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简介 (3)1、工程概况 (3)2、地质资料 (3)3、气象条件 (3)二、施工安排 (4)1、施工目标 (4)2、施工特点、难点 (5)3、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5)三、施工进度计划 (9)四、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9)1、施工准备 (9)2、资源配置计划 (9)五、转体施工方案和方法 (11)(一)施工方案 (11)(二)施工方法 (12)1、转体前准备 (12)2、试转 (14)3、正式转体 (15)4、转体就位 (16)5、转体的气候条件要求 (17)6、转体施工措施 (17)六、施工保证措施 (18)1、安全保证措施 (18)2、工期保证措施 (19)3、冬季施工措施 (20)4、雨季施工措施 (21)七、应急预案 (21)1、应急准备及措施 (21)2、既有线边坡施工预防监控措施 (22)3、应急响应程序 (22)八、附件 (23)附件一:转体结构平面图 (23)附件二:主墩转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4)附件三:转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25)附件四:应急组织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京秦高速公路跨大秦铁路分离式立交全长944.43m,分左右两幅,桥面宽各16.5m。
于线路中心里程K8+802.52处以交角63.9℃上跨铁路下行线(TK430+549.02),于线路中心里程K8+806.98处上跨大秦铁路上行线(TK403+550.98)。
主桥平面转体示意图见附件一。
主墩与基础之间设置转盘,采用2台ZLD200型液压千斤顶在铁路局规定的要点时间内同步对称牵引施工,转动角速度0.02rad/min,转体角度62°,转体作业时间约为54分钟。
转体过程中梁底距电气化立柱顶的最小距离为1.28m,距轨顶标高最小距离为11.45m。
2、地质资料桥位处地形较为平坦,土质主要为黏土、粉质粘土、砂质页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等。
地面下20m无地表水、地下水。
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0.8m。
3、气象条件天津地区四季冷暖分明。
年平均气温在12.8~13.6℃。
一年中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0.1~6.5℃;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5.9~28.8℃;年平均降水量为383.1~647.5mm,降水时间分布不均。
雨水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风速为2.0~2.6m/s,受季风影响,风随季节变化明显。
二、施工安排1、施工目标①进度目标:主墩T构要点转体施工计划工期为15天。
主要施工内容为千斤顶就位、拆除砂箱解除临时约束、T构称重进行配重计算、配重、试转测量摩阻力、T构要点转体和封盘施工等。
②质量目标: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工程交验一次合格率100%;工程质量评分值不低于90分。
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③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杜绝一般责任事故。
④环保目标: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和铁道部及天津政府对环保的有关规定,施工过程制定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废水、泥浆以及工程垃圾等应按规定排放、处理。
把本工地建成“健康、生态、绿色、环保”的达标工地。
⑤文明施工目标:做到依法施工,文明施工,杜绝违法施工、野蛮施工事件的发生。
施工驻地和工地整洁有序,施工现场的设置符合标准化工地建设要求,实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争创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⑥创优目标: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安全、优质、高效建设,一次成优;以创优规划为契机,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实现建设目标。
2、施工特点、难点①特点:本工程上跨大秦铁路,主桥T构在要点时间内进行双幅同步转体施工。
转体角度62°,转动角速度0.02rad/min。
②难点:两主墩距既有线距离较小,单个T构重9600t,转体前需拆除砂箱解除临时约束,对T构进行配重。
转体施工在铁路部门规定的要点时间内完成。
施工过程中对T构进行配重和转体过程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3、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为保证质量及工期要求,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经营管理;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并协调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负责施工进度计划和技术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按业主的要求组织生产,在保证质量、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业主要求的工期,做好成本控制。
项目部领导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安全副经理、总工程师组成,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工程计划部、合同管理部、农民工工资管理办公室、综合管理办公室和工地试验室等八个职能部门。
项目管理责任分工: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法人代表在该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是施工项目全过程中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
项目经理具体岗位职责为:具体领导和实施项目管理,保证质量体系在项目部的持续有效运行,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组织制定并上报、实施工程项目质量计划。
对承担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过程中负直接领导责任,建成及交付后负终身责任,并指定1名副经理专门分管工程质量。
负责对所提供资源的合理调配及内外关系的协调,具体领导实施建设方(业主)的合同要求。
2)项目副经理主抓日常具体施工生产,是安全质量生产直接负责人,在施工生产中严把安全质量关,抓好施工中安全质量工作,落实安全质量生产责任制;主抓施工生产计划的落实,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负责与施工相关单位的施工协调,处理项目部中的一些日常工作;执行施工过程中的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负责配合安全、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及整改措施的实施。
3)安全副经理监督检查、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及上级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条例、规章制度。
参加或组织审查安全技术措施,积极提出改进意见,负责监督贯彻执行。
参加检查验收各种施工临时设施和劳动保护设施。
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有权制止使用。
参加工程验收,对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的应提出限期改正意见,当情况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有权制止施工。
参加生产会议,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形势、伤亡事故情况和保证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出建议和要求。
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办法、措施等,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深入现场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对查出的严重安全问题填写“监察记录薄”或“监察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
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者有权制止。
参加领导组织的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
分析研究项目的安全生产动态,总结安全生产的经验和教训,有针对性的提出开展安全事故活动的部署安排。
4)项目总工程师对本项目工程技术、质量检验负全面责任,负责组织对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审核、检查;负责组织质量计划的编制和指导工作,并督促实施;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负责组织设计图纸会审工作,在项目经理的主持下编制、审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负责配合安全、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组织制定整改措施等。
5)工程技术部负责审核图纸、施工测量、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竣工工程保修后期服务。
6)工程计划部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制定、实施、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适时提出计划及修正意见,报项目领导批准执行,负责验工计价、计量支付工作。
7)合同管理部负责对本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管理,按时向业主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
8)物资设备部负责物资采购和管理,检查指导和考核施工队物资使用和管理情况,负责工程项目全部施工设备管理工作,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9)安全环保部负责依据项目部质量目标及安全目标制定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规划,负责安全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
10)农民工工资管理办公室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及信用制度的建设。
设立农民工工资银行专项账户,预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保证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1)工地试验室负责本工程检验、试验、计量及不合格品的检验控制,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对检验结果负责。
12)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工地的后勤保障、宣传教育、环境保护、职工培训、劳动工资、协助业主拆迁等工作。
三、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总体工期施工安排,主墩T构转体计划施工日期为:2014年11月26日至2014年12月15日,工期20天。
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二:主墩转体施工计划横道图。
四、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①组织技术测量人员进行全线控制桩贯通测量。
②熟悉施工图纸,编制专项方案和技术交底。
③合理布置位移观测点。
④安质人员施工前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安全培训工作。
⑤试验人员根据施工进度编制试验计划,做好原材检测工作。
2)现场准备①施工前与太原铁路局各站段签订施工安全监护、配合协议及办理营业线施工审批表等相关施工手续,并按要求填报施工计划。
②清理现场和桥面,防止转体过程中坠物对既有线造成影响。
③根据设备配置情况合理布设电缆,满足施工需要。
2、资源配置计划1)劳动力配置计划根据转体要点施工要求,需工人44人,分成5个班组。
其中设备装配组16人,监测组8人,钢筋组6人,综合组(指挥人员、电工和其他人员)14人。
保证在预定工期内完成主墩转体系统施工。
详见《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表》: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表2)物资配置计划主墩转体系统施工主要包括:钢筋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和构件吊装。
工程所需所有机械和物资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
详见《主要机械、物资配置表》:主要机械、物资配置表五、转体施工方案和方法(一)施工方案主桥转体施工采用2台ZLD200型液压千斤顶在铁路局规定的要点时间内同步对称牵引施工,转动角速度0.02rad/min,转体角度62°。
转体前,首先对结构进行称重,计算出结构的重心位置,并根据计算结果采用配重法调整结构重心。
清理滑到解除约束,调试设备,安装主牵引系统和助推系统。
主牵引系统的千斤顶安设前在下转盘基础预埋反力座后方搭设承托架,承托架的高度以保证ZLD千斤顶牵引钢绞线时其轴心处高度与上转盘预埋钢绞线处固定受力垫高度一致为原则。
千斤顶准确就位后,将预埋钢绞线按照预埋次序穿入连续顶推千斤顶。
安装卡具并卡紧,然后用YCW150A型千斤顶在ZLD千斤顶尾端逐根张拉钢铰线预紧,使钢绞线处于绷紧状态。
由于初始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下盘的内环支承柱和上盘平衡脚之间安装4台YCW150A型助推千斤顶,作为初始起动牵引的动力储备。
助推千斤顶与油泵车进行连接后,运行直至与平衡脚密贴顶紧。
使用过程中,千斤顶头始终用楔型垫铁使其与撑脚紧贴,使千斤顶的顶推方向与平衡脚的切线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