海港,交由中国某远洋运输公司承运,整批货物分装在三个集装箱内。

3月10日承运船舶在公海航行时,由于船员的疏忽,船上发生火灾,出口公司托运的一个集装箱被火焚毁,其余两个则完好无损。

3月15日货物运至东京港,但日本商贸公司拒绝接受货物,并向中国出口公司提出索赔,双方诉至上海某法院。

请回答:(1)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合同于何时成立?为什么?(2)该批粮食的运输保险应由哪一方当事人办理?保险费由哪一方负担?(3)货物在海上受到损毁,日本商贸公司能否要求中国出口公司给予赔偿?(4)谁是信用证的受益人?分析:(1)合同在2月20日成立。

根据公约规定:合同于按照本公约规定对发价的接受生效时订立,买方2月19日表示承诺,卖方2月20日收到,此时合同成立。

(3分)(2)运输保险应由卖方中国出口公司办理,保险费也由卖方支付。

根据CIF术语,卖方必须办理在运输途中应由买方承担的货物灭失或损坏风险的海运保险。

卖方订立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

(3分)(3)日本公司无权要求我国出口公司赔偿货物损失。

(2分)(4)中国出口公司为受益人。

(2分)第三章:商品的价格名词:选择:1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那些既不包括佣金,也不包含折扣的价格被称为()A. 实价B.净价C.一般价格D.正常价格2.下列()价格是含佣价A. FOBSB. FOBTC.FOBSTD.FOBC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核心条款是()A.品质条款B.装运条款C.价格条款D.支付条款某合同价格条款规定如下:“每打FOB上海15英镑,总值4500英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