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神谱:宙斯(众神之父,雷电之神)、赫拉(天后,宙斯之妻)、波塞冬(海洋之神,宙斯之兄)、哈得斯(地狱之神,宙斯之兄)、得墨忒耳(农业女神,宙斯之姐)、阿波罗(太阳神,银弓神、文艺、诗歌、音乐保护神)、阿瑞斯(战争之神)、赫菲斯托斯(火神,锻冶之神)、赫尔墨斯(神使,幸运财富之神,商业旅游保护神)、雅典娜(女战神,智慧才艺女神)、阿佛洛狄忒(美神,爱神)、阿尔忒弥斯(月亮神,狩猎神,妇女儿童保护神)希腊神话的主要类型:神的故事(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活动、神的创造)和英雄传说,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1、具有浓厚的人间色彩和社会特征◆神人同形同性◆宗教色彩相对淡薄2、丰富的象征性和深刻的哲理性3、高度的系统性和完备性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组成。
《伊利昂纪》文本内容战争起因:帕琉斯、忒提斯不和女神:厄里斯——不和的金苹果赫拉、雅典娜、阿弗洛狄忒特洛亚王子:帕里斯战争结束:木马计《伊利昂纪》战争双方十年战争双方:希腊——特洛伊希腊:阿伽门农、阿喀琉斯、赫拉、雅典娜、波塞冬、赫尔墨斯、赫淮斯托斯特洛伊:普里阿摩斯、帕里斯、赫克托耳、阿芙洛狄忒、阿波罗、阿耳忒弥斯、阿瑞斯史实:希腊觊觎特洛伊的财富人物分析阿喀琉斯是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高大英俊,他是神与人之子,骁勇善战又重视个人荣誉。
在特殊时刻他也能遵从部落集体利益,具有一定的集体主义精神。
赫克托耳更富集体主义精神;作战勇猛,指挥英明;他更富有集体主义精神、把保卫国家,为部落而牺牲视为己任;社会责任感强,又富于感情,上敬老人,下爱妻儿,是一位富有温情的英雄。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毅然出战,视死如归,具有崇高的悲剧色彩。
《伊利亚特》风格1、富于阳刚之美,充满力感;节奏急促、格调悲壮、节奏急促,塑造了英雄群像,又不乏鲜明的个人英雄。
2、史诗是希腊民族思想感情的载体,希腊民族是史诗的真正主人公。
3、展现民族意识是史诗的特性。
《奥德赛》情节奥德修斯历险记:独眼巨人;将人变成猪的神女;用歌声引诱和伤害人的人面鸟身女妖塞壬;海怪、冥土两条线索:海上历险,家中生活主要人物:奥德修斯、佩涅洛佩、特勒马科斯《奥德赛》人物分析奥德修斯以机智和刚毅为特色;见多识广、不屈不挠、意志坚定;为维护个人权利、荣誉而进行战争,体现了人的个人意识的觉醒奥德修斯性格缺陷私心很重;个性狭隘;念念不忘个人财富私有权;对求婚者赶尽杀绝,心狠手辣奥德修斯性格总结奥德修斯的忍耐、强烈的求生欲望、镇定自若以及安然脱险的结局,嘲笑了海神的狭隘和徒劳。
它显示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卓越的智慧之光。
这些都是希腊民族所盛赞的人的理想和人格。
《奥德赛》艺术风格阴柔之美;浪漫色彩,现实主义精神;徐缓肃穆;突出个人形象,以及人的力量,人的凯歌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1、结构巧妙、布局完整:《伊利亚特》:特洛亚战争十年——突出描写最后51天,重点史最后4天战况——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奥德赛》:战后归国十年——最后10天,具体只写5天——海上历险和家中求婚2、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了众多的人物,既有共性又有独特的个性。
如阿伽门农的傲慢、阿喀琉斯的勇敢及任性等3、语言朴实自然、史诗中大量运用比喻,且能够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中取譬,有“荷马式比喻”之称。
戏剧起源: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尤其是悲剧。
(悲剧起源于酒神(狄俄尼索斯)颂歌,悲剧一词的希腊文原意为山羊之歌;喜剧一词的希腊文原意为“狂欢之歌”)三大悲剧诗人及其生平创作: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作品有七部传世:《波斯人》、《七将攻忒拜》、《祈援人》《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普罗米修斯》三部曲:《带火的普罗米修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贡献1、增设了第二个演员,使对话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
2、第一个采用了三部曲的悲剧形式。
3、作品风格庄严崇高、抒情气氛浓重,语言优美,但其作品毕竟是早期悲剧,缺少情节的戏剧性、动作过少,矛盾冲突进展缓慢,人物性格也一般没有变化。
索福克勒斯作品7部:《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特拉基斯妇女》、《厄勒克特拉》、《菲洛克特特斯》、《俄狄浦斯在克洛诺斯》贡献将演员人数增至三位,其创作标志希腊悲剧艺术进入成熟阶段,被称为“希腊戏剧界的荷马”欧里庇得斯现存作品19部:《阿尔刻提斯》、《美狄亚》、《希波吕托斯》、《安德洛玛克》、《特洛伊妇女》》、《海伦》、《伊菲革尼亚在陶洛人中》等。
贡献1、采用写实手法,使悲剧现实主义化,反映陷于危机中的雅典社会(英雄悲剧的终结者)2、擅长刻画人物心理,特别是女性心理3、塑造大量女性形象古希腊悲剧的基本特征1、取材于神话传说,但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渗透了时代精神;2、基本主题都是人和命运之间的冲突,昭示命运不可抗拒,多为命运悲剧,但已表现出了人的超凡能力和英雄意志;3、剧中人物大都形象高大,优美悲壮,具有崇高的风格;4、希腊悲剧都是用诗写成,因此语言丰富,辞藻华丽,大量使用隐喻。
古罗马作家、作品贺拉斯《诗艺》维吉尔《牧歌》、《农事诗》史诗《埃涅阿斯纪》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阿普列尤斯《金驴记》第二章中世纪文学一:类型:教会文学和世俗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市民文学)二:教会文学特点?世俗文学特点?三:《神曲》思想上的两重性:“最后一位诗人”:在宗教问题上的两重性——对于教皇的批判比较严厉,一方面《神曲》深刻揭露教会黑暗,矛头直指教皇与僧侣;另一方面:《神曲》并不要求彻底反对宗教,只要求对教会做一些改革“最初一位诗人”: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肯定人感情的解放:弗兰采斯加和保罗的爱情,肯定人对知识、文化的追求:古希腊罗马先贤(但丁是中世纪第一个提出个性觉醒和理性觉悟。
反对宗教压迫的作家。
他歌颂自由的理想、个人的情感和求知的精神,歌颂现世生活的意义,反对宗教神学竭力否定人的价值及现世生活意义的做法)四: 《神曲》的艺术特征1.创作风格受古典文学如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以及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2.结构严密、层次清晰、用多层次、多色调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哲学和神学观点。
《地狱》、《炼狱》、《天堂》各33曲,加上序曲100,三个境界的结构也异常匀称,共9层,每曲最后都以群星为韵脚,彼此呼应(他把地狱、炼狱、天堂各分9层,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含义;他采用不同色彩描绘不同空间,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场所,色调凄幽、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地,色彩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笼罩在一篇光辉之中)3.塑造了多姿多彩的人物,对主人公但丁苦苦追求的品格和丰富的主体精神刻画细微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一:定义:14-17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实质:文艺复兴原意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武器,以摧毁中世纪的神权统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建立起来的新兴文化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代表作家、作品: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拉伯雷《巨人传》;无名氏《小赖子》;阿里奥斯托的传奇体长诗《疯狂的罗兰》;塔索叙事诗《被解放了的耶路撒冷》二:《堂吉诃德》中人物形象分析桑丘·潘沙是一个以是从身份出现的西班牙贫苦农民的典型,与堂吉诃德既对立又互为补充。
在他身上,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也表现出了小私有者的心理特点。
他一切从现实经验出发,谈吐诙谐、跟唐吃尽苦头,终未舍弃他,在当总督时,断案如神、执法严明、锄强扶弱,唐诘诃德没有做到的他做到了。
堂吉诃德形象的复杂性:将幻想当现实的喜剧人物,同时又是受到现实嘲弄的悲剧英雄,性格矛盾而复杂,可笑又可敬,一方面神志不清、疯狂而可笑;另一方面,他又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具有无畏的精神、坚信正义、对爱情无上忠诚。
地位?:塞万提斯的代表作,被誉为是欧洲“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与骑士文学的关系?:创作目的:否定骑士小说和它所宣扬的骑士制度。
在《前言》中,作者提到写作总旨:“要消除骑士小说在社会上、在群众之间的声望和影响”,“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
在小说结尾处又郑重宣布:我的愿望无非是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唐诘诃德的真人真事,已经使骑士小说立脚不住,注定要一扫而光了“。
创作手段:故意模仿骑士小说的形式,叙述一个被骑士小说迷惑的人怎样模仿骑士历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荒唐可笑的事情,使人们在笑声中认识骑士小说、骑士制度的腐败荒诞和对人的毒害,告诫人们不要沉迷骑士小说之中效果:骑士小说自此销声匿迹,拜伦慨叹堂吉诃德成了笑柄,他的荒唐行为笑掉了西班牙的骑士小说。
莎士比亚创作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历史剧、喜剧和诗歌历史剧:《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诗歌:《维纳斯与阿都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特点?第二时期(1601-1607)悲剧和悲喜剧悲剧《哈妹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悲喜剧《终成眷属》莎氏悲剧的本质特点一、神——英雄(英雄悲剧的确立与运转)1、莎氏悲剧继承古希腊悲剧。
A、古希腊悲剧:主人公出身高贵,品质崇高,在与命运对抗中失败。
B、莎氏悲剧:主人公出身名门,地位显贵,品质不凡,在与现实的抗争中失败,他们的失败还打上了时代和社会的印记。
2、莎氏悲剧不同于古希腊悲剧。
A、主人公:神、半神——英雄B、悲剧根源:命运悲剧——英雄悲剧C、悲剧效果:庄严崇高——多元色彩如亦敬亦怜——哈、奥、勃;令人同情发人深省——李、泰、克(逆转性);惊愕且惋惜——麦。
二、客观——主观、表层——深层(悲剧冲突双重性和人物内心的深入揭示)1、客观——主观:A、人物之间或集团之间的外部冲突:如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伊阿古与奥瑟罗……B、灵魂中各种力量的冲突:如哈姆莱特的延宕;奥瑟罗的疯狂……2、表层——深层:人物性格刻画,已进入人物潜意识层面,以麦克白为例:A、“罪与罚”的个人无意识——潜意识中知道自己在犯罪,也必将受到惩罚。
B、“罪与罚”的种族无意识——潜意识中将自己的罪恶和受到的惩罚与苏格兰民族的苦难与不幸等同起来。
C、“罪与罚”的人类无意识——潜意识中由自己的罪恶和受到的惩罚联想到人类美好品性的沦丧与在天地间的渺小无助。
追求内在真实的具象化,以求形象化表达人类的潜意识:A、借助幻象为手段(包括幻视与幻听)——人在思想情绪极度紧张的时的变态心理反映。
B、以病态表现为手段(疯狂、梦游、梦魇、梦呓)——激烈的思想斗争,长期的精神压抑和变态的情绪波动。