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第一篇: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流动的组织——血液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描述血液队成分及主要功能。

b.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

c.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激励学生将来从事医学研究,解决医学难题,造福人类。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血红蛋白的特性。

三.课时分配:1课时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及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设疑导入新课: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对于失血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展示课件)学生讨论,引入新课。

2.新课讲授(读图实验,自主探究):教师出示血液分层现象演示实验及分层图师:老师这里有一试管通过实验处理过的血液,下面我请一个同学起来简单的讲述一下这个实验的做法。

生:将一定量的新鲜鸡血放入装有抗凝剂的柠檬酸钠的试管内,用离心机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师:现在请认真观察并思考:(出示课件)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层,各呈什么颜色,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生:试管中的血液分成了………………………………师:(给予一定评价和鼓励,板书。

)很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到医院看病,有时医生会让我们做血常规化验。

你们都知道血常规化验单上都有那些内容吗?生:(摇头)不太清楚。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出示课件)接下来我们一同来看一下。

请同学们在阅读血常规化验单时,着重看项目和测定值两栏,并结合着友情提示,了解RBC、WBC、Hb、PLT英文缩写所表示的含义(出示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血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两栏成分并相互讨论)。

师:结合着加了抗凝集的分层的血液和血常规化验单,你认为血液可能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血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各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上?小组讨论。

生:通过探讨我们小组觉得血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叫血浆;下层深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还有上、下层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部分应该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板书)师:回答的很好,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知道,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师:为什么把血液称作流动的组织?(出示课件)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组织? 生:组织是……………师:好,那么,为什么把血液称作流动的组织呢?生:血液中有很多血细胞,这些血细胞与液体状的血浆共同构成了血液,有运输体内物质的功能,所以说血液是一种组织,又可以流动,因此就把它称作流动的组织。

师:这个同学分析的非常好。

不过我给咱同学再补充一点,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大家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交通工具,都有它自己的主要作用与功能,我们人体内的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血液中的各种成分也各有其主要作用与功能,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血浆的成分和功能。

(出示课件)血浆:师: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出示课件)它里面溶有多种物质。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着分层血液图和血浆成分示意图,看一下血浆主要含有哪些物质?生: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0%,还含有血浆蛋白,约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约占3%,这些物质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生:血浆中还含有这个图中没有标明的物质,它们是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尿素。

师: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很好。

那么,同学们是否可以通过血浆的成分,推断一下血浆的功能呢?生: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师:很好,(边评价边板书)分层的血液上层是血浆,下层是什么?生:是血细胞。

师: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哪几种细胞?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细胞。

师:大家回想一下,血液分层后,血细胞在血浆的下面,呈什么颜色?生: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呈白色。

师:回答的非常准确。

同学们,你们有过血常规化验的经历吗?这是显微镜下人血液的永久涂片,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呢?同学们来讨论一下吧。

(出示课件)师: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一种细胞?生: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板书)师:好!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呢?生:红细胞数量多,体积小,没有看见细胞核,不染色就能看到。

白细胞的个体比红细胞的大,数量少,有细胞核,只有经过染色才能看得清楚(板书)师:好。

观察的非常仔细。

你看到血小板了吗?为什么看不到?生:可能它啊太小了。

………..师:下面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这三种血细胞。

首先来看一下红细胞。

红细胞:师:刚才同学们在显微镜下看到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老师告诉同学们:红细胞的正常数值是:男:(4---5.5)×10¹²个/升;女:(3.5----5.0)×10¹²个/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电子显微镜下的红细胞,并一起探讨一下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示课件)生:比刚才光学显微镜下的清楚多了。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红色。

……….师:上节课有同学问血液为什么是红色。

这是因为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所以红细胞就呈红色了。

血红蛋白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特性,(出示课件)生: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板书)师:好。

请同学们来当小医生,小明同学经常面色苍白并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请根据生活常识分析一下他可能患有什么病?生:可能是贫血。

师:请你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建议他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些症状?生:首先到医院看病,然后适当多吃些营养品。

因为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所以我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质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肝脏、豆腐、牛肉等等。

白细胞:师:刚才我们在显微镜下还看到了一种数量比红细胞少,但个体比较大的血细胞,有哪位同学知道它是谁?生:它是白细胞。

师:结合着老师给你的图片,(出示课件)你能描述一下白细胞的形态特点吗?生: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但数目比红细胞少。

师:(板书)回答的非常全面。

白细胞的正常值是:(4---10)×109个。

白细胞的个体比较大,在特殊的情况下它可以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大家猜测一下白细胞去干什么呢?它会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放录像)好,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生:白细胞能将细菌包围、吞噬掉,这样可以保卫我们的身体。

师:(板书)有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外伤发炎的情况?生:前段时间我的手被小刀划伤流血了,伤口周围红肿、发烫,后来有些化脓,到医院作了处理,没几天就好了。

师:也许有不少同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下面我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原因因为当时伤口没有及时消毒处理,病菌就侵入到伤口内。

体内的白细胞就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病菌侵入的部位,去吞噬病菌,伤口周围就出现了红肿发炎的现象,那些英勇的卫士----白细胞在吞噬了许多病菌和死亡的细胞后,也英勇的牺牲了。

脓就是它们的尸体。

这一次明白脓是怎么会事了吧。

血小板: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用塑料带盛水,如果塑料带被针扎了一个小洞,水会怎样呢?生:水会源源不断的从塑料带中流出,直到流干净了。

师:确实是这样的。

但是有时我们磕破了点皮,出血了,你不用管它,它自己就止住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血液中含有血小板。

刚才有同学说看不到血小板是因为它太小了。

的确如此,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也不规则。

同学们可以看一下电镜下血小板,(出示课件)它的正常数值是:(100---300)9×10个/升。

根据刚才老师说的请你想一想,血小板有什么作用呢?生:有帮助止血的作用。

六.知识小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七.布置作业:查阅血友病和血栓的相关知识。

八.板书设计: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液血浆还有其他养料废物成分:主要是水,功能:运载血细胞,养料和废物血细胞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的二氧化碳白细胞:防御和保护血小板:止血和凝血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土龙山中学李婷第二篇:《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大肚川中学刘峰一、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食物经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第二章)后,氧经呼吸系统(第三章)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至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供细胞所利用?细胞产生的废气、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该疑问(运输问题)。

本章(第四章)便顺理成章讲运输问题,也为下一章(排泄)作了铺垫。

本节重点讲授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2、学情分析:对于血液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前者易引起兴趣,后者易激发好奇心。

教师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实物(血样品)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血液成分及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能识别人血永久涂片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二)能力目标:1、通过让学生分析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其应用知识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观察新鲜血液和人血涂片,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3、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列表比较的能力(三)情感价值目标:1、体验血液对人的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作用,初步认同无偿献血2、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三、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四、教学难点:自主学习教材,自主列表比较几种血细胞五、课前准备:1、猪场买适量新鲜猪血,加入柠檬酸钠(抗凝剂)后置于量筒中待用。

2、永久涂片和显微镜3、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课型新授课上课班级七年一班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或理念一、导入章、节标题1、引出“运输”导出章标题问:由第二章可知食物在消化道被消化吸收;由第三章可知气体在肺部进行交换,那么营养物质和氧气怎样才能到达“遥远”的组织细胞?回答:必然存在“运输” 温故引新,导出章标题2、运什么?导出血液功能问:需要运输些什么呢?思考讨论后回答:每个细胞只要活着就必须消耗氧和氧料,同时产生废物,所以这些东西必须都要能顺利运输结合旧知大胆推测导出血液功能3、靠什么运?导出节标题问:靠什么运?启发:火车行于铁路;汽车行于公路;船行于水道;飞机行于航线,那么氧、氧料及废物的运输通道必须满足的条件:1.四通八达2、遍布全身认真思考,反复比较后回答:“血液”就能满足此条件(导出节标题)类比法应用导出节标题二、探究血液外部特征问:你曾流过血吗?请描述一下你对血的认识踊跃发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尽量选差生发言,并将要点写在副板书上,多鼓励,少批评相互补充面向全体、关注差生、赏识教育引导学生从视、味、嗅、触觉等感观进行思考,描述尽可能全面描述引导思维方法:动用多种感观认识事物引导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理解、认同养成教育三、探究血液内部成分1、观察新鲜猪血样品取已备好的新鲜猪血(已加入抗凝剂)量筒:问:血样品与受伤后的流血有何不同?样品血分几层?仔细观察讨论回答:受伤流血会凝固;样品血分三层用新鲜血样品代替书上的血图片更显直观——不照搬教材2、看血浆成分示意图交代:血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问:样品中血浆、血细胞所占体积比观察后回答:约各占一半水占全血超过一半,为后节“无偿献血”作铺垫指导观察教材图IV-29 血浆成分示意图研究图,思考血浆中各成分及功能识图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的培养3观察人血永久图片过渡:血的外部特征大家已明了,可内部细节又究竟如何?让我们来明察秋毫激发起求知欲和好奇心巧妙过渡逻辑分明复习显微镜用法在显微镜观察永久涂片增强探究性和趣味性思路引导:血细胞太微小宏大,用什么来明察秋毫?表达出“显微镜”一词“望文生义”法未必准确但往往更易把握概念的本源出示多媒体幻灯片显示问题: 1)什么细胞数量最多? 2)如何识别红/白细胞?3)能否找到血小板?为什么?观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代表发言)自主学习局部合作强调:1)红细胞中部光亮处并非细胞核2)白细胞被染成了蓝色,但本身并非蓝色明辨是与非明辨是非警防误区4、探究红细胞功能 1)介绍一下血红蛋白概况2)倒掉量筒中的血浆和部分红细胞,让学生对比斜面和底面红细胞的颜色差异,引出血红蛋白的特性及红细胞的功能观察、对比、答问全面理解再次用猪血样品实物是最好的“多媒体”5、探究白细胞播放白细胞吞噬细菌的多媒体课件尝试描述吞噬过程: 1)发现敌情,迅速逼近 2)围追堵截,展开攻势3)土崩瓦解,同归于尽拟人法,形象生动语言美感渗透进学科6、探究血小板问:为什么平常小伤口流血了又能止血?思考播放多媒体课件:血小板参与止血过程看视频、理解止血原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更能揭示抽象深奥的生理过程交代血清与血浆区别小心误区7、自主学习、列表对比三种血细胞让学生自学教材,自主列表比较血细胞多名学生上黑板前列出比较项目(每人一项),再让其他学生逐一填表,表祥见“板书设计” 列表比较自主学习人人参与协作完成2、学以致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大屏幕显示: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表(见教参第59页)研究说明表,了解血常规正常参考值;解析学生自己以往的血化验单,看是否贫血、发炎等?学以致用关注健康四、小结问:本节课后你有何新收获?踊跃小结,相互补充落实教学目标,学生喜获自信问:为什么说“血液是流动的组织?” 讨论照应本节标题首尾呼应五、课堂练习分层次布置练习、适当点拨讨论本节教材练习即学即练即学即用六、布置课外作业轻音乐响起,大屏幕显示:课外思考题:1干细胞是怎么回事?2为什么血液到体外就会凝固而在体内不会凝固?课下查资料下节课交流课外拓展:培养获取新信息能力板书设计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存在运输吗?―――必然I、运输运输什么?―――氧料、氧气、废物(血液功能)靠什么运输?―――血液II、血液的外部特征 III、血液的成分(一)血浆 a、成分b、功能(二)血细胞(如下表)分层位置大小数量形状有无核功能缺乏症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第三篇: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②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2、过程与方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以及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们形成正常的血液观,激发学生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3、难点突破: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研究病人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