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散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散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散文教学方法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散文一般都是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
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针对散文的上述特点,我们必须好好
思考:散文教学到底有哪些独特的规律?如何提高学生对散文的认识
水平?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创设情境,融入美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自然、快乐
地学习,是教学写景散文的重要方法。

上课之前,我为学生创设现
实的生动的教学环境。

比如教学《草原》时,课文第一节展现了草
原的无限美景,我先播放了一望无垠的草原,让他们理解“一碧千里”,然后再播放羊群,羊群像“白花”,给草原增添了无限生趣。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能引发学生审美情趣,进而激发学生欣赏散文的热情。

2、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关活动。

组织学生到县内风景名胜地
去旅游,然后阅读描写这些地方的优秀散文,进行欣赏和感悟,这
样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例如,《桂林山水》、《黄山奇石》等文章,尽量以录象、视频等形式呈
现给学生,以帮助学生阅读和欣赏这些写景散文。

二、品味语言,感受美
尽管各类散文都讲究语言美,但写景散文将语言美发挥到了很高的境界,甚至可以说是极致。

品味语言是中学生学习散文必不可少
的一个环节。

他们能够透过优美的语言在心中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
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也获得对语言形式美的感知。

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朗读,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语言细节
特别是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进行赏析。

如《乡下人家》一课中,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
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里,“青”“红”“碧绿”写出了乡下人家院子的颜色之美;“风趣”,表现了藤和叶不同的魅力;“可爱”描绘了农家院子的迷人景色,令人遐想不断。

三、指导诵读,提升美
写景散文,非常适合于朗诵,通过朗诵,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散文的思想内涵,更透彻地领会作者饱满的感情,在朗诵中,学生的
思想感情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不知不觉中培养起丰富的情感
和审美情趣。

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我就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读出江水的“静、清、绿”。

学生越读越入情,充分体会到了江水的美丽。

我觉得写景散文通过
创设情境、品味语言、指导诵读等手段,能够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
景物的特点,感受到美,享受着美,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散文的
能力。

四、根据散文的所状之物,尽量提供实物
我提供实物让学生观察,然后欣赏散文,体会作者描写的准确,用词的恰当,感情的充沛。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状物散文欣赏能力。

杨梅成熟是四、五月,教学鲁彦的《故乡的杨梅》,就可以选
在这段时间,杨梅是仙居的特产,仙居的杨梅个大、味美,教学时,我把实物带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触摸、品尝杨梅,再结合回忆,
体悟和欣赏鲁彦的《故乡的杨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种方
法特别适合状物类散文的教学,比如叶圣陶的《牵牛花》、郭沫若
的《银杏》等文。

五、结合状物散文内容的特点,开展游戏化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感情。

”为此,我创造条件,开展游戏化教学。

比如我在组织学生欣赏《荷花》时,我先让
学生仔细阅读,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荷花,在春风
的吹拂下尽情地开放,然后体味文中的象征意味。

在学生有了一定
的感悟后,组织几个学生根据情景自编情景剧进行表演,使全班学
生能轻松完整地欣赏散文并理解它。

这样,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
终,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充
分发展,培养了欣赏能力,培养了审美情趣。

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所以,阅
读是一种非常自我、非常个人化的行为,面对同一文本,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就是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情境中
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在教学《荷花》这篇课文时,这位教师让学生
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
喜欢。

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大声读、轻声读、默读……都可以。

对于喜欢的句子,有可能我喜欢这句,你喜欢那句,就算喜欢的是同样的句子,我认为它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你认为
它形象的写出了荷叶多……从学生交流的情况来看,答案五花八门,理由千奇百怪,有的甚至是老师不希望出现的,但不管如何,这是
学生自己的东西,是学生自己“读”来的。

而老师所要做的是“珍视”,不要一味的否定。

七、注重积累
新课标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课文《荷花》中有这样几句描写荷花
的句子:“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
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
似的。

”这样描写花的句子非常优美,只要学生掌握它们,碰到要
写花,也可以这样来写。

有学生就在他的习作中这样写到:“花坛
里的花开得特别多,万紫千红,千姿百态:有的是金黄色的,有的
是紫色的,有的白里透着粉红,还有大红色和玫瑰红的……它们朵
朵亭亭玉立,象一个个俊俏的少女。


教学实践证明,散文的种类虽然繁多,但都是形散而神不散。

我们只有认清不同的散文种类,抓住不同种类散文总体结构的艺术特
征,把握它们不同的艺术创造规律,才能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透彻的解析,从而取得更切实有效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散文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