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能源审计工作计划书

企业能源审计工作计划书

企业能源审计工作计划书篇一:能源审计工作计划书能源审计工作计划##年##月能源审计工作程序能源审计实施方案1、依据:GB/T17166《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和国家发改委《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审核指南》、《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实施规范dB65/3609‐20XX》、《关于对重点用能单位开展20XX‐20XX年度能源审计工作的通知》(巴节能减排办﹝20XX﹞3号)。

2、目标:编制《能源审计报告》并通过有关部门审核验收。

3、实施方案:我公司在能源审计工作中的任务1、签订能源审计技术服务合同,协商、确认《能源审计技术服务计划》。

2、收集以下有关资料:1)企业能源管理情况调查表2)企业工艺流程图3)能源管理制度4)设备台账(生产设备、计量器具等)3、确定审计范围和内容,拟定审计方案。

4、请委托方做好以下项目实施准备工作:1)筹备能源审计动员会(时间、当地、参加人员)2)准备详细资料、办公条件、配合人员5、确定现场技术服务的时间和要求。

篇二:能源审计内容与方法能源审计内容与方法企业能源审计内容(1)调查企业所有能源、资源的消耗方式及流向,核对物资帐、生产经营帐等,考核产品的能耗、物耗。

(2)审查企业是否有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耗能设备,测试其运行效率。

(3)分析、诊断、查找浪费能源的各种问题、原因,定量的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提出节能改进措施。

(4)对企业申报的节能技改项目进行咨询论证和科学评估,帮助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5)根据zF经济主管部门委托和安排,对申请资源综合利用资格企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审计核实,帮助企业获得国家节能和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6)在能源审计监测过程中,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宣传国家的节能法规和激励政策,规范企业合理用能,帮助企业提高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企业能源审计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根据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封闭审计,定量分析每个因素(或环节)影响企业能耗、物耗水平的程度,从而排查出存在的浪费问题和节能潜力,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目前各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计量监控手段不尽完善等原因可能导致统计信息失真,因此仅仅依靠企业现有的统计数据直接进行分析评价,往往容易出现错误的结论。

所以,在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时,要特别注意分析各种数据的来龙去脉,进行能量平衡和物料平衡分析,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包括盘存查帐、现场测试等手段,检查核实有关数据。

只有在数据完全准确可靠时,才能进行能耗指标、物耗指标的计算分析,进而查找节约潜力,提出合理化整改建议和措施。

鉴于能源审计的基础是统计、统计的基础是计量,因此,在能源审计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首先要了解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生产工艺流程,熟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有的企业称之为经济效益考核办法)以及责任制的具体落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摸清企业的管理状况(如机构、人员、职能、制度、办法、指标等)和能源流程,为下一步的能源审计分析打下基础。

二、详细了解被审计企业的计量和统计状况,确定计量仪表的准确程度和统计数据的真实程度。

(1)企业能源计量管理①能源计量工作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

没有完善准确的计量器具,就不能为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

这样,各项统计分析就无法进行或失去意义。

因此,计量工作是各项基础工作的基础。

按照GB/T17167-1999《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的规定,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a.计量器具应满足按产品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实行能耗定额管理,对基本核算单位(分厂、车间和重点用能机台、装置等)进行能耗考核和制定企业综合能耗考核标准的需要。

b.要适应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和企业经营管理对计量检测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反馈、控制等实际需要。

c.必须实行生产和生活、厂内和厂外、外销和自用分别计量的原则。

②计量器具的配备范围:a.进出厂的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二次能源(如电、焦炭、成品油、蒸汽等)以及耗能工质(如压缩空气、氧气、水等)的计量。

b.自产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的计量及能源生产单位自产自用的一次能源的计量。

c.企业生产过(:企业能源审计工作计划书)程中能源和耗能工质分配、加工、转换、储运和消耗的计量。

d.企业生活和辅助部门(如办公室、食堂、宿舍等)用能的计量。

e.其它:凡需要进行用能技术经济分析和重点耗能设备的考核如容量在50kw以上的电动机、100a直流电的用电设备、年耗标煤500吨以上的炉窑,由多台小功率机台组成的生产组合和生产线等均应单独安装计量仪表。

在对企业计量工作进行考查时,应注意大垛物资月底盘存和半成品流转过程的计量,必要时应调阅有关原始计量资料,否则企业(或车间)能源单耗指标可能会失真;同时还应注意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针对出入库物资尤其是进出厂物资计量的监督制约机制及手续传递进行详细的了解(漏洞往往出现于此)。

(2)企业能源统计管理企业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既是编制企业能源计划的主要依据,又是zF监督企业合理使用能源、进行能源审计的基础性工作。

①企业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a.便于国家对企业用能进行监督管理,为国家制定能源政策、编制和检查能源计划、保持能源供需平衡提供依据。

b.调查企业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能源计划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c.加强企业的能源管理,挖掘节能潜力,制定节能技术改造方案,为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必要的信息。

根据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及能源流程的特点,能源统计工作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从一次能源到加工转换;第二级为加工转换到交付最终用户使用;第三级为能源在最终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

第三级能源统计工作最为复杂,也是目前整个工作的薄弱环节。

当前能源统计的发展趋势是,从一种能源的分别统计,向多种能源的综合统计方向发展;从只重生产量的统计,转向对生产、转换、消费的全过程的分析和评价。

②企业能源统计的内容:a.统计的原始记录b.统计台帐c.企业能源统计报表的分类:企业能源统计报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外呈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统计报表(最为详细)。

这两类报表的共同部分应数据一致并与台帐相符。

d.企业能源统计分析企业能源统计分析是实行监督和控制能源消费的基础。

只有对各部门能源消费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企业能源消费平衡表,掌握能源的来龙去脉,才能发现问题,找出能源消耗升降的原因,从而提出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改进措施,不断降低能源消耗。

只有通过能源消费的统计分析,才能制定出先进的和合理的能耗定额,确保定额考核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否则极易挫伤职工节约能源的积极性。

在进行能源统计分析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建立切实可行、能够全面真实反映情况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不能弄虚作假,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依据能量平衡、物料平衡的原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生产与管理现场调查,数据搜集与审核汇总,典型系统与设备的运行状况调查,能源与物料的盘存查帐等项内容,必要时辅以现场检测。

①对企业能源管理、能源计量、能源统计等项内容的审计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②对企业的用能概况、能源流程及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应按照国家标准《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进行③产品产量的核定方法产品产量(或半成品产量)是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或车间单耗)的基准,产品产量统计不准确,必将导致能耗指标的失真。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如物资盘存误差等),有的企业存在着产品产量统计失真现象。

因此在收集整理产品产量时,应多方面调阅资料,核实产品产量。

产品产量仅指合格品数量。

产品产量核定时,要考虑到制成品、在制品或半成品的数量,在制品或半成品应折算为相当的制成品。

产品产量核定时,要考虑到标准品与非标准品的区别,非标准品应折算为相当的标准品。

产品产量的核定必须通过仓库物资盘查与往来帐目进行核定。

④能源消耗数据的核定方法能源消耗数据的核定应遵循以下原则:a.企业能源消耗数据和与之对应的产品(或半成品)产量的时间计算区段及所属范围应一致。

b.企业外购能源的品质,对企业的能耗产生的影响很大。

如进厂原煤的质量把关,有的企业做的比较好,能够严格扣水扣杂,按照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严格计量,准确化验、验收、结算,监督制约机制非常完善,但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因此对进厂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原则上应以实测值为准,无条件时可以以国家标准为准。

c.企业产品能耗的核定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外协加工部分的能源消耗。

d.企业能源审计时应编制企业能源网络图或企业能源消费实物平衡表。

e.企业能源消耗的数据核定应分品种进行非生产系统用能与损失能源量的计算,并对其合理性加以分析,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摊到产品的企业能源消耗指标中去。

f.企业产品能耗分析必须具有可比性,不同原料、不同生产工艺、消耗不同能源等所生产的产品,不能进行简单的对比。

在综合能耗无法进行简单对比时,可对主要生产工序或重点耗能设备(如同型号的磨机、立窑等)的能源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寻找节能的潜力。

⑤能源价格与成本的核定方法企业能源审计所使用的能源价格与企业财务往来帐目的能源价格相一致,在一种能源多种价格的情况下产品能源成本用加权平均价格计算。

⑥企业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指标评价分析企业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生产系统单位产品能耗(车间单耗)、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含辅助生产体系分摊)、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产品计量单位不同时)、主要用能系统和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或消耗指标。

对上述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是依据国家、行业、地方有关的标准及同行业或本企业先进水平等相关能耗定额指标来进行评价分析。

⑦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综合评价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综合性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a.企业能源转换系统或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源转换效率与负荷调整的合理性评价。

b.企业生产组织与能源供应系统合理匹配的分析评价。

c.按照能源流程进行合理用热、合理用电、合理用水、合理用油的评价。

d.能源利用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e.企业用能设备及工艺系统的分析评价。

f.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或热电联产水平)及环境效益的评价分析。

(4)企业能源审计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能源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各种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