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基础知识
㈧前道装配工 序应不影响 后面装配工 序的进行, 后面的工序 应不损坏前 面工序的质 量。
三、装配工作的相关环节组成
• 1、零件的清理和清洗 • 目的:去除粘附在零件上的灰尘、切屑和油污,并使零件具有
一定的防绣能力。 • 原因:如果零部件装配面表面存留有杂质,会迅速磨损机器的
摩擦表面,严重的会使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坏,特别是对轴 承、密封件、转动件等。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 拧紧成组螺栓、螺母、螺钉时,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 • 拧紧,做到分次、对称、逐步拧紧。否则会使螺栓松紧 • 不一致,甚至使被联接件变形。 • 如拧紧长方形分布的成组螺栓(螺母)时,应从中间的螺
栓开始,依次向两边对称地扩展。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 在拧紧圆形或方形分布的成组螺栓(螺母) 时,必须对称地进行 。
适用范围
喷灯、氧 加热温度低于 350℃, 适用于局部受热和热胀尺寸要求严格
火焰 加热
乙炔丙烷 加热器、
热量集中,加热温度易
控制的中型和大型联接件,如汽轮机、
碳炉 于控制,操作简便 鼓风机、组合式曲轴的曲柄等
沸水槽, 沸水槽加热温度 80—100 适用于过盈量较小的联接件,滚动轴
介质 加热
蒸汽加 热、热油
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螺纹副相对转动。具体的 防松装置或方法很多,就工作原理来看,可分为利用摩 擦、机械方法(直接锁住)和破坏螺纹副关系三种。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 1、利用附加摩擦力的防松装置: • 1)双螺母拧紧:先将主螺母拧紧,然后再拧紧副螺母。当 • 拧紧副螺母后,主、副螺母间螺栓受力伸长,而使螺纹接触
感应 加热
感应加热 器
上,时间短,调节方便热
和大型联接件,如汽轮机叶轮,大型压
效高
榨机部件。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 冷装—多用于过渡配合或过盈量较小的连接 件装配,比热装费用高。
• 冷装的优点:被包容件的冷却时间比包容件 的加热时间短,其表面不会因加热氧化而使 组织变化,而且较小的被包容件比较大的包 容件易于操作。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栓(螺钉)开 始。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外六角)螺栓大小与拧紧工具尺寸大小大约成1:1.5关系 如M10的螺栓用16mm规格的呆扳手、套筒
M16的螺栓用24mm规格的呆扳手、套筒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 拧紧力矩的控制 • 规定预紧力的螺纹联接,常用控制力矩法、
℃,冷缩均匀,表面洁 接件,在热态下工作的薄
净,冷缩温度易于自动 壁套筒件,如发动机气门
控制,生产率高
座圈
液氮 移 动 或 固 定 可冷至-195℃,冷缩时 适用于过盈量较大的联接
冷缩 式液氮槽、罐 间短,生产效率高 件,如发动机主副连杆衬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 螺栓拧紧基本原理
•
张应力
• 螺栓联接件中的力
抗张力
剪切力
张应力
夹紧力
抗张力
剪切力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这种状态必须避免!
张应力
剪切力
张应力
剪切力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测量拧紧效果
我们测量施加的扭矩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所施加的扭矩和夹紧力之间的关系
夹紧力
螺栓头下的摩擦力
➢ 零部件间的位置尺寸精度(零部件间的距离精度) ➢ 零部件间位置精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和各种跳动) ➢ 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精度(机器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间
在运动方向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 ➢ 零部件间的配合精度(配合面间达到规定的间隙或过盈要
求) ➢ 零部件间的接触精度(配合表面、接触表面和连接表面达
10 %
50 %
40 %
螺纹付的摩擦力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螺栓联接件的特性
夹紧 力
屈服强度极 限
抗拉强度极 限
角 度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 摩擦力对夹紧力的影响
摩擦力
坏的螺纹 普通
润滑后的螺栓
夹紧力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螺纹联接的防松
在静载荷下,联结所用的螺纹能满足自锁条件,螺 母、螺栓头部等支承面处的摩擦也有防松作用。但在冲 击、振动或变载荷下,或当温度变化大时,联接有可能 松动,甚至松开,这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设计螺纹 联接时,必须考虑防松问题。
• 2、机械方法防松装置: • 1)开口销与带槽螺母配合使用 • 2)圆螺母与止动垫圈配合使用
带槽螺母
开口销
圆螺母
止动垫圈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复合元件配合使用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 3)六角螺母与带耳止动垫圈
• 4)串联钢丝:利用金属丝使 一组螺钉头都相互约束,当有 松动趋势时,金属丝更加拉紧。
• 零件冷透取出后应立即装入包容件内。对零 件表面有厚霜者,不得继续装配,必须清理 干净后重新冷却。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冷缩 主要设备和
方法
工具
工艺特点
适用范围
干冰 干 冰 冷 缩 装 可冷至-78℃,操作方 适用于过盈量最小的小型
冷缩 置
便
联接件和薄壁衬套等
低温 箱冷 缩
各种类型低 温箱
可冷至(-40~-140) 适用于配合精度较高的联
面和 • 主、副螺母接 • 触面上产生压力及 • 附加摩擦力,阻止 • 主螺母回松。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 2)弹簧垫圈锁紧; • 3)利用螺母末端椭
圆口的弹性变形箍 紧螺栓,横向压紧 螺纹。 • 4)尼龙锁紧螺母; • 5)楔紧螺纹锁紧螺 母;利用楔紧螺纹 使螺纹副纵横压紧。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__
最小间隙 △
0.069
0.079
0.090
0.101
0.111
0.123
__
注:表中d大于30mm的最小间隙按间隙配合H7/g6 的最大间隙列出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加热 主要设备 方法 和工具
工艺特点
• 2、零件的联结 • 装配的核心工作。包括可拆联结(用螺纹、键、销联结等)
和不可拆联结(胶水粘和、铆接和过盈配合等)两种。详细内 容见第四部分—典型机构装配。
三、装配工作的相关组成
• 3、校正、调整与配作
• 校正:装配联结过程中相关零、部件相互位置的找正、找直、找平 及相应的调整工作。
• 调整:是指调节零件或机构的相对位置、配合间隙和结合松紧等, 如轴承间隙、齿轮啮合的相对位置和摩擦离合器松紧的调整(位置 精度调整)。如传动轴装配时的同轴度调整、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 调整。
• 配作:指几个零件配钻、配铰、配刮和配磨等,装配过程中附加的 一些机械加工和钳工操作。其中,配钻和配铰要在校正、调整,并 紧固联结螺栓后再进行。
三、装配工作的相关组成
4、平衡 对转速较高、旋转平稳性要 求较高的机器,为防止其在 工作时出现不平衡的离心力 和振动,应对其旋转零、部 件进行平衡。用实验的方法 来确定出其不平衡量的大小 和方位,消除零件的不平衡 质量,从而消除因此引起的 机器旋转时的振动。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一、螺纹联接的装配 螺纹联接是一种可拆的固定联接,它具有结构简
单、联接可靠、拆装方便等优点,因而在机械中应用 极为普遍。 1、螺纹联接装配的技术要求:一是保证有一定的拧紧力
矩,二是有可靠的防松装置。 2、螺纹联接的装配工艺:
1)双头螺栓装配后必须保证与机体螺孔配合有足够的 紧固性。 2)螺钉、螺栓、螺母的装配后的端面必须与零件的平 面紧密贴合,以保证联接牢固可靠。
二、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㈤使用相同 设备和工 艺装备的 装配和有 共同特殊 装配环境 的装配集 中安排;
二、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㈥电气线路、油气管 路的安装应与相应 的工序同时进行;
平地机后车架总成部装
装载机前车架总成部装
二、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㈦易燃、易 爆、易碎、 有毒的后 装;
集中润滑系统
二、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串联钢丝
带耳止动 垫圈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 3、铆冲防松装置:装配时,先将螺母或螺钉拧紧,然后用 样冲在端面、侧面、钉头冲点来防止回松。
• 用于不需拆卸的特殊联结。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4、粘接防松装置:采用厌氧胶粘剂,涂于螺纹旋合表 面,拧紧后,胶粘剂能自行固化从而达到防止回松 的目的。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 二、过盈联接的装配
•
过盈联接一般属于机械零件之间的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在装配过程中,被包容件和包容件的表面应清洁;装配时应连
续装配,位置要正确,不应有歪斜;实际过盈量要符合图纸要
求。
• 过盈联结常用压入法、温差法。
四、常用零件的裝配形式
1、压入法—是利用人工锤击或压 力机将被包容件压入包容件,工 艺简单。压装时零件的配合表面 应涂有清洁的润滑剂。压装过程 应平稳,被压入件应准确到位。
➢虽然某些零件的精度不是很高,但经过仔 细的修配、精确的调整后,仍可能装配出 性能良好的产品来。
➢研究装配工艺,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制 订合理的装配工艺过程,不仅保证产品质 量,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一、装配基本概念
装配精度—是装配工艺的质量指标,不仅影响机器或部件的 工作性能,也影响到它们的使用寿命。
装配基础知识讲座
装配基础知识讲座内容
➢装配基本概念 ➢装配顺序的安排原则 ➢装配工作的相关组成 ➢常用零件装配形式
一、装配基本概念
“装”—组装、联结 “配”—仔细修配、精心调整
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 联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 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