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发性肠脂垂炎的CT诊断

原发性肠脂垂炎的CT诊断

2. 3 副作用 68 例患者在使用灯盏细辛时,未发现明显的
死性 MI 的发生明显减少( P < 0. 05) ,心电图 ST 缺血性改变
毒副作用,仅有轻度头晕 1 例,面部潮红 1 例,皮肤瘙痒 1 明显改善( P < 0. 05) ; 两组随访期,观察组复发性 AP,HF、心 例,但均较轻,无需特殊处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测定血、 律失常、非致死性 MI、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治疗的发生明显
作者单位: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
部分患者有轻度发热、白细胞升高及轻度反跳痛。 1. 2 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SIEMENS Somaton Sensaton16 层螺旋 CT 扫描,扫描条件为: 120 kV,160 mAs,扫 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层厚 8 mm,扫描结束后常规进行 1 mm 薄层重建及必要的三维重建。其中 1 例患者因急腹症 就诊,未行肠道准备,其余患者检查前 1 ~ 2 h 口服 2% 稀释 泛影葡胺 800 ~ 1000 ml。增强患者扫描时经肘静脉静脉注 射对比剂( 优维显 300) 90 ml,注射速率为 3 ml / s,增强扫描 的时间一般在 60 ~ 90 s 之间。 2 结果 2. 1 CT 征象 压痛部位结肠旁可见与结肠壁相连肿块,近 似于乳腺密度,中心密度较低,边缘密度较高,邻近脂肪间隙 模糊,局部腹膜增厚。
原发性肠脂垂炎的 CT 诊断
·临床案例·
季涛 左云海 王钦习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肠脂垂炎患者的 CT 检查分析,了解其 CT 影像学表现,评估 CT 诊断 价值,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对 2007 年 9 至 2009 年 9 月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脂垂炎 9 例患者的 CT 检查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8 例诊断为原发性肠脂垂炎,1 例误诊为阑尾炎。结论 原发性肠脂垂炎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 检查可以较明确的诊断。
【关键词】 肠脂垂炎; CT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CT diagnosis value and raise rate of correct diagnosis by analysising CT images of primary epiploic appendagitis. Methods CT findings of 38 patients with primary epiploic appendagiti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following by clinical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Results 8 correct dignosises,1 case was misdignsised as appendicitis. Conclusion CT can difinitely diagnose primary epiploic appendagitis with its classical CT appearance.
pain. J Clin Ultrasound,2001,29: 157. [4] Jennings CM,Collins MC. The radiological findings in torsions of
appedix epiploica. Br J Radiol,1987,60: 508-509. [5] 纪振梅. 原发性肠脂垂炎的超声诊断.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
尿、大便常规、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结果均未发现异常变化。 3 讨论
灯盏细辛注射 液 是 中 药 注 射 剂,具 有 活 血 化 瘀、通 络 散 寒、舒筋止痛等功效。药理研究证实其主要成分灯盏花素能 扩张微细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组织灌注 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有良好的溶栓防栓作用。且 有报告表明其有降低血脂[1]的作用。对心血管的作用主要 表现在逆转高血压心肌,改善心肌僵硬度,保护心脏[2]; 抑制 血小板凝集,促进纤溶活性,抗血栓形成[3]; 阻断心肌细胞 Ca2 + 通道,促进 K + 通道开放、外流,减少心肌耗氧量,抵抗心 律失常等。本组资料表明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在高龄冠心 病不稳定型 心 绞 痛 患 者 中,疗 效 明 显 优 于 复 方 丹 参 注 射 液 组,灯盏细辛使住院患者反复 AP 发作,HF、心律失常及非致
17( 6) : 603. [6] 李求实,邹常咏,陈宏伟,邹世奎,王跃明. 原发性肠脂垂炎的
CT 诊断及 治 疗 ( 附 6 例 报 告 ) . 黑 龙 江 医 学,2001,25 ( 9 ) :
型的影像学表现,即可考虑到本病的存在。部分原发性肠脂
662-663.
过敏性肺炎误诊肺结核 6 例分析
杜淑丽 李静 张丙彦 李秀凤
[2] 李法琦,陈运贞. 灯盏细辛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心室重塑 实验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2002,17( 2) : 151-152.
[3] 盛净,赵佩琪,黄震华,等. 灯盏细辛干预血小板凝血功能对急 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溶栓的影响. 中华心血管杂志,1999,27 ( 2) : 115-116.
本病系瑞士 Lofflers 于 1932 年首先报告,系肺部一过性 变态反应表现,因某种物质过敏引起,常见为寄生虫感染,对 某些药物、花粉或霉菌孢子过敏,不少患者有变态反应病史, 如鼻炎、哮喘病、荨麻疹等,有些病因不明,临床特征为肺内 一过性游走性的炎性病变,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 伴有血中组织胺增多,肺泡渗出液中充满嗜酸性粒细胞,临 床症状较少,X 线征显示极淡的雾状阴影,且常游走不定,多 位于中下肺野,分布于两侧者少见,一般多在 3 ~ 7 d 消失,吸 收后不留痕迹,过敏性肺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痰内亦 可找到嗜酸性粒细胞为其特点。
比对照组减少( P < 0. 05) 。未发生出血、药物反应及肝肾功 能损害、血糖、血脂异常波动情况。治疗中偶有轻度头昏、颜 面部潮红、皮肤瘙痒等,但均较轻,无需特殊处理,未发现其 他不良反应,是治疗老年冠心病较满意的药物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学信,徐庆有. 云南灯盏花注射液降血脂的临床观察. 临床 荟萃,1994,19: 21-22.
·16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年 7 月第 4 卷第 14 期 Chin J Mod Drug Appl,Jul 2010,Vol. 要心血管事件( 例,% )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例数 34 33
反复心绞痛发作 4( 11. 8) * 12( 36. 4)
非致死性 MI 1( 2. 9) * 5( 15. 2)
心力衰竭 3( 8. 8) * 7( 21. 2)
心律失常 4( 11. 8) * 11( 33. 3)
心脏乱死亡 1( 2. 9) 3( 9. 1)
需再住院治疗 3( 8. 8) 12( 36. 4)
注: *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年 7 月第 4 卷第 14 期 Chin J Mod Drug Appl,Jul 2010,Vol. 4,No. 14
·169·
2. 2 CT 诊断与手术病理 经 CT 诊断肠原发性脂垂炎 8 例,1 例误诊为阑尾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均为原发性肠脂垂炎。
以上 4 组 CT 图像均示结肠旁与结肠壁相连肿块,近似于乳腺密度,中心密度较低,边缘密度较高,邻近脂肪间隙模糊,局部腹膜增厚
【Key words】 Primary Epiploic Appendagitis; CT
原发性肠脂垂炎是一种少见病,多见于肥胖患者,由于 扭转或自发的静脉 血 栓 引 起 的 缺 血 所 致 [1,2],以 抗 炎 止 痛 疗 法为主的保守治疗,可以治愈,与憩室炎,阑尾炎等有相似的 临床表现 [3,4],在临床表 现 上 难 以 鉴 别。 本 文 回 顾 性 的 分 析 了我院经 CT 诊断并由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肠脂垂炎 9 例,旨 在总结原发性肠脂垂炎的典型 CT 影像学表现,评估 CT 诊断 价值,提高诊断正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 2007 年 9 月至 2009 年 9 月经 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肠脂垂炎 9 例,男 6 名,女 3 名,平均 54 岁。临床上表现为无诱因中下腹痛,位置局限,
3 讨论
垂炎经抗炎、止痛为主的对症治疗几周后,肿块可以变小、消
肠脂垂附于结肠带,特别是沿独立带和网膜带的两侧, 失或结节 化,可 以 避 免 不 必 要 的 手 术,减 轻 患 者 的 恐 惧 及
多见于盲肠和乙状结肠,为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定的脂肪 痛苦。
小突起,它是由肠壁浆膜下的脂肪组织集聚而成。每个肠脂 垂通过一个狭窄的短蒂供血,这个带蒂的特点及较大的活动 性大大增加了扭转及梗死机率[5],从而导致局部缺血引起炎
作者单位: 154100 黑龙江省鹤岗市传染病院( 杜淑丽 张丙彦 李秀凤) ; 鹤岗市结核病防治所( 李静)
平均为 20 d。 1. 6 放射线检查特点 右肺上中野大片浸润 2 例,左肺中 野小片状浸润 1 例,阴影呈迁移者 3 例。 1. 7 治疗及预后 有 4 例服服异烟肼、利福平及青霉素治 疗 10 d,2 例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 20 d 以及白霉素静 滴,口服息斯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治疗。X 线阴影均在 8 ~ 31 d 全部吸收,症状在 7 ~ 30 d 全部消失。 2 讨论
参考文献 [1] RaoPM,Wittenberg J,Lawrason JN. Primary epiploic appendagitis:
症和四周水肿。由于脂垂分部广泛,患病部位可自盲肠至乙 状结肠,疼痛部位亦随之变化[6],压痛最明显的部位即病变 脂垂所在部位,重者可有反跳痛及肌紧张,但较少见,不易与 急性阑尾炎、乙状结肠憩窒炎及某些妇科疾病相鉴别。通过 分析 9 例原发性肠脂垂炎患者的 CT 检查图像,我们可以发 现其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即压痛部位结肠旁可见与结 肠壁相连的肿块,近似于乳腺密度,中心密度较低,边缘密度 较高,邻近脂肪 间 隙 模 糊,局 部 腹 膜 增 厚。由 于 难 与 急 性 阑 尾炎难区分,一般都是外科手术治疗得以证实。检查中若发 现阑尾炎症状与体征不相符的患者经过 CT 检查,发现较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