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围堰及施工排水专项方案样本

围堰及施工排水专项方案样本

土袋围堰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K0+095桥位于明珠大道上,宾阳大道以西约240m处。

结合城南新区景观水系规划,河道在明珠大道处,北侧水面蓝线宽度约为30米,南侧水面蓝线宽度约为38米,现状明珠大道跨越水系位置为2.2x2.2米左右箱涵。

不能满足河道防洪及景观规定,本次予以拆除新建景观桥梁。

为了与两侧湖面水景相匹配,同步增长湖面处景观观赏性,桥梁上部构造采用不等跨上承式三连拱桥,跨径布置为:(12.0+15.0+12.0)m圆弧拱,矢跨比为1/3.5;下部构造为桩接承台。

本桥上部构造为12+15+12m拱桥,下部构造桥墩采用实体墩,下设承台接钻孔灌注桩基本,桥台采用重力式台,下设承台接桩基本,桩径 1.2m,桩基均按摩擦桩进行设计。

为了保证桥梁下部构造施工,需要对该工程进行修筑围堰,为桥梁后续工作创造条件。

二、工艺流程现场勘察→材料准备→测量放样→河道清淤开挖→编织袋投放、堆码→筑土夯土→围堰加固。

三、施工办法1、进行现场勘察,查看现场水文地质状况,此外选取好围堰用取土场地、准备好编织袋及其她关于工具、材料。

2、依照现场实际状况拟定开挖放坡限度及留出工作面,并测定出围堰位置。

3、编织袋装土为袋容量75%左右,并用麻绳或绑扎丝缝好袋口。

土袋投放前尽量清除堰底河床上块石、树根、杂草等,以减少渗漏;投放土袋时不适当采用抛投,应采用顺坡滑溜方式,并规定上下层互相错缝,且尽量堆码整洁,以增强围堰整体稳固性。

在水中投放编织袋,可用一对带钩子杆子钩送就位。

外侧丝袋可装小卵石或粗石子以避免流水冲刷。

编织袋应顺波送入水中,以免离析,导致渗漏。

为了增强土袋抗水流冲刷,防止土袋随水流滑移,必要时可在土袋外侧间隔一定距离打入几根松木桩或预埋好用于加固土袋拉结铁丝网或钢筋等拉结件。

堰堤宽度、坡度应视水深度和流速而定,普通堰顶宽度要保持在1~1.5米宽度,堰堤外侧放坡1:0.5~1:0.7。

4、编织袋堆码到一定长度时,要注意及时填筑抗渗性能较好土(粘土)。

在填筑(粘土)时不要直接向水中倒土,而应将土倒在已露出水面堰头上,避免堰堤坍塌是围堰成败核心,为此筑土时,应同步进行夯实,以减少渗漏,加强堰堤强度和稳定性。

5、待围堰结束后,视水流流速大小,必要时用防水布将围堰外侧进行整体包封,防水布要保证一定量搭接长度,以减少渗漏,避免编织袋、筑土被水流冲刷流失。

防水布河床端和堰顶端,要用土袋压牢,以免被流水冲刷走或被风吹跑。

6、为保证围堰构造稳定性,安全性,围堰结束后应派专人对堰体随时进行观测、测量,发现问题及时采用加固办法。

四、材料准备土源采用业主指定粘性土施工排水方案本工程施工排水为施工初期排水和施工过程中围堰内经常性排水。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并且初期排水量大,一次性投入排水设备大;现阶段施工已临近汛期,经常性排水成功与否是保证工期核心,通过现场调查及分析研究,本着经济、安全、优质原则,选取如下施工方案:一、初期排水本工程采用先打围堰后排除明水施工办法,由于水深平均在2米左右,围堰初步定为顶宽3m,高3m,长350m,坡比为1:1土方填筑并由复合土工膜铺设,编织袋装土护坡形式,考虑土方虚实状况,共需土方约8200方左右。

在施工围堰合龙后,堰内积水需及时排出,排水时要注意控制降水速度,以免引起围堰边坡坍塌。

本工程基坑初期排水均使用经常性排水设备抽排至河道。

二、经常性排水在整个工程施工期,为保证堰内干地施工,必要及时排除基坑内雨水和渗入水。

依照以往施工经验,围堰内地下降水采用深基坑配合排水明渠形式,在围堰内四周挖一道连通排水槽,并与深基坑相连。

依照抽水实验,恰当调节深坑数量、配泵及抽水时间间歇。

深坑内抽水直接排入河道。

三、围堰拆除由于围堰外侧有水,内侧为施工区域无水。

咱们筹划在围堰内侧施工区域,围堰底脚处,先开挖一条深槽,把开挖后期不能挖出土方、淤泥甩到坑槽中,以保证河道复原高程,以保证河底恢复。

围堰拆除暂定两台挖掘机由围堰中间向两边分别开挖,自卸车运至弃土区。

四、施工进度筹划及设备安排为加快工程建设,保证砌石护险顺利完毕,排除因下雨及其她不可抗力影响,本项目筹划工期16天。

进度筹划依照现场实际状况随时调节。

围堰内排水筹划6天排完。

每天排水量约为0.3万m3,每小时为125m3;水泵有效功率按80%计,因此配泵排水量应不不大于125÷80%=156m3。

筹划配备管理人员2人,施工人员4人,60 m3/h潜水泵3台,30 m3/h潜水泵1台(备用)。

排水工程量按台班以实际发生工程量计算。

五、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1、安全组织机构现场成立由生产经理任组长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围堰施工及排水安全工作。

2、安全生产办法(1)全体人员应认真执行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及关于规定。

(2)施工前,施工负责人要向操作人员做专项技术安全交底。

(3)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服从安全员指挥和监督。

(4)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诲。

(5)每天班前五分钟,施工负责人必要做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专项交底。

(6)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要持证上岗。

(7)夜间施工,工地应有足够照明。

3、文明施工管理办法(1)现场成立文明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全面负责文明施工组织、规划、检查、贯彻,协调施工。

(2)把对作业人员行政管理作为重点,实行住宿及生活管理军事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步保存到云知识,更以便管理(3)针对本工程特点及实际状况,编制文明施工守则,施工人员人手一份,使每个施工人员充分理解文明施工意义及规定,同步这也有助于施工管理规范化。

(4)对进场工人进行现场管理知识和经理部现场管理办法教诲,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每月进行二至三次检查。

(5)现场设立“二图六牌”;施工区划分责任区,指定负责人,分片包干。

(6)场容有序,现场机具、材料码放整洁,符合原则规定。

(7)现场保持清洁,垃圾及时清理,施工渣土及时清运。

六、质量保证办法1、在经理部经理、总工程师领导下,由专职工程师构成质检部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2、质检部对本施工项目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施工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员负责全队施工质量检查,班组设旁站员作为工序控制。

3、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关于人员编制《项目质量筹划》,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贯彻各类人员职责,保证项目质量目的实现。

4、施工班组坚持“四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交接检。

自检:班组完毕施工工序后,组织自检,填写《工程质量自检表》,交质检员。

互检:各班组之间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

专检:质检员对班组完毕工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在《工程质量自检表》上签字。

交接检:生产负责人在专检完毕后,对已竣工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在《工程质量自检表》上签字。

生产负责人订立交接检结论性意见,作为下道工序施工根据。

通过“三检”工序最后由项目经理部质检工程师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5、加强教诲、贯彻制度、科学管理、力求创优。

严格按规范施工,操作规程实行原则化作业,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力求做到“五不施工”(施工图未复核、测量材料未实验或无合格证,技术无交底、隐蔽工程没有检查等)、“三不交接”(无自检记录、无施工记录、无专职质检员签字不交接)、“三工教诲”(工前培训、工中指引、工后讲座)。

6、机械设备标记通过管理编号、登记表格形式加以实现。

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抽查。

现场设备操作人员必要持有相应操作合格证,定人、定机,持证上岗。

7、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形成阶段,是质量管理重要环节,必要做到按图纸施工,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操作规范,履行“四清”工作法:施工内容清、工艺办法清、质量原则清、奖惩考核原则清。

使质量和进度、效益挂钩,以质量求效益。

8、在施工中做好原始资料整顿工作,做到原始记录及时、精确、系统、全面。

五、围堰拆除当护岸工程所有结束并验收合格后进行围堰剩佘土方清除。

用挖机将土石挖出运去。

九、安全管理目的安全管理目的为无重伤及以上安全事故,杜绝死亡安全事故。

十、注意事项1、填筑堰堤材料采用抗较好土,以利阻水,减少漏水渗水。

2、当水深无法正常清淤泥杂物时,编织袋投放速度和筑土速度不适当过快,应尽量运用编织袋和筑土把淤泥挤跑。

如果编织袋和填土直接投放在淤泥上,围堰内排水后容易便使堰堤发生位移,致使堰堤整体性垮掉,将也许带来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

故在砂袋投放前应将河床表面淤泥杂物进行清理。

3、为保证围堰质量和稳定性、有效抵抗河水压力,堰堤应筑成向迎水面拱弧形。

4、围堰合拢点依照现场实际状况拟定。

5、为应对紧急状况,应备足编织袋和相应工具。

6、围堰构筑前,对构筑原河床进行必要检查,清除不利于围堰稳定淤泥、草皮、树根和其他杂物以加宽河床流水面。

围堰施工时依照现场状况分段围堰分段施工。

十一、安全办法1、技术办法施工前对工人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组长:向开明副组长:陈伟人员组织机构图2、组织办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施工。

3、管理办法1)在施工现场恰当位置设立足够多安全标志,配备专职安全员,消除事故隐患。

做好施工前三级安全教诲。

2)施工机械应由专人驾驶,并由专人指挥。

3)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劳保用品,禁止赤脚或穿拖鞋上班。

4)围堰施工完毕后,派专人换班进行巡视,密切注意天气及水位状况,特别是阴雨天,发现异常状况,及明报告,及时解决。

十二、应急办法1、一旦发生意外,围堰透水或垮塌,及时撤离在围堰内工作人员,用船将施工机械运到场外。

2、如有溺水者,及时组织有救生设备人员进行急救,把伤害限度控制到最低限度,并及时报告指挥部。

溺水者急救上岸后,保持伤者呼吸畅通,若发既有窒息现象,及时清除呼吸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解开衣领及时进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车赶到。

3、如有人遭受身体伤害,及时进行包扎,止血。

通过现场采用急救办法,关于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救护和观测直到结束。

4、当事故控制后,要协同关于部门调查工作。

做好事故因素调查上报和防范办法制定。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诲,采用必要防范办法,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